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农场计划 (第1/2页)
对于刘师傅回到敬老院的事情,许月琳知道了之后并没多说什么。她对刘师傅保持着敬意,但并不代表,她就能插手他的事情。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个周末的下午,许月琳他们正好放假,一段时间不见的顾景舟带着一个中年男子来到了面店。 “这位是王叔,也是以后我们店里的主厨。”顾景舟介绍道。 王叔年纪大概三四十岁,十分的年轻,但是气质很冷冽。往那里一站,一点不像是面点师傅,倒更像一个保镖…… “王叔好!”几个人相互打了个招呼之后,王叔就去了厨房,同时他还带了一个面容清秀腼腆的男生进去。 “这是王叔的徒弟,王意清,以后他也会留在店里。”顾景舟补充道。 “哦~”大家表示也非常的欢迎。 因为今天知道王叔要来,所以店里并没有开门。几个人坐在树下的桌子上聊着天,很快的,王叔的面条就上桌了。 “咦,竟然是温凉的!”许月琳见碗里没有飘着热气,不由的摸了摸瓷碗的碗壁,竟然触感一片沁凉。 “面条吃进嘴里也好凉!”迫不及待吞了一大口的面条的陈画也嚷道。 “你这不废话吗?凉的东西到嘴里不是凉的难道还是烫的?” “不是那个凉,你们自己尝尝就知道了。”陈画解释道。 “嗯?” 许月琳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各自挑了一口吃进嘴里。当柔软而有劲道的面条吞进肚子里之后,顿时从身体里面开始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股清凉来。 “诶?这种感觉……这面了放了什么?”许月琳有些惊奇。这种口味,她还从来没尝到过。 “和牙膏很像。王叔。是薄荷吗?”陈亚看向坐在对面的王叔,问道。 “嗯。”王叔点了点头,“现在天气炎热,薄荷清凉祛热,我在揉面的时候,放了薄荷叶水。” “太棒了!”几句话之间,陈画已经狼吞虎咽干完了一大碗面条。然后眼巴巴的看着王叔,“我还能再来一碗吗?” “……” 一个下午下来。许月琳和陈画两个人吃到扶着肚子躺在靠墙的沙发上休息,而几个男生则在旁边吧台上边喝着饮料边聊天。 一直到傍晚,顾景舟才开车回了上海,许月琳他们则送着王师傅他们去了住处。然后再一同回了学校。 第二天,面店因为王叔的到来,再加上夏日清凉系列面条的推出,店里的生意顿时就犹如坐火箭一样蹭蹭蹭的往上涨。顾端担心王叔压力太大,所以王叔每天只亲手做八十八碗面条,限量供应,每小时出售一十一碗,不接受提前预定。 因为这项规定,每日前来的食客又再次排起了长队。 “王叔手艺真好!”看着里面暴满的食客。许月琳不由感叹。这几天因为店里少了员工,她也跟着帮忙端盘子。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心里却挺充实的。 “一般!”不知何时。王叔已经站在了许月琳的身边。 许月琳一愣,有些不解,“一般?” “对,现在做的面条口感只是一般。不管其他的,只是食材不行。比如翠面,菠菜是大棚里长出来的。不说农药残留问题,大多都由激素催生的。看上去颜色鲜亮新鲜。但实际口感空乏,味同嚼蜡。不仅仅是菠菜,其他的蔬果也是,甚至面粉的味道都不对。如果能用原生态的食材,这面的味道绝对能再好一半。” 没有想到王叔提起这个,竟然能一口气说这么多话,果然人在自己擅长的哪方面比较开朗些。 不对,想歪了。王叔说这面条的口味能再提高一半! 我去,现在就这么好吃了,再提高一半…… 许月琳已经不想再想下去了,她怕口水太泛滥。不过独可惜不如众可惜,她还是很“好心”的将这个消息告知了一边也忙的够呛的陈画。 “!!!”吃货画忍不住了,“原生态的食材!说的是顾景舟家的那种吗?” 许月琳被她这么一提醒,顿时眼睛一亮,“对吼,我们也可以自己搞个农场来玩!里面产的蔬果直接供应店里。你觉得如何?” “不错!要不我们去问下他们的意见?” 两个人达成一致,将其他三个人拉到了一边,将这想法大概的说了一遍。最后得出结果,“这个可以有。不过,修建农场的钱,得等店里开始盈利之后才行。不然摊子铺太大也不好。” “ok!”按照店里这生意,盈利是迟早的事。 面店这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