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白甲如云 (第2/2页)
天助我也…… 两人压着喜意,又跟着刘瀚往营里走。 说是军营,但哪有几个兵? 竟大都是如路上见过的流民,个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眼神空洞麻木,好似已看淡生死一般。 他们进去时,正逢伙头兵在分发吃食,一队十个兵,两个在发,剩下的八个则执刀在手,虎视眈眈的盯着扑上来的流民。 闻着那味也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两兄弟不忍再看,只是暗暗的咬着牙:便是这样的吃食,竟然也要抢? 好不容易挨到营帐中,一群军官也在进食。 一个与胖子有七分相似,长的五大三粗的汉子,正领着七八个军头,围着一口锅喝粥。 两兄弟探头瞅了一眼。 锅里清汤寡水,多是菜叶,不见几颗米粒,军将手里也拿的是豆饼。 这玩意又粗又硬,啃都啃不动,但好歹算是能入口的东西…… 两兄弟对视一眼,猛的松了一口气。 要是让他们也吃人rou,还不如拼了算了…… …… 也不知李瀚是怎么给李浩交待的,等李瀚走后,李浩不复之前审视的目光,热络了不少。 “两位对我李氏有大功,对我二兄更是有救命大恩,我自是不会怠慢二位……日后便在我麾下好生听令,定然不会短了二位的功劳……” 兄弟两有很是有眼色的往下一拜,规规距距的做了个揖:“自然是唯将军之命是从……” 抬起头来后,李睿给李聪使了个眼色,又往李浩身边凑了一步,笑嘻嘻的说道: “也是来的匆忙,竟是身无长物?身边也就剩了几两铜铤,就当见面礼敬献给将军,还望莫要嫌弃!” 说着,李聪便掀开衣衫,拿出了四块巴掌大小的铜板。 之前藏在鞋底里,昨夜趁无人之时,兄弟二人偷偷取了出来,便是以待此时之用。 李浩诧异的看了两兄弟一眼。 李瀚说这兄弟二人有胆有识,读过书,当过兵,杀过人,还极有眼色,他也只当是看在救了李涛的份上,李瀚在有意吹捧。 没想到,还真是个有眼色的。 看来老五也收了人家的好处,那身上的白甲,腰里的蓝刀,应该就是这兄弟敬献的。 还别说,对李浩而言,给钱比送刀和甲有用多了。 李睿李聪也是从李瀚口中套出来的,知这李浩素来贪财…… 李浩眼冒精光,盯着兄弟二人问道:“你二人哪来的此物?” 李睿回答的滴水不露:“同那刀甲一样,安武城外杀了那白甲军官抢来的……” “好好好……” 李浩伸手接过了铜铤,稍稍一掂,便知这不止是几两,而是几斤。 他也压根没想,两兄弟为何要给他送这么多钱,只是为是要向他讨什么好处,喜笑颜开的问道,“有何我李某人能做的,二位尽管直言……” 李睿郑重的抱了抱拳,又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来此之前,我等兄弟实是不知这营中竟是这般光景……也别无他求,只求……只求每日,能与将军一同进食……” “原来是怕吃菜rou?” 李浩哈哈一笑:“放心,有我李某人一口吃的,便绝不会断了二位……” 李聪又紧接着说道:“还请将军行个方便,若是有战时,也能让我兄弟立上些功劳……” “好说!”李浩拍了拍胸口,“到了这城下,还怕没仗打?” 他脸上笑着,心中却在鄙夷:真是不知死活,功劳是那么好立的? 不过他一点都没起疑,只因李瀚同他讲过,这兄弟二人估计是两个官迷。 不然好好的放着大将军的近卫营不待,偏偏要来这城下? 还真把这队主当成官了? …… 北营,帅帐! 李文孝端坐堂上,衣甲整齐,似是在等人。 亲卫队副李石看了看他腊黄的脸色和充满血色的双眼,担忧的说道:“大将军,不若你稍睡片刻,若是法王来召,卑职再唤你?” 睡? 李文孝惨然一笑。 还怕以后没有时间睡? 整整一夜,他只要稍一闭眼,脑中便会浮现出阖族上下被押上断头台,人头滚滚的景像。 再不就是白甲如云,如同天降,突然就攻到了城下…… 直到天色渐明,李春派来的快马来报,说是已护着几个子弟到了乌支,收拾停当后便会赶往高平镇,他心里才算是安定了一些。 这已算是最后的退路了,至少不会三族尽夷,血脉绝断…… 怎就走到了这一步? 此时想来,李文孝才猝然惊觉:这大魏虽乱,但还远不到改朝换代的地步。 仅凭着一句似是而非的谶言,自己便脑子一热,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算了,后悔又有何用? 他摇了摇产,又朝堂外看了看。 昨夜问过李涛后,他便将安武城破的消息报给了刘慧汪,原想着刘慧汪定然会连夜急召自己议事。 但哪想,这已是日上三杆,却依然不见动静? 怕是以为安武丢了也就丢了,至少还有鹑觚和乌支在,况且泾州城破在即,到时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那李承志还能等你攻破了泾州才打过来? 自己当初为何就选了这样的一头蠢物? 李文孝后悔的想吐血…… 后悔已是无用,即便明知是死路,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但谁想,便是他想拼死一搏,都不一定能如愿…… 一时间,李文孝万念俱灰,眼前一花,竟似是坐都坐不住了。 “大将军?”李石一声惊呼,手忙脚乱的扶住了他。 直到天色渐明,李春派来的快马来报,说是已护着几个子弟到了乌支,收拾停当后便会赶往高平镇,他心里才算是安定了一些。 这已算是最后的退路了,至少不会三族尽夷,血脉绝断…… 怎就走到了这一步? 此时想来,李文孝才猝然惊觉:这大魏虽乱,但还远不到改朝换代的地步。 仅凭着一句似是而非的谶言,自己便脑子一热,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算了,后悔又有何用? 他摇了摇产,又朝堂外看了看。 昨夜问过李涛后,他便将安武城破的消息报给了刘慧汪,原想着刘慧汪定然会连夜急召自己议事。 但哪想,这已是日上三杆,却依然不见动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