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1/2页)
    让小马哥惊怒交加正是嘉盛QQ推出的OQ好友关系导入工具。    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读取OQ好友列表,进行自动导入cao作。    如果该OQ好友已经注册过嘉盛QQ的账号,并且在账号中关联了自己的OQ号,那么在启动OQ好友关系导入后,嘉盛QQ后台会自动帮你和对方加为好友,无需重新进行好友申请和申请通过的过程。    如果该OQ好友没有注册过嘉盛QQ的账号,那么嘉盛QQ会非常“体贴”地代发一条消息给这位朋友的OQ号,消息中包含注册嘉盛QQ账号的邀请链接。    这也就是陆道升认为的,只能用一次的招式。    等腾讯回过神来,完成了对工具的封锁,提高了通信协议的保密程度,就没可能再用第二次了。    不过哪怕为了这样一次的使用,也是有为了用户体验用心优化的。    比如在数位上就有提前的考虑。    和QQ从五位号开始逐渐往上增长位数,后面逐渐变成六位、七位……不同,嘉盛QQ上来就是九位的号。    这是陆道升觉得九位号码是大多数人比较容易记忆的极限,再多久难顶了。    现在只要OQ用户跑来嘉盛QQ注册,就会发现有一个平移选项,即可以在原有的OQ号码基础上,选择往前几位数字补齐为9位数,作为嘉盛QQ的号码。    陆道升觉得这样减轻用户记忆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好友关系导入的小工具早就做好了,藏了很久。    时间充足,慢慢打磨,类似这样的小贴心小考虑还是有一些的。    其实陆道升能做的远比这么一款小工具要多,但选择了保持底线。    前世,当腾讯一统国内即时通讯,并且通过移动QQ、QQ秀、QQ会员等业务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手软的时候,国内各路互联网势力才幡然醒悟做即时通讯软件做社交居然这么赚钱。    奈何此时企鹅已经神功大成,任谁敢去竞争都得跪,只能眼睁睁看着小马哥赚钱,留下没有远见的泪水。    但即时通讯这一块蛋糕实在是过于诱人,外来者想要从企鹅嘴里夺食的尝试从未停止过,当然结果都是都无功而返。    其中就有像陆道升这样针对象征着社交关系沉淀的好友列表下手的案例,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微软MSN的,一个是360安全卫士的。    微软MSN的动手方案是,提供了一个导入QQ好友的功能,输入QQ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向QQ好友发送切换到MSN的邀请。    陆道升采取的方法基本就是微软方案的翻版,区别在于做了更多更好的集成,把用户转移好友关系的成本尽量降低。    且与微软高冷地放出功能等用户主动上门使用不同,陆道升在配合好友转移工具的使用方面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措施。    一是同时发布QQ秀,在腾讯模仿不及的一段时间里形成嘉盛QQ的比较优势。    考虑到社交场景,当喜欢交际乐于展示的用户发现嘉盛QQ有QQ秀可以改变聊天形象的装扮,而腾讯OQ不具备此功能时,特别是有朋友在使用嘉盛QQ和自己炫耀时,尝试嘉盛QQ的动力应该是充足的。    这样的用户自身又往往是社交热点,带动能力极强,能够帮助嘉盛QQ大幅拉取OQ用户。    一旦被拉入嘉盛QQ,陆道升有信心截流住绝大部分的用户不让他们回流回腾讯OQ,因为嘉盛QQ的使用体验要优于腾讯OQ。    二就是利用了当前对腾讯不利的舆论环境,提升嘉盛QQ的正面形象,让使用者形成腾讯OQ不如嘉盛QQ,产品只知道模仿、管理层唯利是图的印象。    之前虽然陆道升早就想带带节奏让用户形成既定印象,但是奈何没有很好的机会。    这次有传统媒体的介入,网上也群情激奋,影响范围够大。陆道升通过各种发文和各大论坛发帖来引领群众的看法和意见,争取早日打造出嘉盛QQ优于腾讯OQ的口碑。    只要稳定的印象形成,免费软件又没有谁贵谁便宜的价格问题,用户基数上区别也不大,很多新用户会选择口碑更好的产品。    如果要类比的话,大概就是陆道升一边拆腾讯OQ的墙一边挖腾讯OQ的地基,抓住机会对企鹅痛施辣手。    更妙的是,眼下技术实力发展未强的腾讯不具备迅速封禁陆道升这款好友转移工具的能力。    要知道前世当微软祭出好友导入工具没多久,腾讯就迅速完成了对该工具进行了封锁,让微软提供的好友导入工具无法正常使用,没起到多大作用。    腾讯也不是不能狠狠心迅速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