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2/2页)
娘子也不好多问的,韦尚仪此举已然有些逾越。 但韦尚仪与万春殿的周尚仪一样,都是长孙皇后在世时为李治和李明达兄妹挑选的人,她们与李治兄妹俩相处的时间比与父母相处的还长,感情非同一般…… 李治也明白她只是关心自己,当然不会为了一句话责备她。 况韦尚仪也不是轻狂的人,她问完李治,自己就觉得有些不妥,忙笑着解释道:九郎初为太子,我等也是诚惶诚恐…… 尚仪不必介意,我这丽正殿都是你们二位在精心打理,想来不会出些多嘴多舌之徒……李治端着茶碗的手略顿,淡淡一笑。 我初入东宫,政事繁忙,无暇顾及其他,凡事还要尚仪和王翁多看顾点…… 韦尚仪与王内侍闻言都严肃了神色,躬身应了。 李治用了一些茶点,就让人撤下去,却问韦尚仪道:大娘今日可好?她现在在哪里,孤去看看她…… 大娘今日都好……韦尚仪小心翼翼地答道:娘子一大早就把她抱到承恩殿玩呢,此时大概还在承恩殿…… 怎么,今儿只抱了大娘去?那大郎呢?李治听完韦尚仪的话不由挑眉。 大郎身子柔弱,娘子让阿刘在北苑好好照顾他……韦尚仪斟酌着语言轻道。 起初,宫人刘氏和郑氏分别产下一子一女后,人人都感叹她们运气好,要知道被送给皇子开窍的宫人,一般都没什么好结局,而刘氏和郑氏两人不但生下了孩子,还被大度的太子妃所抬举,不仅开恩留在了东宫,据说近日还将擢升为孺人,简直是平步青云呐! 宫中那些有‘理想’的宫人,哪个不羡慕刘郑二人的,尤其是刘氏,竟然一举得男……
可奇怪的是,太子殿下对庶出的女儿显然更为喜欢,每天几乎都要去看上两回。 一开始,众人对生了太子殿下庶长子的刘氏更为殷勤,但渐渐也看出了李治的喜好来,对郑氏也开始奉承起来。这让原本感到被人压了一头的郑氏又恢复了自信。 王氏起初也努力对李治的一双子女作出一视同仁的样子来,可近来却也表现得越来越亲近大娘的样子,天天抱着她去承恩殿玩…… 而大郎因为早产的缘故,身子比较柔弱,王氏就让刘氏亲自照顾自己的儿子,不必天天到承恩殿报道了…… 想不到王妃也跟孤一样这么喜欢大娘……李治轻敲着坐榻前的小几,似笑非笑道:既然大娘在承恩殿玩,孤就不去打搅她们了…… 韦尚仪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吱声。 尚仪,你陪孤去看看大郎吧……李治默默坐了一刻,忽然道。 韦尚仪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李治,九郎是想去北苑么?这……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李治看着韦尚仪,后者在他的盯视下垂下了头。 郎君若是想去北苑,老奴这就去准备步辇……王内侍道。 韦尚仪忙附和道:是了,北苑颇有些路程,郎君要去巡幸,还需招呼一声,也让阿刘准备准备…… 北苑是太子的妃妾住的地方,在东宫的东北角上,与丽正殿的直线距离不亚于两仪殿到玄武门。不坐着交通工具去,还真吃不消。 而北苑如今只有刘氏和郑氏两人住,相当荒凉,必须有人先去打理一下…… 王翁和尚仪自去安排,我跟小顺子缓缓过去就是了……李治无所谓道。 谨遵命。王内侍与周尚仪对视一眼,躬身告退,各自安排太子殿下的巡幸事宜。 承恩殿中,太子妃王氏正端坐在上首榻上,她的身侧放着一个锦绣襁褓。 此时襁褓中的婴孩哭得声嘶力竭,但四周的宫人侍女都好像没听见一样,眼观鼻鼻观心宛如木偶。 只有立在王氏身侧的一个妇人打扮的年轻宫人,脸上隐隐有三分焦急之色。 娘子,婢子看大娘定是饿了,不如让婢子抱她下去……那宫人的话还没说完,王氏就做了个手势让她噤声。 那宫人不敢违逆,只好闭嘴不语,眼睛却一直盯着榻上的襁褓,神色又是心疼又是着急。 过了好一会儿,婴孩哭累了,就抽抽噎噎睡去了。 王氏这才开了脸,抱起襁褓,看着里面的婴孩,笑道:咱们的大娘总算是闹够了…… 说着又对坐在自己身后的崔尚仪道:咱们李家的女儿就是娇气~~~~ 崔尚仪笑道:有太子妃您亲自调*教,大娘日后定不会不世家出来的小娘子差的…… 王氏闻言,十分自矜地一笑,显然对崔尚仪的话很不以为然。 她正想开口反驳,忽见一个小宫人匆匆而来,禀报道:太子往北苑去了…… 王氏闻言,立刻变了脸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