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 (第2/3页)
女儿一走,贾敏果然也沉了脸——这脸色必须是给林海看的。 贾敏不卖关子,更不必委婉,“咱们女儿老爷很该上心了。” 林海笑道:“冤枉啊夫人!你和黛玉我都天天放在心尖上。” 贾敏一个没绷住,先破功了,她也笑道,“老爷,等咱们黛玉到了说亲的年纪,你怕是已经升了三品。不到四十的三品,我说句嚣张的话,咱们这家世给皇子做正妃都使得。” 这话说出来她也不担心,因为老爷绝对舍不得女儿进宫。到了黛玉该大选的时候,老爷必会早早想法子求下恩典。 贾敏接着道:“再过几年怕是真地攀不上咱们,于是便早早下手。这可不是咱们多给女儿预备些使唤人就能挡得开的。” 其实她不大担心两个宝玉——这两个孩子手段都不怎么样,为人又不够狠辣,她有的是法子让他们俩的亲爹亲自出手教训。 她担心的是真正的权贵之家动了联姻的心思。她见过多少小姑娘,还没人比黛玉颜色更好。 林海闻言便道:“我听说薛家打算送女入宫?” “正捐官,难就难在薛家这位打算谋个实缺。”也有不少能臣乃是捐官出身,不过捐官在本朝做不到一品。 “也是。光捐出个品级,对他女儿进宫于事无补。” “要不,咱们给他指条明路。我寻思着赶紧让他们一家子回京得了。” 林海也有点诧异,“他们这是得罪你了?还是你真想助上他们一回?” 贾敏老实道:“说不上得罪,却也不大耐烦跟他们家往来。不过那父女两个倒是不坏。” 林海道:“商人逐利。” 贾敏莞尔,“我成全他们罢了。” 前世这丫头拿贤良淑德教导我的黛玉,那这辈子顺了你的意,入宫好生“贤良淑德”去吧。“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真真大好的志向,贾敏都得赞上一句。 林海越发好奇,“这是怎么了?” 贾敏干脆破罐破摔,“老爷知道我跟二嫂一向合不来。她亲meimei和她的女儿我也亲近不起来。按道理我也不该跟小辈计较,只是……真不自在。明明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儿,还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林海一摆手,“夫人的意思我知道了。”他做了几年巡盐御史,多得是跟盐商打交道,很是能理解妻子的感受:有些盐商那份带着算计的自来熟式的奉承,的确让人说不出的厌烦。 “等咱们回京,我瞧瞧京官有没有缺。” 薛桓捐官,靠着老爷,还捐了个实缺……却是京官…… 娘家若是得到消息,定会热闹不已。 当然,林海绝不会主动跟薛桓说我帮你谋个实缺,而是会等到薛桓正经上门求助之后才会出手。 夫妻俩商议已定,贾敏便一心收拾起行李,准备老爷任满回京述职。 这次回京赶上了个好时节。又是一年的春末夏初,儿子已然满了周岁,一家子启程由水路返京。 贾珠在路上依旧十分用心:他也觉察得出姑父姑妈对自己的父母都存了些不满。 只不过有些话,他说了父母也不会听。不如等他说话家人不得不听的时候,再旧事重提。 却说顺着运河到了京城,他们一家子先在驿站暂时安顿,林海顾不得舟车劳顿换了官服,递了折子便在宫外等待圣上的召见。 等待的时候长短,足能看出在圣上心中的分量。林海等了半个时辰不到,便得见天颜。 林海在任的这几年盐税总是准时又准数,还提早禀报了几次大事,尤其是泰兴,直接挑动了圣上最紧绷的那根心弦。 出宫后的林海,脸上什么都看不出,见了妻女他顿时露出轻松之色,“回咱们京里的宅子住一住,便要再回江南。” 早先母亲便打发人送信,说是宅子来不及收拾便回娘家小住。 贾敏自是没应。 而贾珠一直等到姑父姑妈一起回了京里的林府,才带着自己的长随回了家——至于母亲送到江南伺候他的丫头,都留在了扬州,他这回压根都没带回来。 回到家里,他先去见了祖母。 贾母见孙儿一脸疲惫之色,只简单了问了女儿女婿一家的近况,便让孙儿回房休息。 话说本来得到消息,贾琏早早到码头去迎,结果没接到人,刚刚还被他爹训了一回。 回了房,又让媳妇儿王熙凤抱怨了一回,“那可是姑太太。大哥是外甥,爷何尝不是外甥?”她娘家叔叔都说过好几回了,姑父前途不可限量,做小辈的多奉承总没坏处。 能从太子地盘上的死牢捞了人出来,还让人家官复原职,这一出真是震惊了整个荣国府。在荣国公贾代善去世之后,涉及皇子争斗,荣国府上下躲之不及,哪还有从中谋划的份儿?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对当今局势也并非完全一无所知。 贾琏也有点郁闷,却道,“二叔因为贾雨村之事正别扭着,可姑父姑妈对大哥倒是依旧。” 谁让贾珠学问好?王熙凤道:“我只听说姑父姑妈最是疼爱黛玉,不如在这儿想想法子?”姑父姑妈糊弄不成,但小表妹……毕竟年纪小啊。 这话有理。贾琏也不由思量了起来。 这边贾敏回了家,稍作安顿便接了雪片一样的帖子:林海的官位差不多定了下来,下一任到浙江做道台。 三十多岁的正四品道台……要知道多少人三十多岁还没能中进士。 京中从来不缺聪明人,大家掐指一算:林海入阁……希望很大!可以“下注”了! 黛玉也被父母“故交”如此之多吓了一跳。 女儿渐长,有些事要跟她说个明白——女儿嘴巴够紧,也沉得住气。 贾敏道:“中了进士,咱们不说那些翰林,点个七品最是寻常。就算是每三年京察都能拿得一等,准时升上一升,你且算算从七品,从六品,六品最终升到一品要多少年?你再算一算中进士的年纪,还有七十若不入内阁便要致仕……就知道你父亲为何惹得这么多人结交奉承了。” 黛玉眨了眨眼,“那不是说三十多中进士,若无破格擢升,这辈子一品无望啊!” 贾敏道:“至于翰林做官品级要高上许多。所以说过了三十,若是没希望中得一甲或者二甲头名,一二品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