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这就是我的穿越金手指吗? (第2/2页)
门两侧挂着一幅对联,上联为:去伪存真,观;下联是:博古通今,临。 因为存真馆只卖书画真品,所以定价都特别高,像当朝名家苏、黄、米的书画就十万文往上走了。这也就导致虽然铺内看客非常多,都在评头论足,但是真正买的极少。店家此时就无聊的坐在柜台前算账,不时观察下来往的顾客。 名家真品二人自是买不起的,也就看看过过眼瘾,赵明诚转到角落的低价区,这里都是朝堂诸公大臣的作品,不如书画名家水平高,但也相当有收藏价值,很多官员为了巴结这些人,就会从这里买一些墨宝,这也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但即使是低价区,也都是五百文起步,根据官员等阶,逐步往上升价。赵明诚一直想捡漏,当然从便宜的看起,不过还真被他发现一副字可以提前收藏。 字帖上留的是蔡京的名字与印章,蔡京对于最近恶补北宋历史的赵明诚来说并不陌生,此时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的官,但没啥实权,所以字帖标价相比其他诸公要低不少,只卖七百文,而他兄弟蔡卞的作品标价是他三倍之多。 赵明诚想买下来等过几年蔡京拜相再拿出来卖,可自己身上的钱,吃一顿甜水巷美食虽然足够,要买蔡京的字还差的远。 “贲远,你带了多少钱,我看中一副字,钱不太够。”赵明诚找到还在一旁观摩米芾字的聂昌,指着蔡京字帖的位置,带着一点点期望问道。 “额,我看看,蔡京?是那个蔡相之兄吧,我记得好像两人是一起中的进士”,聂昌在一边回忆道,又看了眼标记,“七百文,哈哈,德甫你运气好,我月初从太学领的1100文还没花多少。” 说着,聂昌从裤腰带里掏出绑在身上的一足贯铜钱,数了七个结,就解开递给赵明诚。 赵明诚接过后拿起字帖,就去柜台结账了。店主看生意来了,虽然买的是最便宜的那类,但还是一脸笑容,小赚也是赚嘛。 “这是真品吧?”赵明诚刚要把钱串递过去,又一脸迟疑的问店主。 “放心,我们存真馆的信誉汴京谁人不知,假一罚十。”店主一脸你在开玩笑的表情,非常严肃的说道。 就在二人说话间,一个衣着光鲜华丽的白衣男子带着两个随从从门外进来,路过时无意间瞟了两眼赵明诚指着的字帖,这一看就愣住了,停下来仔细观摩,不时用手模拟书帖原主人的运笔路径,两眼发光,目露痴迷之色。 白衣男显然很有修养,在一旁静静等待,直到赵明诚与店主付款交接完毕,才出言道:“这位兄台,此字与我有缘,甚为喜爱,不知是否可以割爱?” 赵明诚刚准备收好字帖与聂昌离开,被人叫住了,看衣着服饰与个人气质,应该是官二代或者皇亲国戚之类的,不差钱。 “可以是可以,就是.......”赵明诚话还来不及说完,白衣男就急不可耐的说道,“那就多谢兄台割爱了,不知兄台打算作价几何?” “兄台也不是个俗人,这样吧,只要兄台觉得这字帖值多少钱就给在下多少钱就可,绝不作二价。”赵明诚看似豪气,实则在疯狂试探白衣男价格底线,因为这种豪族子弟,面子是最重要的,钱都是其次。 “兄台好魄力,我自是不会让兄台吃亏的,高俅,把我钱袋直接给这位兄台”,白衣男命令完随从,又道,“出门匆忙就只带了这么多,改日再见请君喝上一杯,万望海涵。” “好说好说,”赵明诚接过高俅递来的钱袋,都没打开看一下,仔细打量了高俅几眼,这货就是那个蹴鞠太尉吗。 双方交易完毕,客套一番,相继离开了书画铺,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店主。然后他突然想起什么,对店内帮闲说,“刘三,快,去蔡承旨府上再要几幅字画,记住,价格都好商量,字画一定要先拿到手!” ps:贴上欧阳修答的策论原文,给大家看看科举策论文的样子:“帝尧之德非不圣也,必乘九功而兴;虞舜之明非不智也,必开四聪之听。大禹之勤求贤士,乃至乎王;汉家之并建豪英,以翼乎治。诚以一人之圣,据群元之尊,王道之浸微浸昌,生民之或仁或鄙,理有未烛,思求其端。是以垂精留神,广览兼听,居以侧迟贤之席,行则驰裹轮之车,施及于方外而弗遗,退托于不明而求辅。其勤若此,犹惧乎弗及也。故今国家所以览照前古,讲求旧规,下明诏以开不讳之门,设匦函以广言者之路,复转对以采绅之议,立制策以待隽良之言者,意在兹乎!猥惟檮昧之微,举皆管浅之说。夫欲民之暴者兴仁,智者无讼,在乎设庠序以明教化;欲吏之酷者存恕,贪者守廉,在乎严督责而明科条。为治之方,不过乎是而已。谨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