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六章 蠕骑入关 (第1/2页)
陆什夤是陆延的同母弟,也是源奂近一年来只顾纵情酒色,将镇务尽皆托付陆延后,由其安插的亲信之一。 现任高阙戍主,辖临戎、临河县、三封三县,并鸡鹿、金壕、高阙三关,治所临戎。 陆延造反,肯定少不了陆什夤协助。 李延庆狐疑道:“临戎城往西百多里就是鸡鹿关,为贯通阴山南北之要冲,山谷宽大平坦。且同为高阙戍主陆什夤所治,但为何陆延与窦领要舍尽求远,由高阙而入?” “只因鸡鹿关离夏州太近了!” 李承志似笑非笑,“高刺史又非易予之辈。而此时正值风声鹤唳之际,万一他多管闲事,派兵出关堵了窦越后路,杜仑部岂不是有来无回?” 高猛多管闲事? 有李承志这个妹夫在,还真就说不准。 到如今,依旧无人想通,李承志是如何断定沃野必然生乱的。 他能先陆延一步,急遣大军至沃野腹心,难保不会有备无患,再令高猛夺了鸡鹿关…… 李延庆与李神俊对视一眼,心中皆是疑惑不已。新笔趣阁 凝望了一阵,李承志看了看天色,又算了算时间。 太阳已近偏西,最多半个时辰就要下山。但若走快些的话,差不多两个时辰,也就是亥时左右,大军就能行进至再往西北约八十里、由沃野戍所治的大成县。 而大成县距金壕关也就五十里,大军但至,便可断了柔然的东进之路。即便杜仑部入关,也就能抢抢往西的高阙戍境,已算是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正这般想着,无意中看到有几骑自北而来,也就半刻就奔到了城下。 李承志本以为是元鸷的前军遣来的令兵,但至百十步左右时,才看清骑兵背后背着塘旗。 斛律金和贺拔允的斥候? “大帅,探到了……据关口左近的牧民称,自前日,金壕河左近便有马群出没。原以为是哪一部放牧过了界,正欲向关都尉秉报。但关中吏员却靳令关下诸部皆后撤十里…… 幢帅心知有异,率我等十骑扮成牧民,自金壕关以东二十里处翻上狼山,欲往河谷潜进。但只行了约十里,便见柔然游骑……幢帅急令我报予大帅:柔然大军应就藏在谷内……” 藏在谷内,也不怕被包了饺子? ”关外可见大军,或行军之迹?“ ”并不曾!“ ”关中守军呢?“ ”应就在关内……因不敢过于靠前,故而我等只探到关下约摸五里,并未见过探马……“ 遣退牧民至十里外…… 只见谷外有柔然游骑,而关内却不见斥候探防…… 关中守军在谷中的杜仑部分明还在等陆延的关防图! ”哈哈……“李承志笑出了声。 “我原以为,即便陆延失约,未将布防图送至金壕,杜仑部也定然会连夜入关。谁成想,窦领竟傻等了两日?这是生怕我来的太慢啊……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故而我欲进至大成,好以逸待劳。失礼之处,万望海涵” “兵如水火,何来失礼之说?待承志得胜班师,我等再叙旧也不迟!” 李延庆连忙道,“大军之一应粮草,我已备足十日所需,并三千民夫,最迟明晚就能一道运至大成,弟无需担忧……” “那就谢过延庆兄了!二位,就此别过……” “承志保重!” 两兄弟回着礼,目送着李承志下了城头,并近百甲卫往北行去。 又听一声鼓响,临驻于五原城外的大军徐徐开动。依旧是人着皮袍,马裹白毡。就如一道雪潮般往前推进。 “一骑三马?看着阵势虽大,但若论甲士,怕是还不足三千?九兄,李承志准备就靠这三千甲骑,与杜仑部接战?” “你都说了皆为甲士,怎就没认出这是我三日前带来的两营虎骑?” “即便皆为虎骑,若想以一敌三胜过柔然,怕也是难之又难!” “放心,李承志并非莽撞之辈!” 李神俊沉吟道,“昨日午后,便有镇衙公函发来,表明镇城已定。且有罗鉴印鉴,更表明他已至沃野。 身为三镇都督,罗鉴不可能一个兵都不带吧?想必尽皆遣于李承志,但不知被他安置于何处……” 李延庆的瞳孔倏的一缩:对啊,怎就忘了问问李承志,镇城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就靠那两营虎骑,多余连根撞木都无。 怎么想,都觉得好不可思议…… …… 春风料峭,寒意逼人。 虽已立春,但北地毕竟是北地,日头一偏,气温急转直下,一阵冷似一阵。随着战马奔驰,丝丝寒风钻进衣领,李承志止不住的一个激灵。 他微一伏身,伸手从马腹下摘下皮袍披在了身上。 马自然不用担心,连备马都裹着毡。但相应的行军速度也慢了不少,自天亮开拔,至近夜还不到两百里。 对骑兵而言,且是一骑三马,这个速度已经很慢了。 急奔约一个时辰,大军行至一条黄河支流。身边就有随行的向导,经辩认后称,至大成县城已不足四十里。 避免战马脱力,再者太阳已落下山,能见度很低,若要急行,必须起灯。因此李承志令大军暂歇两刻。 人已然吃过,自然是伏在马背上啃的rou干和炒米。马的问题也不大,接令驻营暂歇的第一时间,骑兵就给战马与备骑戴上了料兜。 这两日气温很高,白日里河中已然有水流动。便是入夜,冰也结的不是很厚,两三锤就能砸开。所以不用担心没地方饮马。 营中虽忙却不乱。 李睿与李聪赶着自己并李承志与李亮的坐骑与备马,到河边饮水。李亮则寻了些干柴架起了火,给李承志热着牛奶。 李承志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嚼着rou干,望着如一樽怪兽般的狼山,似是在出神。 营外传来一阵嘈杂,李承过回过神,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李亮正要迎出去,见元谳快步奔来,他又停下了脚步。 “大帅,大军方驻之时,有十数骑自东岸而来,并赶了数百只牛羊,说要劳军……” 自昨日“柔然内侵,令各戍、各关收拢镇民,严防死守”的邸报传到各县后,散于县城之外的镇民便蜂涌而动,急向县城、关城内搬迁。 而这其中,大多都是散牧于阴山之南的牧民,且胡族要占大部。 故而大军一路行来,时不时就会遇到举族搬迁的部落。而自天亮起兵到此时,听闻是北去迎敌的大军后,主动赶着牛羊来劳军的牧民,这已经第五波了。 但除了拉和撒,大军连下马烧口热水喝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杀牛宰羊? 李承志不假思索道:“拒了!” 李谳稍一犹豫,又道:“来人称:其子破落汗为源都督帐下亲卫幢帅,其为五原县第三领民酋长,有领民千帐,可集族兵千余以助大帅……” 破落汉? 这个姓氏很少见,应是匈奴后裔,但为何听着极是耳熟? 李承志稍一思索,心中一动:破落汗拔陵? 怪不得这么熟悉? 就是这个破落汗部落,在部族首领拔陵的带领下,打响了六镇起义的第一枪。 算算岁数,拔陵应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