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MOST系统的规划(一) (第1/2页)
DeviceNet和CANopen,是两个定位于不同市场的标准应用层协议(EN50325)。DeviceNet适合于工厂自动化控制;CANopen适合于所有机械的嵌入式网络。这又造就了两个不同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必要定义应用层的规范历史(可以将一些特定的大量嵌入式系统排除在外)。 从2000年开始,一个由数家公司组成的ISO任务组织定义了一种时间触发CAN报文传输的协议。BerndMueller博士、ThomasFuehrer、Bosch公司人员和半导体工业专家、学术研究专家将此协议定义为“时间触发通讯的CAN(TTCAN)”,计划在将来标准化为ISO11898-4。 这个CAN的扩展已在硅片上实现,不仅可实现闭环控制下支持报文的时间触发传输,而且可以实现CAN的x-by-wire应用。因为CAN协议并未改变,所以,在同一个的物理层上,既可以实现传输时间触发的报文,也可以实现传输事件触发的报文。 TTCAN将为CAN延长5-10年的生命期。现在,CAN在全球市场上仍然处于起始点,当得到重视时,谁也无法预料CAN总线系统在下一个10-15年内的发展趋势。这里需要强调一个现实:近几年内,美国和远东的汽车厂商将会在他们所生产汽车的串行部件上使用CAN。 另外,大量潜在的新应用(例如:娱乐)正在呈现——不仅可用于客车,也可用于家庭消费。同时,结合高层协议应用的特殊保安系统对CAN的需求也正在稳健增长。德国专业委员会BIA和德国安全标准权威TüV已经对一些基于CAN的保安系统进行了认证。 CANopen-Safety是第一个获得BIA许可的CAN解决方案,DeviceNet-Safety也会马上跟进。全球分级协会的领导者之一,GermanischerLloyd正在准备提议将CANopen固件应用于海事运输。在其他事务中,规范定义可以通过自动切换将CANopen网络转换为冗余总线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CAN总线在不断改善中日趋完美,这反应在车辆制造中,尤其是前世的大众,从车辆的行车电脑到各种ECU甚至它的影音娱乐系统,都全线采用了CAN总线技术,尤其是它高档豪华轿车系列里的光纤娱乐系统里,为了将光纤与CAN部件连接起来,专门设计了一个CAN/MOST接口盒,简称娱乐信息多媒体盒。 杨小乐简单地写下了CAN总线的底层协议、数据链等等框架,等明年ECU电路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提出,这么多独立的ECU怎么实现通讯的时候,自己才将这个协议抛出了,让他们组织人手研发出来,只要抢在1983年之前发布出来,就一切万事大吉了。 实际上,相对于汽车上的其它ECU,杨小乐最在行的还是影音娱乐设备,毕竟前世维修高档汽车音响,“引进”了很多知名的OEM厂家的底层技术资料,对各种电路结构、字库、系统都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而目前,杨小乐最感兴趣的是如何研发出MOST光纤娱乐系统。 光纤系统其它都好说,唯一的难点就是这个光纤,尤其应用在这套系统上的塑料光纤,按照目前的技术,难以找到代工的工厂进行生产。 塑料光纤的研究在前世始于60年代。 1968年美国的杜邦公司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芯材制备出塑料光纤,但光损耗很大。 1974年RB的三菱人造丝公司以PMMA和聚苯乙烯为芯材、以低折射率的氟塑料为包层开发出塑料光纤,其光损耗为3500dB/km,难以用于通信。 80年代RB的一些大企业和大学对低损耗塑料光纤的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此,三菱公司以高纯MMA单体聚合PMMA,使塑料光纤损耗下降到100-200dB/km;1983年NTT公司开始用氘取代PMMA中的H原子,使最低光损耗可达到20dB/km,并可传输近红外到可见光的光波。 经过几年的发展,直到2001以后,塑料光纤才开始应用到汽车MOST系统里。 这是因为,塑料光纤具有高带宽、无串扰、价格低廉,没有无线电波和电磁干扰的优点,因此,塑料光纤可用于车载通信、视听系统。车载机通信网络和控制系统组成一个网络,将微型计算机、卫星导航设备、移动电话、传真等外设纳入机车整体设计中。旅客还可通过塑料光纤网络在座位上享受音乐、电影、视频游戏、购物、Internet等服务。 而用于MOST的塑料光纤连接线由MOST专用塑料光缆配以符合MOST标准的插针、壳体、壳体盖、防尘帽、波纹管等组成。应用于高档次的顶级豪华轿车上面,主要是多媒体娱乐系统、GPS、车载电话等功能运用,传输数据量大、损耗小、速度快、抗干扰强等特点。 它是基于PMMA光纤以及红色LED(650纳米),用于连接汽车内娱乐系统的光学数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