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绝圣地通 (第1/3页)
皇宫内。 养性殿。 那一条笔直大道,绵长千丈,台阶分明,拾级而上,从皇宫外围直通养性殿正门。 殿内香炉点幽香,青烟袅袅升,上好白玉铺成的地面闪烁温润光芒,南山玄木雕刻而成的屏风上画有走兽,或盘踞高山之巅,或行走大地之上,或横卧江海之间,或置身市井之中,或屹立巨城之上,宛若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超凡画卷。 殿内内柱乃北海玄铁打造,历经了千锤百炼,矗立于此。 每一根顶梁柱上面烙印一条条回旋盘绕的三爪金龙,栩栩如生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苍州,飞云,洛河村方鸿。” “天生痴愚开了窍。” “练武五月,后天九层。” 永盛帝回忆关于方鸿的资料,嘴角微微上扬,轻声道:“朕听闻,方鸿自认方氏抄书人?” “禀乾帝,是这般。” 内侍司高人俯首,简述一番。 内侍司不同于镇邪司、诛妖司、入圣司、禁工司——天底下各个地方,都有内侍司之人,贫瘠落后的乡镇之地亦有收集情报的人员定居。 并非个个都有功名在身。 很多情报人员,只是寻常武人,只不过领取一份内侍司俸禄。 其耳目遍布全国。 一点不夸张。 这时。 永盛帝面上浮现微笑:“看来方鸿便是禁工司推演观测的那位诞生于苍州的人族天才……苍州诛妖司副司主吴贰上书进言,疑其不是天才,大抵看走了眼,朕观方鸿生平,明显去年觉醒,定是世代薪火相传的天才。” 内侍司高人:“陛下明鉴。” 永盛帝笑道:“呵,所谓天才,实则被篡改了名……方鸿能心向大乾,为冯氏学子担保,又从事微末营生,体察民间百姓之疾苦,民情之多艰,不以抄书人身份而感到屈尊辱没……好,很好,朕心甚慰。” “恭喜陛下,又得一天才相助。” 内侍司高人忽地想起了什么,脸上也露出笑容,低声道:“那方鸿父母早亡,有一对双生meimei,曾经因饥寒交迫卖身葬父母,在某处官身下府充当贱籍,沦为丫鬟……后来方鸿从洛河村前往飞云县寻亲,这才相认,令其摆脱奴籍,回归自由,开始练武。” 贱籍世代相传,轻易不能更改。 要么为国立功。 要么乾帝大赦天下。 要么……主家心善仁慈,允许奴仆赎买自身,愿意出面,前去官府,勾销那一份奴籍。 奴籍之人,身不由己,乃是大乾王朝的真正底层——平民百姓,至少能吃饱穿暖,有住处,不到山穷水尽时,绝不会卖身为奴。 “陛下。” “那方鸿展露实力之后,竟然没有为难那个施府。”内侍司高人觉得这事很有趣,又见永盛帝微笑,似乎甚悦,便讲出来,讨帝欢心。 哪个天才不是自视甚高,自命不凡? 较真的话。 即使施府有恩情,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儿,更可能引起天才不满,随手打压,很是正常。 对此,内侍司高人点评:“其言行足可见此人正直,品格高尚,不骄横,不跋扈,知晓是非。” 但。 永盛帝听了,笑容消失了,眼底露出极为罕见的光芒。 饥寒交迫…… 卖身为奴…… 永盛帝喃喃低语了两声,眸子里繁星仿佛要统统炸开,面无表情,心头盛怒,夹杂着一丝惭愧,无意间泄露的威严令内侍司高人全身紧绷,惶恐不安,一下子跪了下去。 “臣失言,请陛下息怒。” 内侍司高人哆哆嗦嗦地匍匐在玉石地面。 “爱卿。” “平身。” 永盛帝眼帘微垂,道:“朕说过很多次,朝堂跪拜,此礼当废……朕即位六十九年,无一日懈怠懒政,不敢作乐,不敢庸碌;励精图治,安定国家;唯才是用,朝野清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沿袭旧制,以武生产,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定为国策。” “朕曾经立志……” “要治下万万子民居有定所,衣能遮体,食能果腹……” “这么多年,却是忘了,大乾这片土地,无以称为盛世,还有很多饥寒交迫生事微薄的百姓。” 殿内静悄悄。 香炉青烟袅袅升。 内侍司高人俯首躬身不语,心中却泛起一丝苦涩。 当今永盛帝,志向太过高远了,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荒谬梦想。 大乾王朝,疆域辽阔,容纳着万万百姓。 所有人全都吃饱穿暖? 有住处,有营生,过上好日子? 这是不可能的事。 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亦是如此,世上总有穷苦人。 ‘唉。’ ‘永盛帝……帝心难测啊。’ 内侍司高人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或许,上京,府城,勉强达到永盛帝的期许,百姓们衣食不缺,吃得饱,穿得暖,有住处?但也只是表面上的假象罢了。 至于郡县,乡镇,不需要过多赘述。 若非各府城下发大量物资,包括不限于民生相关的粮食,蔬菜水果,各式各样的扶持,郡县和乡镇根本没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