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NB重工 (第2/2页)
以接受他的提议,完全是想让nb电气作为龙头,带动包括nb工业制造和nb电器在内的更多关联企业发展。 此外还可以利用造船厂的技术和设备发展风电,比如制造风电塔筒,比如建造海上风电安装船。 正展望未来,伯纳德工程师突然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得意洋洋地道:“章,这是nb工程师协会章程和申请表格,如果没意见就填一下申请,成为我们的会员。哦……非常抱歉,未经允许是不应该用公司品牌的,可我们需要公司的好名声。” 又整出一个协会,章程已经见怪不怪了,接过协会章程和申请表格笑问道:“协会名称和公司名声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伯纳德工程师指着文件解释道:“没去过科威特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科威特人会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重建他们的家园。他们不仅需要工人,还需要技术人员,需要工程师,码头、电厂、水厂、油田……只要有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地方都需要。 所以我们就帮了一点点忙,介绍了一些朋友。可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问来自哪里的,之前都干过什么,尽管了他们都不懂。章,你知道的,我们有自己的工作,我们很忙,没那么多时间跟他们解释,于是就告诉他们介绍去的朋友都来自nb工程师协会。” “他们怎么?” “他们非常欢迎,连给出的待遇比其它国家工程师都高。” 章程反应过来,禁不住问:“那你们一共介绍了多少个?” 不等伯纳德工程师开口,埃布尔达工程师便不假思索地回道:“截止我们出发前,共介绍了4783个。” “这么多?” 伯纳德工程师被问得很不好意思,放下酒杯支支吾吾地:“科威特给出的薪酬比西德高,而东德又有很多人没工作,所以一个介绍一个,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 整个一“此地钱多、人傻、快来”的翻版,章程差点爆笑出来,一边拿起笔填表格。一边打趣道:“二位。既然你们未经允许就打着公司旗号帮人找工作。那就别指望我缴纳会费。” 埃布尔达工程师岂能不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也打趣道:“可你填了表格,而且对协会章程又没提出任何疑义。” “好吧,每年100美元,这笔费用我还承担得起。” 见他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霍尔博士忍不住笑道:“我亲爱的资本家,要知道这可是4000多位拿高薪的工程师,他们会坐nb航空的飞机回国休假。会把薪水存进nb银行,甚至会帮着推销nb电气产品,你会得到回报的。”
4000多个技术人员就是4000多个家庭,正如他所的一样,会给nb电气带来足够回报。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放下纸笔:“但不能光收会费不干事,既然收了人家钱,既然把人家纳入nb工程师协会,那就要提供相应服务。” “放心吧,我们有一套完善的计划。” 埃布尔达工程师挪了挪屁股。兴奋地介绍道:“这100美元中有10美元意外伤害保险,10美元互助基金。10美元用于协会正常支出,另外60美元则用作于发行协会刊物,每月一份,内容我们都想好了,电气、机械、化工,每个会员都能看到他想看的新技术。” 有点意思,章程饶有兴趣地问:“这份刊物由谁来编制?” “柏林nb实验室,28万美元经费我们已经给克林斯曼博士打过去了,他对此非常感兴趣,甚至提议nb工业制造、nb仪表和nb电机的工程师也加入。” 这不仅是一个与“克林斯曼的朋友们”协会别无二致的人才库,还是一个技术交流平台。 章程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沉吟道:“欧洲区、美洲区和非洲区的技术人员都要加入,都是nb工程师协会的当然会员。鉴于各地工资标准不一,所以他们的会费全部由集团承担。协会刊物由柏林nb实验室和香港nb实验室共同编制,德文版、英文版和版都要有,而且要对专业进行分类,搞就把它搞好点。” 协会壮大是好事,作为协会的缔造者,伯纳德工程师当然不会有意见,可想了想之后还是摇头道:“这么一来协会理事长就要重新推选,我们对他们不了解,他们对我们也不了解。更重要的是四大区公司技术人员数量相差悬殊,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搞技术的就是死脑筋,不会变通。 章程敲了敲桌子,若无其事地笑道:“先生们,这很容易解决。按各分区公司会员数量决定协会理事席位,然后由各分区会员选出各分区理事,再由所有理事共同选出理事长。” 霍尔博士不是协会会员,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不感兴趣,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一锤定音地道:“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定了,又不是议会选举。” 他不当回事,不等于其他人不当回事。 第一次组建协会、第一次担任理事长的伯纳德工程师,拿起纸笔自言自语地:“那我得修改下协会章程,下飞机后还要打几个电话征求理事们的意见。”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众人才注意到大半年没喝酒的赫兹船长,早已喝得烂醉如泥,正躺在一边呼呼大睡。 伯纳德工程师和埃布尔达工程师忙着研究他们的协会新章程,霍尔博士终于可以不受打扰地问出他最想知道的问题:“章,苏联是不是要垮台了?” 章程很是意外:“博士,您怎么会这么问? “因为有迹可循啊,你来东德没几天,统一社会党政府垮台了。现在又要去苏联,这不是意味着苏联gcd政府也要垮台吗?” 章程被搞的哭笑不得,连连摇头道:“博士,统一社会党政府垮台可不关我的事。” “我没关你的事,我只是想知道苏联是不是快完蛋了。” “这一点全世界都知道。” 章程顿了顿,不无感慨地:“四个月前,立陶宛宣布独立;三个月前,格鲁吉亚宣布独立;两个月前,拉脱维亚议会宣布开始恢复独立进程;紧接着,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并声称境内俄罗斯法律地位高于苏联法律;鞑靼斯坦、车臣和西伯利亚更不用了,您想想,没了加盟共和国的苏联还能被称之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吗?” 想到那么多东欧gcd政府一个接一个垮台,霍尔博士轻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它坚持不了多久,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他在苏联留过学,连博士学位都是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授予的,又在社会主义红旗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章程能理解他的感受,于是低声问:“博士,想不想再去感受下社会主义的气氛?” “可以吗?” “当然可以,克林斯曼博士和马库斯博士他们都去,甚至为此注册了一个旅行社。” “那把我也算上。” 霍尔博士想了想,接着道:“不过我想去乌克兰,而不是莫斯科。那里有很多老朋友,听他们过得并不如意,我想去看看他们,看能不能做点什么。” 他那些朋友是连航母都能造出来的专家,既然决定组建nb重工,章程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语双关地笑道:“博士,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一个30人的船舶设计和建造团队,只要他们愿意去香港工作。”(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