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发动机与ECU研发流程 (第2/2页)
的工作状态和气候环境下,对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参数进行不断调试,找到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下一组参数的测试技术。 它通常分为室内台架试验和室外道路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要求在汽车试车场进行,另外还要进行“高寒、高温和高海拔”的“三高”试验。发动机标定试验的主要工具是发动机标定软件和发动机标定设备。 通常某一型号的发动机ECU内部的控制算法软件是固定的,但其包含的数千个自由参数是可调的,对于不同的车型这些参数都需要通过发动机匹配标定进行调试优化,使得整车通过各种排放与驾驶性能指标。匹配标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台架试验、可控环境实验室试验、基于数学模型的标定计算、排放试验、功能验证试验等。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必须将各种先进的标定工具(硬件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无缝连接标定系统,其中包括ECU的通讯、软件烧写、标定参数管理、在线标定、温度采集系统、模拟数据采集系统等。 而实现上述标定实验的前提,就是发动机的标定软件。 发动机标定软件具有从发动机传感器采集试验数据,经过技术处理后,再将其写入(或下载)到汽车ECU中,同时由于在标定试验中需要处理大量试验数据,发动机标定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由于前世成熟时期的发动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控制参数也由最初的十几个急剧上升到目前的上千个,这导致试验次数呈几何级数上升。要求对每一个标定参数的所有工况都进行排列组合的试验,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现在也出现了基于试验优化技术的标定软件,例如MathWorks公司推出的MATLAB基于模型的标定工具箱(MBC),它可以优化试验方案,减少标定试验的次数,降低试验费用,缩短试验周期。 有软件,肯定就需要将软件写入CPU的设备,这个设备在汽车工序里就叫做发动机标定设备,它在发动机标定试验中,需要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温度和压力等多种物理量,另外需要将标定软件生成的标定数据写入汽车ECU中。 在完成了ECU与发动机的匹配后,需要进行最后的发动机台架标定实验。 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项目包括:发动机实际充气效率、空燃比、点火正时、基本发动机热机标定;整车标定试验项目包括:整车废气排放控制、整车驾驶性、热带环境、高原环境、寒带环境、车辆零部件故障诊断系统标定、系统验证。 至此,整个发动机的机械与电子部分就设计完成了。 杨小乐在扉页上写上《汽车发动机与ECU研发流程》,然后,想了想,又在技术资料的末尾写上,需要研发的配套的仿真、CAD极其相关设备。 至于其它部件的ECU,比如汽车传动系统、汽车转向和行驶系统、保证行车安全的电控装置、满足驾驶员和乘客舒适性和娱乐性的电控装置、汽车工程监视及信息管理系统等等,杨小乐在另一个研发资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下,便开始写另外一份资料。 前世随着轿车电子化自动化的提高,ECU的数目日益增多,线路也日益复杂。为了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汽车上多个ECU之间的信息传递就要采用一种称为多路复用通信网络技术,将整车的ECU形成一个网络系统,也就是CAN数据总线。 而杨小乐写的这份资料,就是关于CAN数据总线的资料。 1986年2月,RobertBosch公司在SAE(汽车工程协会)大会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串行总线——CAN控制器局域网,那是CAN诞生的时刻。 前世的20世纪末,在欧洲几乎每一辆新客车均装配有CAN局域网。同样,CAN也用于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从火车到轮船或者用于工业控制。CAN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总线之一——甚至领导着串行总线。 而在前世在的1999年,有接近6千万个CAN控制器投入应用;2000年,市场销售超过1亿个CAN器件。 它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如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和捷豹等都采用了CAN总线来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与各检测和执行机构间的数据通信。 同时,由于CAN总线本身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自动控制、航空航天、航海、过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传感器等领域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