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卿本无罪,怀璧其罪四十四 (第2/2页)
文娘这才明白过来: “jiejie是担心,这样的孩子一旦嗣为自己之子…… 只怕多少会有些养虎为患之虑? 可是之前您答应过那刘云若……” “我自然是答应过她的,我也并非有意毁约。 不过,这何时收嗣他……” 媚娘言及此,不由又想起李忠那双看似平淡无波的眼睛,不知之间,身体微微一寒道: “还是等一等,与治郎商议过了再说罢!” 另一边。 回到万春殿后的李忠。 他平静地坐在自己的榻前,看着王皇后所视的方向,表情淡漠而疏离。 一边儿,自幼儿伴着他长大的小侍永安,上前一步小声道: “殿下还是早些歇下罢…… 明日里的事情,还多着呢?” 李忠淡淡一笑,神态若哭: “明日? 明日什么事?” “就是…… 就是那些身后事……” “你也说了,那是身后事。” 李忠仿若闻着什么可笑的事情一般,轻轻道: “既然是身后事,那自然便不会被母亲所知。 她自己都不知,那做这些,又有何用? 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 永安鼻子一酸,却始终不敢开口。 李忠又沉默了一会儿,转过头来,看向立政殿的方向。 永安微叹一声道: “殿下,别想了…… 武娘子既然是这般态度,那便说明了她此刻,的确是还不宜纳殿下为嗣…… 说到底她眼下也要为殿下添上一个小弟弟,或者是小meimei了。 只怕却是不能纳殿下为嗣…… 倒也是不能怪她呢!” “我没有怪过她,从来没有这个意思。” 李忠平静地道: “这一连串的事情之中,若说有哪一个,最无辜,最不该被牵涉进来…… 那便是她…… 她才是那个跟我娘一般,更加无辜的女子…… 可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 到底为什么? 为什么母后一定要她死?! 她不是对母后很好么? 母后做了那么多对不起她的事,可她都没有想要害母后…… 只是一味地想着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就足够…… 为什么?” 李忠问着自己,又似问着永安。 永安想了一想,却鼓起勇气道: “这……这会不会跟当年的那个箴言有关呢?” 李忠却是从未听闻过这些,自然是一怔道: “箴言? 什么箴言?” 永安自然也知李忠不知,不过平日里因着自己总觉得这些话儿无稽,加之身处万春殿中,这等地方不适合说这些,于是便想着,索性趁此良机,将一切与李忠说个清楚,于是便将当年的一真一假,两份箴言一并告知与李忠,并道: “……因着元舅公实在不喜有人与先文德皇后娘娘得同等评价的箴言,以为武娘子出身既卑且微,又曾身为先帝侍人,如此箴言,实在是对出身名门长孙氏,又是功盖千秋的先文德皇后娘娘的渎辱,加之武娘子在先帝在时,实在是锋芒太露,引人疑忌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眼下这些宫中的新人,多知‘女主武氏,唐三代亡’这一句假箴言,却都不知那句‘后为武女,唐三代昌’的真箴言了。 永安也是因着偶然有一次,与几个立政殿的老宫嬷嬷们说起话儿来时,听她们赞叹武娘子多么多么有先皇后之风,由此可见‘后为武女,唐三代昌’这句大方师金口玉断的真箴言是半点儿也不错的之类的话儿,才知道了这事。” 李忠猛然回头: “你说什么? 什么叫‘后为武女,唐三代昌’? 说清楚!” 永安见状,便将这句话的意思又好好儿地向李忠解释了一番,然后又道: “说来若这箴言果然属实,那武娘子自然是要遭皇后娘娘忌恨的。 毕竟袁大方师之箴言,金口玉断是半点儿做不得假。 也就是说,这武娘子命中注定,是要做皇后的人呢! 只是啊,说来她也命苦,明明在先帝时,就入宫为才人了,可却一直不能被封嫔立妃,甚至到了眼下,都得了龙嗣了,看样子也只能是个嫔位而已…… 何况眼下太原王氏一族又是势大权大,位高尊重…… 偏偏武娘子一无所靠,自己家里那些不争气的人么,又是那样,元舅公又是这般恨她…… 唉,真不知这句‘后为武女,唐三代昌’的箴言到底要怎么个应验法。 难不成真跟那些老宫人们说的一样,一定要等到元舅公百年之后,第四代良主登基,她才能得封后位么……” 李忠的目光,突然间亮了起来: 四代良主登基,她可为后么…… 大唐旺兴么…… 四代为后么…… “……唉,也真是的,若果如此,武娘子可真是可怜了,看来只能是等着殿下您登基之后,立其为太后……了……” 永安终究还是注意到了李忠目光中的狂热: “殿下……殿下?” 可惜,李忠没有听到他的,只是心里反反复复念着: 四代良主登基,她可为后…… 是啊! 她若为后,那王氏这个害死了娘亲的贱人,萧氏那个成日里欺负本王的贱婢…… 她们都不足为虑了…… 有她在,她必然会成为我手中最强的一把剑…… 是的…… 只要有她在…… 只要她可以为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