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53 织机出现了 (第1/2页)
这个北宋有点怪正文卷0353织机出现了现在朝堂上,还能带兵打仗的没有几个。 陆森想了想,说道:“他们忌讳狄将军,怕他功高盖主,再现陈桥兵变。这可以理解,但西北有折家,还有种家在大同府随便驻扎,他们两家随便派一家出去,不都可以吗?” 完整的北辽都不是现在大宋的对手,更别说现在辽国已经分裂成两块。 汝南郡王听得直皱眉头。 ‘陈桥兵变’这词……是他们赵家永远的‘痛’,得位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 不过汝南郡王皱眉,也并非针对陆森。 现在陆森算是‘自家人’,亦是皇亲国戚,连小官家都得称他一声姐夫,他说这词自然没有问题。 汝南郡王皱眉的是,这词所代表的背后含义。 “贤婿,你说如何再避免此事发生?” 陆森笑道:“问我?又不是我坐在龙椅上!” 这话说得……汝南郡王都不知道如何应答才好。 陆森见岳丈一脸发糗的模样,笑道:“其实再如此压制将门,反而更容易出事。” 汝南郡王神情阴冷下来:“他们会谋反?” 陆森摇头:“再这么压制将门下去,大宋迟早会被异族入侵。” 气氛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汝南郡王好一会后,才干笑道:“贤婿莫非在说笑?” 听着对方这语气,陆森倒是挑起了眉毛:“看来泰山应该知道我与曹太后曾说过的话了。” 曹太后被‘软禁’到杭州城时,陆森与她说过‘未来’之事,当然只是寥寥几句话罢了。 汝南郡王迟疑了一下,然后点头。 “其主因便是武将被压制得太狠。”陆森叹气道:“只要这个政策还在,无论是赵大当家,还是赵二当家,都躲不开。唯一的区别便是早几十年,或者迟几十年罢了。” “可现在西夏已除,北辽也投诚在即……何来的异族。” “北地苦寒,易生蛮夷,没有了西夏,便会有北夏,东夏,或者是女真之类的……说到底,还是得有强势的将军帮忙守着国门才行。” 汝南郡王在书房里走了一会,然后说道:“此事我记下了,等有时间我会与曙儿谈谈,再与朝堂众臣们聊聊。” 之后翁婿两人便不再聊这方面的话题了,而是转而聊一些汴京城最近的趣事。 待到第二日,陆森又去庞梅儿家走了一圈。 与庞太师也闲聊了大半天。 不过庞太师现在已经是‘养老’阶段了,不像汝南郡王那般,还得为自己的儿子cao心。 他过得很逍遥开心。 第三日,陆森去见了包拯。 这次就有意思了。 包拯的后院里多了些人……晏家父子,王安石,吕惠卿,苏轼等等十来人。 可以说是朝堂上的‘精英’几乎都在这里了。 陆森与包拯面对面坐着,晏殊与富弼分坐在左右客位上。 至于其它人,都是站在一旁,侧耳倾听。 富弼从外边调回朝堂已过一年多,他之前是没有与陆森打过照面的,但从汝南郡王府流出的‘果子’,倒是吃了不少。 他这人很有能力,当年辽国岁贡之事,他在其中出力良多,之后又出任地方府尹,功绩过人。 现在的小官家赵曙对其很是信任,听说下任枢密使极有可能由他担任。 包拯双手拢在袖中,左右看了看后,说道:“陆真人光临寒舍,本应用心招待,可有些事情,我们不问心不安,还请莫怪。” “无妨。”陆森摆手:“包府尹有话请尽管说。” 包拯面露喜色:“在数月前,我曾问过陆真人,你为何对商贾高看一眼。当时你答曰:皆因商贾大贪。” “对,是我说的。” 这话一出,周围众人神色各异。 王安石若有所思,苏轼则是一脸不忿,吕惠卿波澜不惊。 包拯叹气道:“可否解释一二。” “包府尹你这是考究我呢,还是要质问我?” 包拯脸色一愣,随后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请赐教。” 看着包拯服软,富弼清瘦的脸上满是惊讶。 包拯经过了爱琴海一战,他很清楚陆森到底有多强。 但富弼没有,在他的眼里,陆森是个能‘生产’奇珍异果,颇有实力的修行之人。 修行人少见归少见,想来遇上大军还是能杀得掉的。 他不相信陆森能与一个国家作对。 可现在看包拯的模样,他不得不重新修正对陆森的看法。 “为何我要看重商贾?那是因为现在大宋的税收,大多数都来自于商税。” 这话一出,众人皆点头。 他们虽然不全是户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