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四十章 再买第二套房子  (第2/2页)
伯出身官宦家庭,人家小时候访客比较多呗。    可惜现在人都去海外或者失散了,真正留下来的也就是这套四合院了。我家平民出身,虽然自小也住的四合院,可跟这个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平民个啥,教育世家,还说自己是平民。”宋老头接了一句,还挺可爱。    “没有当官就是平民,不像你家,世代簪缨,先是当晚晴的官,再是当北洋的,然后民国的,幸亏没有跟着伪军跑。要不说还是国家的政策好呢,不然这个院子你还能拿的回吗?”    进入到这个院子里,陈明亮就像进了大观园一样,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看着这个布满沧桑的四合院,处处充满了历史的雕琢。    原来古时候有钱人家住的房子就是这样的啊,原来这就是BJ的老四合院!。    从进到院子里面,明显的宋老师变得沉默了,这是他的家,他从小生活的地方,任何一块砖,一块瓦,都有他的故事。    这个院子经历沧桑,经历战乱,经历流离,一大家族的人,如今十不存一,已经不知在何方了。    看着老伴话变少了,张阿姨也沉默下来。    留着宋老头一个人凭吊历史吧。    张阿姨说,我带着你转转。    带着陈明亮参观的档口,张阿姨说,“当年抗战战乱的时候,你宋伯伯还是一个学生,他的父母都曾经是国民政府的外交官员,因为不肯投降RB,就被卖国汉jianian打死了,两个人被汉jianian伪军活活打死在这个院子里,然后院子后来就被查封了,直到解放后才又还给我们。”    “我们拿到院子的时候,家具还保持着被砸坏的样子,砖地上干涸的血的黑色印子还在,那里跟其他地方的地面不一样,后来清洗了好久才洗掉,所以这几十年我们一直没来住过。”    “你宋伯伯当时幸亏是学生,在外读书,这才躲过一劫。现在回忆往昔,可能心里有点不舒服吧。”    原来,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痛。    外面看着雕栏玉砌,还是不错,打开房间里面就比较乱了,都是些破烂的家具,看质感也是蛮有历史,可惜都是被砸坏了的。    南房和东西厢房装的都是被砸坏的东西。    只有堂屋里是后来新置办的。    果然,堂屋里有着简单的稍微有点现代化的生活用品,院子里连电都没有,相当原始。    看完了,陈明亮连连说大开眼界,要是我也有这样一套房子就好了。    这时候宋老头还站在门口游廊那里发愣,那里有他的父母曾经流下的血。    老头眼角已经含泪了。    “不住了!,这个院子不住了。”    “小伙子,你刚才说什么,你想拥有一套这样的房子?。”    “是的,不过我没钱买。”    “你有多少钱?”    “四十几万吧。”    “不用那么多,这里就卖给你了!”    “这么大的院子不止这么多钱吧。”    “学校的那个房子卖你1000一平,这个院子我也卖你1000一平,这里占地700多平,房子建筑面积只有300多平,就按1000一平给你了,你的钱够了!。”    “老头子,这是你家里留给你的唯一念想啊,你舍得呀。”    “不要了,走,现在就走,去你家的四合院住,这里不要了!”    “好吧,那咱们走。”    生活还有这样的戏剧性。    又重新叫了辆车,又出发了。    张阿姨家的四合院在景山附近,这套四合院就有人气多了,其他三面都住着人家,是住户租住的张阿姨家的房子,正北的这套是留着的,是张阿姨自己留着住的。    这真的就是平民四合院,没有影壁,没有游廊,没有那些花哨的东西,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院子里有几颗石榴树。    老头自从过来之后,情绪好多了。    不过也没有后悔,房子说卖了就卖了吧,现在房子哪里有个准价呀,谁知道值多少钱,我就乐意1000卖。    得嘞,那就接着找王老板吧,接着让他帮忙。    用200电话卡打电话让他过来,王老板来了之后一直说,“小伙子,你这是大款啊,感情刚才还只是冰山一角,这是扮猪吃老虎呀。    中介费就还是2000,感谢您照顾生意。“    找出房本,房子产权在老爷子名下,占地面积765,房屋面积362.做价36万,直接卖给了陈明亮。    又写了一份合同,连房子带家具全套转手了。    陈明亮一共支出48万,买了一套房子加一套四合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