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44章 长沙国 (第1/2页)
亲自去迎铫期? 鱼禾晒笑了一下,若只是铫期一人的话,他应该不会去亲迎,毕竟马援和阴识入他手下的时候,他也没有亲自迎过。 但若铫期所邀请的那位义士是鱼禾猜测到的那一位的话,那就值得去迎一迎。 两位云台二十八,即便是位面之子刘秀碰见了,也得亲迎一番。 若是让曹孟德碰见了,不仅会亲迎,说不定还会携手共乘一辆车驾。 当然了,鱼禾去亲迎,也不全是冲着云台二十八的名头去的。 主要是两个云台二十八初入他麾下,寸功未立,他不好给他们重要的位置,所以要亲迎一番,以示重视。 不至于让人在他手下呆久了,得不到重用,而半途跑路。 就像是韩信一样,在项羽帐下不受重视,得不到重用,果断就跑了。 到了刘邦帐下,若非萧何慧眼识珠,恐怕也跑了。 这个时代虽然也将忠义,但也讲良禽择木而栖。 有能耐的人另投明主,非但不会被骂作几姓家奴,反而会称赞其慧眼识人。 像是吕布之所以被称作三姓家奴,纯粹是那厮太恶心,找一个主公就拜人做爹爹,找一个主公就拜人做爹爹,最后还把人给宰了。 不忠也就算了,还不孝。 在重孝的古代,肯定落不下好名声。 像是窦融,先是跟王莽混,王莽败亡以后又跟着刘玄混,刘玄败了又跟着刘秀混。 人家怎么就没得一个三姓家奴的坏名声呢? 还不是人家虽然失忠义,但却重孝。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重孝的人就算是个坏人,也坏不到哪儿去。 所以只要在忠或者孝之间守住一个,即便是再坏,也不会坏到被天下人唾骂的地步。 要是不忠不孝了,那就真的一点儿好名声也留不下。 所以啊,只要铫期和那一位义士守住孝道,人家就算半途跑路了,也没太大心理负担。 鱼禾要留下他们,就必须亲自迎一迎,以示重视。 鱼禾带着阴丽华,乘着马车,出了南平亭别院,赶往了长沙郡。 从南平亭通往长沙郡的官道经过了重新整修,沿途的亭驿也已经恢复,各地的盗匪也被清理的七七八八。 所以鱼禾一行一路上水波不兴。 唯一能拿出来说一说的,大概就是秦遗汉修的驰道。 马车的车轮入了驰道,速度极快,马匹也省力。 往日里需要走七的路程,借着驰道能省去两日半时间。 四日半后,鱼禾赶到了长沙郡的郡治长沙县。 郡守和县令得到了消息,早早的就等候在城门口。 拜见了鱼禾以后,领着鱼禾入了长沙县城内的一座宫殿。 长沙郡以前是长沙国,长沙国最早是吴芮的封国。 吴芮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后人,秦末的时候,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刘邦立汉以后,改封为长沙王,封国便在长沙郡。 长沙国一直传承到吴芮的玄孙吴差手里,因无后而绝。 长沙县内的宫殿,便是吴芮所留,后几经修缮,看着十分壮观。 但因为很久没住人了,所以只剩下壮观了。 宫内宫外的杂草虽然被长沙太守和长沙县令带人清理了一番,还移种了许多花草,但依然难掩陈腐气息。 大殿虽然经过短暂的修葺,但依然显得很残破。 殿内的摆设是新移过来的,还点着熏香,陈腐味倒是淡了一些。 再加上数十貌美的女子点缀,殿内看着也不错。 长沙太守也姓吴,是一个四旬的大胖子,以前是郡衙门的功曹,也是长沙郡数一数二的豪强。 鱼禾攻破长沙郡以后,命长沙郡内的豪强拿出粮食赈济百姓,他是第一个响应的。 鱼禾下令筹备各郡郡卫,他也是第一个完成的,且郡卫的质量相当高。 冯英在考察了长沙郡郡卫,以及吴太守品性和以往的功劳以后,奏请鱼禾升任吴太守为长沙郡太守。 鱼禾瞧着此人没什么大的优点,也没身大的缺点,唯一可取之处就是听话,也愿意做实事,就应允了冯英的奏请。 如今,这位吴太守,跟在鱼禾身边,见鱼禾在四处打量宫殿内的陈设,一边抹着汗,一边谨小慎微的解释,“时间仓促,臣小小的收拾了一下,主公若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尽管吩咐,臣立马派人去办。” 鱼禾背负双手,笑而不语。 阴丽华在一旁笑着道:“已经很好了,比主公在桂阳郡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