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诀别四十二 (第2/2页)
嬷倒也聪明,躲得谨慎,竟是往岭南去了。 李风大人已然亲赴岭南,要将她带回京师。 主上尽可放心。” 李治咬牙,半晌才目光凌厉地扫了一眼殿内,看着王德与明安,还有侍立一侧,早已是面色苍白的德安道: “此事从现在开始起,务必要处处隐秘,尤其不得露给媚娘知晓一星半点儿! 明白么?” 三人齐声应是。 久久不语的王德又道: “不过主上,只怕此事…… 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一世啊!” 李治微红了眼眶: “朕当然知道,朕瞒不过媚娘…… 朕也从来没有打算瞒过她。 若是舅舅…… 若是舅舅他……” 李治倏而停口不语,良久才轻轻道: “若是舅舅他果然做下这等事来,便是媚娘肯宽恕,朕也不能容忍! 只是朕要知道,到底为何舅舅要做这样的事! 为何? 朕自小看着他老人家行事做派,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他或者可以为大唐行尽天下不耻之事,却从来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去伤天害理! 朕要知道…… 当年应国公与舅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能让舅舅如此行事! 朕要知道…… 何况……” 李治抬头,努力地眨掉目光中痛心的湿意: “何况媚娘眼下还有着身孕…… 朕万万不能失了她…… 万万不能!” 一声声低喝,如云磬钟吟,响在太极殿中。 王德长叹一声,带着两个徒儿,一并施礼谢旨。 …… 同一时刻。 长孙府中。 内寝。 长孙无忌披衣侧坐于榻上,神情微有些恍惚地看着地面上的那只火盆。 一侧,长孙夫人看着他这般样子,不由担心道: “夫君,怎么了?” 长孙无忌回眸,看着妻子,不由淡淡一笑道: “无事…… 只是想起了些陈年旧事……” 长孙夫人一时有些微恻,轻轻道: “今儿个…… 可是伯父的忌辰…… 夫君是想伯父了么?” 长孙无忌垂首,一时间这位独力可撑大唐半壁江山的老人,竟显得如此无助与颓唐: “是啊…… 今日是伯父的忌辰…… 他老人家的忌辰,也到底是该祭拜一番的…… 可我却连回去替他上柱香的时光,都没有。” 长孙夫人不忍,轻轻道: “夫君…… 其实夫君不必如此为难的。 说到底,也不过是些旧事。 毕竟当年伯父临终前曾有此令,夫君又怎可不尊呢?” 长孙无忌却摇头道: “武氏之事…… 为夫从来没有后悔过。 为夫只是后悔…… 为何当年没有问清楚伯父要为夫这般为事的意图…… 便匆匆行事。 若是能早些明白过来…… 或者…… 或者主上,也不必有遇到如此两难之境的时光了。” 长孙夫人摇着他劝: “夫君多虑了…… 说到底,究竟是甥舅的亲…… 何况说明白些,夫君也只是奉了先人遗命,防患未然。 主上未必便不能谅解。 何况,眼下不还没知道呢么? 只要早早儿地找到那个嬷嬷,把她送得远远儿地,终老他乡…… 这些事儿,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长孙无忌回头来,看着自家夫人,无言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却轻轻道: “为夫从来没有后悔过对武氏一门如此…… 因为伯父的预言,没有一样,不是在应验着如今之事。 为夫唯一后悔的,是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此事。” 长孙夫人看着他。 他淡淡道: “伯父一生精通术数之算,虽则不若袁天罡那般透彻天机,可到底也是比袁天罡更加为先帝,为高祖皇帝尽心。 所以必然,他的话儿,是不会错的。 何况袁天罡的预言,本便也印证了伯父之算: 一旦这武氏女痛失子女…… 以她的性子,必然是会不顾一切地闹个天翻地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