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5章 衙门贷款 (第2/2页)
,这银子官府是借来修筑河堤的!这河堤修好了,受益的还不是我们普通百姓!” 立刻就有人附和。 “就是啊!就像这次的水灾,要是所有的河堤都好好的,那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灾害发生!我们大家都能安稳地呆在这里聊天!” “官府是为了我们百姓好,是做好事的行为!大家别盯着那些利率!再说了,这利率虽然低,但肯定不会让你亏,本金绝对会按时给的!” “就是,这里的担保人可是县主!就凭县主的名声,我也愿意借!” “外面那些贷款的事情就别说了!利率虽然高,但是你也得借给守信的人啊!如果那人不守信,别说利息了,本金都不会给你!” “是啊,我大伯的媳妇的娘家侄子就这样,借了别人10两应急,当初说好了是1分的利率。结果呢,年底的时候去那人家里要银子,对方就说没有。被逼急了,还要寻死觅活要上吊。” “虽然官府的贷款利率确实低,但我是愿意借!” “别的不用多说,我冯大义借100两!” 那个叫冯大文义立刻从兜里掏出100两的银子,雄纠纠气昂昂地走进衙门。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其他人就跟着上前,也要去借银子给衙门。 告示才贴出短短一天的时间,竟然有上百个人跑进了衙门,要求借钱给衙门。 这个情况大大地出乎章县主的意料,他特意将负责这件事情的官吏叫过来。 “现在有多少人登记了?银子借到了多少?” 登记的官吏兴奋地说道,“已经有169人登记了,总共收到了1万两的银子。” “这么多?” 章大人震惊。 “是的。” 且不说贺荃在焦头烂额,去下面各个县城救灾。 宋明珠倒是悠哉多了,天天在家里没什么事情。 但是她轻闲了没多久,章大人就给她带来一个大麻烦。 “县主,我想过段时间,就是秋收之后开始修筑河堤。但是,我们衙门没什么钱了。县主,您说该怎么办?” 听到这话,宋明珠也头疼了。 “府城那边是个什么说法?” 章大人苦着一张脸,“府城那边说,今年要修河堤的地方太多了,没银子拔下来。而且,府城还要拔款来救灾,所以我们清阳县今年是不可能拿到这笔钱了。” 宋明珠皱眉,“就是说,府城那边一个铜板都不会给了?” “是啊!他们真的太小气了!不能因为我们做得最好,就不给银子吧?那要是这样的话,以后我们就做得差一点儿!谁还会费尽心思干这种事情?” 宋明珠瞪了章大人一眼,“章大人,你这话不妥。跟银子相比,当然还是百姓的命更重要。” “是是是,县主您教训得是。”章县令才发现自己说错话了,有些尴尬。 宋明珠又道,“章大人,既然上面不给拔款,那我们就自己想办法。这河堤是绝对不能不修的,而且必须是今年修!” “那……有什么办法吗?” 章大人虚心地问,他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多收税。 可是今年下了暴雨,第二季的稻子恐怕会欠收,税肯定收不了多少。 衙门哪时来的钱? 就是从百姓身上弄来的。 现在百姓都不富裕了,税肯定就收不上来了。 宋明珠想了想,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就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 “您说。” “以衙门的名义,向外面贷款。” “什么?”章大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贷,贷款?县主,您没说错吧?” 章大人的头摇得像拔浪鼓,“不成不成!绝对不能这么做!县主,哪有衙门向人贷款的?这说出去,岂不是叫人笑话?” 宋明珠无语了,“笑话又如何?面子算个什么?要是没有银子,你还修什么河堤?” “可是……可是我们借了银子,怎么还呀?” “这很简单,衙门不是每年都要收税吗?把税收的一部分用来还贷款以及利息。还有,上次衙门也买了很多的地,这些租金也拿来还贷款和利息。” “这,可行吗?” “当然可行!” 宋明珠信誓旦旦,“这贷款是以衙门的名义发的,我来担保。而且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修河堤。利率嘛,就一年3厘。” “3厘?” 章大人道,“这利率是不是太低了?这么低的利率,有没有人愿意借钱呀?” “你先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个贷款是分五年还清,每年年底的时候,一次性支付当年的利率。最后一年把本金还清。” “我担保的意思就是,要是衙门还不起了,那就由我宋明珠来还。” “我相信,这样的条件应该有不少人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