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第1/2页)
第八章伤逝19 你说什么?徐惠闻言,瞪大了眼睛,什么萧淑妃? 吴诩忙摆手道:没没没……我口误了,口误……哈哈哈…… 后世的人们说起王皇后就必然会提到她的死对头萧淑妃,所以现在小徐妹子一提到的这个兰陵萧氏,吴诩的第一反应就是嗯……‘萧淑妃’== 没想到萧妹子这么早就出现了…… 不过,兰陵萧氏什么的,不就是齐梁皇室后裔么? 想不到萧妹子的来头这么大=。【】= 难怪后来能跟王氏这样显赫出身的皇后斗得旗鼓相当,还差点搞死对方…… 话说……那个萧家小娘子今年多大了?吴诩继续八卦。 徐惠想了想,道:十二岁吧…… 噗——这次轮到吴诩喷水了。 十二岁?! 那不是跟李明达差不多大? 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李世民让韦妃在宫中选了两个十五六岁,看起来好生养的的宫人杨氏和李氏到东宫侍奉; 一个月后,李二陛下又以太子身边缺少淑女侍奉为名,广选明门世家之女入侍东宫。 经过精心筛选,李世民最后定下了兰陵萧氏和京兆韦氏的小娘子。 两个小娘子都只有十二三岁的年纪,一入东宫就被册封为良娣,只比太子妃王氏矮一头,端的是得意洋洋。 东宫的后院,从此不太平啦…… 不过!! 没有太子的东宫,后院再乱有个毛用啊!! 李二你丫真的是个二货帝! 整天把李小九圈在身边,还要埋怨人老婆小妾生不出娃来,这是蠢呢还是蠢呢还是蠢…… 吴诩一直都想吐糟这一点了。 显然,文武大臣也跟吴诩一个想法。 于是,正义的御史们又开始喷人了,这次依然喷的是李二陛下,喷的内容为就是:圣人,您就放太子回东宫住吧,求求您了…… 您批评儿媳妇不生娃,你也得给人家生娃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时间啊…… 最后,连长孙无忌也在私下里委婉地跟李二陛下提到了这个问题。 在朝臣们的强烈要求下,李二陛下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命太子每个月里,一半时间住在东宫,一半时间住千秋殿…… 这么一来,既满足了李二陛下就近指导(?)儿子的业务水平,又可以满足儿子抱妹子给他造孙子的需求。 李治倒是没有怨言,每月两次在东宫和千秋殿来回跑。 第一天重回东宫时,王氏带领一干妃妾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席上,李治也很给王氏面子,与其把酒言欢,一笑泯恩仇,当晚就留在承恩殿歇息了。 李二陛下次日得到这小两口和好的小心,十分高兴。 一高兴之下,李世民就命人从教坊里选了几个最红的歌舞伎,调*教好了送到了东宫…… 王氏气得又抓烂了好几条绢子,还得专程进宫拜谢圣人公公的赏赐,憋屈死了。 好在,李治虽然极为喜爱欣赏音乐舞蹈,对这些教坊出来的美人们却并不感兴趣,他从来都是要求她们献艺,禁止她们献身的,王氏这才松了口气。 这是后话。 李治重返东宫第二天,分别到两个良娣的殿阁去坐了一会儿,不过,没有留宿——很明显,李小九对小萝莉没有兴趣。 倒是对宫人杨氏和李氏,李治专门关照了一番。 两人目前还没有位份,照当初刘氏和郑氏初入晋王府的分例来,各自安排了一个小院子。 李治专程过去看了一眼,确定王氏的确没有虐待两人。 作为回报,李治回东宫最开始的连续三个晚上,都是留在王氏那里休息的,算是给足了王氏太子妃的面子——至于两人有木有做些什么少儿不宜的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治十次里有五六次是去刘氏和郑氏的院子休息的。 刘、郑两人是目前为止惟二给太子殿下生过孩子的人,李治对两人亲近些也情有可原。 而且,谁不知道刘氏育有长子,而郑氏虽只得了个女儿,却深得太子喜欢,前段时间东宫大娘的夭折,可是闹了好一阵,太子妃因此都吃了瓜落…… 李二陛下为什么会忽然给东宫塞人,还不是因为太子妃至今无子嗣么。 太子素有和善之名,如果怀了他的子嗣,那她们的前途可就不可限量了…… 眼前的刘、郑二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不是吗? 新人们哪个不是跃跃欲试的? 尤其是新进的宫人杨氏和李氏,两人可是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在太子殿下独宿数日后成功买通起身边的内侍,入了书房侍奉…… 继杨氏、李氏的成功之后,郑氏也出手了…… 天知道,太子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