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交州(3) (第2/3页)
,特派大军前来剿杀! 如今士规已是冢中枯骨,你们何必再为其卖命!像我身为士家女婿,犹能得到宽恕,你们本不是士家之人,快快丢下武器投降,则必能得获朝廷之宽宥,切莫误了尔等之性命啊!” 卢询说完这番话之后,当下士规麾下的士卒有认识卢询的。这些士卒们见到卢询作为士家之女婿,居然还出面来对付士规,已经相信了士家谋反之说,遂立即丢下兵器投降。 本来徐大是想大肆砍杀一阵,以挫掉士规军的士气。但是没想到卢询的作用居然如此之大,竟然直接劝降了大批士卒。这么看来,今夜就可将士规斩杀在此啊! 除了士家的子弟兵还在战斗之外,其余的兵卒都投降了。赵达将抵抗的兵卒全部斩杀之后,就关闭了城门。 还未进城的士规军兵卒们见到城门突然关闭了,也知道城内出现了问题。可惜没有一个能服众的人出来指挥,这些士兵也只能在城外干着急。 且说士规带领八百士卒直接攻打太守府,蒋庆当然率领麾下接战。但是蒋庆兵少,渐渐不支,这时却突然听到后面大声欢呼起来,原来赵达已经率领摧锋营赶到了。 黄寻见计策已经成功,也从太守府中出来说道:“士规,你已中我之计也! 你部后军现都已被拦在城外,你现在已是一支孤军,若你能弃甲投降,我可还考虑饶你一命。而你若欲再顽抗,则势必是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你且想好了!” 听完黄寻的这番话之后,士规大喝道:“你是何人,让蒋休出来答话!” 黄寻闻言之后,说道:“在下黄寻,无名之辈,倒让士大少爷见笑了”。 士规见此人便是黄寻,当下又血涌上头,命手下直接冲杀过来。紧接着士规之军又和赵达等人拼杀起来,而黄寻当然是马上退回了太守府。 黄寻在太守府内坐了一阵之后,蒋休说道:“黄都尉,士规之兵力有三千之众,我军能守住吗?” 黄寻实在是不想搭理这个废物,但是人家毕竟是太守,还是得应承一下的。 于是黄寻说道:“士规中我计策,已经是强弩之末矣!我料想不用多久的时间,我军得胜之消息必会传来”。 果不多时,徐大来报,我军已经得胜矣! 黄寻闻言之后,问道:“士规如何了?” 徐大闻言之后,回道:“远达,广信城内有士家死忠之人,带士规从北门逃了”。 黄寻闻言之后,惊道:“什么,士规跑了!士规在城外还有至少一千大军,那看来这守城之战,还是得继续打下去啊!” 徐大闻言之后,劝慰黄寻道:“远达不需烦恼。卢询劝降了大约有五百多人,如今士规的人马只有一千六或者一千七百人,不可能再攻下广信城了”。 黄寻闻言之后,大喜道:“哦,没想到那个小人竟然还有此作用,倒真是令我意外啊!这样的话,广信城势必能守住。那么诛灭士家的这个差事,我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且说士规得到了广信城内士家的死忠之人相助,方才杀出重围,逃出了广信城。 然后士规在与城外之军会合之后,清点人数才发现,这一仗杀进城中的一千八百余人,竟然只有六百人跟随自己杀了出来。 此时士规心里悲戚到,现在自己只剩下一千七百人的军队,如何才能打下广信城,为全族报仇雪恨呢? 这时一名士家族人对士规说道:“如今我军无法再顿兵于此!黄寻既然敢灭我族,则势必有所依靠,我料定是吕岱之授意。 为今之计,我等当速速率军离开。趁我军还有一千七百人,应前去投靠士徽大人,徐图复仇”。 闻听此言之后,士规这时受此大败,被仇恨所冲昏了的头脑也冷静了下来。 士规觉得这个族人说得有理,趁自己还有军队这个资本,前去投靠士徽,那士徽定会接纳,到时候再慢慢想法子报仇。 于是士规当即率领军队开拔,前往交趾投靠士徽。 天亮之后,守军发现士规大营已经无人,遂急忙回报给黄寻知晓。 得知此消息之后,黄寻与蒋庆登城查看。见士规大营果真空无一人,蒋庆遂对黄寻说道:“士规昨日大败,不会是退军远遁了吧?” 黄寻也觉得蒋庆的推论合理,但也不妨士规是用的疑兵之计,实际上是率兵埋伏在一侧,待广信开城门探查之时,突然杀出。 反正如今黄寻只要守到吕岱的援军赶来,就是大功,所以黄寻还是谨慎的选择闭门不出。 蒋庆也觉得黄寻在这次战事里的判断总是准确,所以也相信了黄寻的对应之策,闭门不出。 又过了五日,吕隆率领两千大军终于赶到了广信城,而此时黄寻与蒋庆这才松了口气。吕隆的到来,表示这场战事完全胜利了。 吕隆听完了蒋休对于这场诛灭士家战斗的全部经过。当然蒋休势必要往蒋庆那里夸功,但是黄寻也觉得无所谓。反正自己亲手杀了士威,这个功劳是跑不了的,就让蒋休在那里邀功吧。 听完蒋休的讲述之后,吕隆当即对黄寻说道:“黄都尉之才能,我已尽知矣!此次诛灭士家之功,我定会奏报父亲。而黄都尉之大名必可传遍交州,让交州士民都知道黄都尉诛灭士家的英勇之业。 只是我还得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本来家父欲准备近日就起兵讨伐士徽,但是我在番禺出征之前,家父就得到了朝廷的通报。王上已经在武昌称帝了,并大封群臣,改年号为黄龙,家父被陛下邀到武昌要亲自加封。 所以家父已经起身前去武昌听封,暂时无法讨伐士徽。而士徽听到陛下称帝之事后,也送了众多珍奇之物进献。所以陛下觉得在此大喜的日子,不宜妄动刀兵。谕令不可兴战事”。 黄寻听到孙权称帝的消息之后,也不觉惊讶。因为周鲂在石亭大捷之后,就说过朝中群臣都劝进陛下称帝。 现在终于是时机成熟,然后再有什么祥瑞之事现世。孙权觉得一切都达到条件了,称帝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而后吕隆让黄寻暂时屯兵于广信,待吕岱回来之后,再议黄寻之官职。 黄寻当然只得遵命,屯兵广信。吕隆则自率兵,返回番禺。 黄寻在广信休整了两日,想起大祭师曾经说过。待灭掉士家之后,再去见大祭师,到时候有言相告。 黄寻觉得大祭师既然如此说,那肯定是有重要之事。于是黄寻便带领徐大,以及乌力录等原本大祭师的部族之兵,前往大祭师的部落。 到了部落之后,黄寻对大祭师说道:“寻多谢大祭师之支持,现在与我敌对的那个大氏族已灭。大祭师曾言,我灭敌之后再回部落,届时有要事告知,所以寻还请大祭师明言”。 大祭司闻言之后,说道:“我族因为祖灵之启示,故而相信黄大人。但是族中勇士多是莽直之人,若我身故,而后任之祭师无法沟通祖灵,则到时候必会不再相信黄大人。 所以为了让我族与黄大人之间的信任永固,我族欲与黄大人联姻。这也是汉人最重要的信任方式,想必黄大人也能理解吧”。 黄寻听完之后,犹如脑袋挨了一个重锤,这是要强行配婚啊! 不过黄寻身为吴国的官员,若是娶了一个夷女,那肯定是要被吴中世族所讥笑的,到时候仕途肯定有障碍。 而且黄寻的规划是娶世家大族之女为妻,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妻子家族势力的一个助力,而且在吴中世家面前也是一个尚好的出身。 要知道世家大族最讲究门当户对,而黄寻的目标是以后入朝辅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