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邙山之颠(二十六) (第2/4页)
兵甲,以备大战!” “遵命!” …… 围拢在四周的西魏军齐齐行礼,高声应命。之后,众人纷纷散去。 这时,西魏军中贺拔胜、于谨、独孤如愿、赵贵、侯莫陈崇、若干惠等诸大将也闻声来到宇文泰巡营之处。见人群如堵,便立于外围观看,待到众军散尽,方上前来与宇文泰相见。 众人见礼毕,贺拔胜慨然道, “军心可用!” 众人皆连连般颔首,表示赞同。而宇文泰左手扶刀,望着营中如海一般的帷帐,面上殊无喜色,眼中深不可测。 见宇文泰如此,诸大将一时皆无言肃立,随他的目光远望。只见数不清的帷帐如翻卷的海浪一般铺陈开去,蔚为壮观。阴阳明晦之间,气象万千。夕日下,西魏群雄如一组雕像一般昂然挺立,任落日的余晖给他们身上披上一道瑰丽的色彩。 过得片刻,方见宇文泰回首,淡然问道, “损失统计出来了吗?” 于谨上前一步,低声道, “初步点计,今日之战,我军战殒伤残被俘者共三万有余…。不过好在损失多为乡兵藩兵,六军主力受损有限,战力犹存。” 宇文泰听了,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 这时,赵贵也上前一步禀道, “启禀大丞相,藩部清水氐酋李鼠仁,岷州羌酋梁道显等大败之下,丧魂落魄,不听号令,已趁乱率众逃回关中去了。” 宇文泰眼中寒芒毕射,冷然道, “于今大战未息,尚无暇他顾,且暂容其鼠窜一时。待日后再以大军征伐,剿灭了事!” 宇文泰言毕,眼望诸将,缓声道, “前日议定漏夜进军,冀一战克敌。却不料为敌所觉,致功败垂成,反遭大败。不知这日后战守之议,诸公有何良策?” 诸将闻宇文泰动问,不由一时沉默。 其实今日之战对于西魏群雄来说,有两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己方绞尽脑汁定下偷袭的方略,原想要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在和数量上占据优势的东魏军的对决中占到上风。却没想到在最后的关头,己方的行动被敌军察觉,被人家设好了圈套让自己钻进去,结果不得不苦战脱身,遭受了重大损失。 第二个没想到,是东魏军的战斗力似乎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强。原以为东魏军人多势众,又集合了六镇鲜卑军人的精华部分,爪牙锋利。但没想到人数上不占优势,又人马疲乏的西魏军竟顶住了东魏军连番猛攻,最后在危机四伏的不利形势下几全身而退。 特别是近年选练的西魏主力六军,在战斗中表现出了不弱于东魏军精锐之师的战斗力。今日六军力战最久,损失却相对较少。而应招参战的西魏乡兵郡兵以及归化部落的藩兵,不仅远没有六军能战敢战,而且自身损失也非常巨大。 此时诸大将心中多少都有一丝懊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想着取巧,而应该以堂堂之阵,和东虏正面对决一番,也许今日结果反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事已至此,再后悔已经都没有用了。此刻诸将心中皆是一般想法,此战过后,要尽快扩大六军的规模,使之成为军队的主体。看来脱离农户身份的职业军人平时受到更好的训练,在军事素质和战斗意志方面要远好于临时征召的农民。 诸将一时无语,最后还是诸将中地位最高的贺拔胜率先沉声道, “胜负未分,军心可用,再战便是了!” 侯莫陈崇道, “职部受损不轻,然尚有一战之力,退犹未可,唯大丞相决之!” 独孤如愿道, “主力未损,而王公多有被虏。今若便退,却如何向天子及群臣交代?” 独孤如愿一番话顿时说得众人连连点头。其实今日之战最大的损失,是被彭乐趁乱偷袭,以致数十名随军出征的王公重臣被掳走。如果西魏军就这样撤退了,实在说不过去。即使决定退军,那至少也要再打一仗,争取把被俘的王公们救回来。或者是也想法俘虏几个敌军的高级将领,将来或许可以将被俘王公们交换回来。 宇文泰见众人心意如一,神色肃然下令道, “既然诸公都有战意,那便下去各自整顿军马,择日再与东虏一决!” 众将一起躬身而礼,高声应诺。 众人方要离去,宇文泰却突然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领军大将之一,司空李弼不在。宇文泰问道, “李景和(李弼字景和)何在?” 若干惠禀道, “李司空今日混战中坠马受伤,行止未便,故而未至。” 宇文泰忙问道, “啊,那伤势如何?可曾要紧?” 若干惠道, “已请医士看过,只是伤了腿,须得将养些时日,一时乘不得马。请大丞相勿忧。” 宇文泰松了一口气道, “那便还好。且转告景和,让他安心养伤,待今日诸事完毕,我便亲去探望……” 正说话间,却听有人飞奔前来急报, “启禀大丞相,兰州李使君奏有紧要军情,亟需面禀大丞相。其人如今正在中军大帐外候命。” …… 李辰在宇文泰中军大帐外肃容而立,面无波澜,但此刻心中却是起伏不定。 今日李辰负责断后,突有一骑奔逃而至。贺兰仁擒下来人,李辰细细一问,却是心中吃了一惊。 原来来人却道乃是高欢亲随军士,他因嫌弃饭食寡味,前日偷了一头军中运输辎重的驴,悄悄杀了之后准备烹食,却不想被发现了。这本是死罪,但大战当前,高欢并没有立即将他处决,而是关押起来准备大战结束,回到晋阳之后再行处置。今日两军在邙山决战,他却趁看守不备,偷偷逃了出来。 李辰听了此人一番言语,不敢尽信,也不敢轻易就放过此人,当下便将他带回营中交给侍卫们细细审问。李辰的侍卫们可都不是什么善茬,一顿审讯下来,那人顿时一阵竹筒倒豆子般xiele个底掉。不仅指明了高欢大营所在具体方位,还将东魏军的布防,乃至哨探口令等也一一讲个明明白白。这却不由得李辰不信了。 李辰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情报。 大凡战争中一方主帅的驻地以及布防情况都是最高机密,也是对方千方百计最想要知道的情报。前番韩果率侦骑在邙山中反复探查,也只能侦察到高欢中军大营可能位于翠云峰。然而具体的位置和防卫安排却一无所知。西魏军以这个模糊的情报为前提,发动夜袭,结果铩羽而归。 如今此人的叛逃使西魏军对高欢驻地的情况一下子了如指掌,除此之外,同时还获得了东魏军哨探间的暗号口令等机密。如果西魏军据此针对高欢大营再一次发动突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也许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是西魏军扭转战局的关键。 想到这里,李辰陡然起身,准备立即去面见宇文泰,向他报告这个重要的发现。但突然之间,李辰脑海中又闪过一丝犹豫。因为李辰始终记得历史的进程中高欢注定不会陨落在邙山,而西魏军最终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 难道这注定的结局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 但是如果李辰明白,如果将这个情报报告给宇文泰,那么以李辰对西魏群雄的理解,他们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一定会再次放手一搏。那么自己真的要为这样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助推一把,坚持到最后一刻吗? 李辰心中辗转,然而他也只略微沉思片刻,心中便做了决定,这件事必须立即报告宇文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