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储君风波 婆媳谈心 (第1/2页)
;自从皇四子诞生之后,皇帝除了上朝批阅奏折外,一直待在宛若的承乾宫,逗弄着爱子,宛若劝他雨露均沾,他也听不进,被劝得急了,他来一句:“别人都巴不得朕来,只有你,偏要把朕往外撵” 这天,他终于考虑好了,不顾皇太后的反对,也全然不顾满朝文武的感受,他拟写了一道诏书,准备封皇四子为皇太子。 朝堂上,皇帝对着满朝文武道:“众位爱卿,朕今日有件要事要宣布。”说着朝心腹小李子使了个眼色。小李子应声出列,大方地摊开圣旨,庄严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统立极,抚有四海,必永绵历祚,垂裕无疆。是以衍庆发祥,聿隆胤嗣。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 小李子还未念完,底下已有大臣交头接耳,现场有些嘈杂。 济度越众而出:“皇上,恕微臣直言,皇上正当盛年,且皇子这么小,这就立四阿哥为太子了还曰第一子” “简郡王。”皇帝威严地道,“这么说你是对朕的圣旨有异议咯” 济度小心翼翼地道:“微臣不敢。只是我朝祖制:皇位继承人历来是先立嫡,无嫡立长,皇上如今正当壮年,微臣以为,暂缓立太子也无妨。” “暂缓”皇帝疑惑地,“朕未雨绸缪总比临阵磨强,皇位继承人的确立固有立嫡立长之说,殊不知还有立贵一说。如今中宫无子,皇贵妃乃后宫除皇后之外位分最高宅所谓子以母贵,立皇子中地位最高者应无异议。” 济度颇为不服:“皇上立皇太子,关乎大清国脉,应与大臣们商议再作决定,怎可皇上独裁” 皇帝有些恼怒:“当初朕能即位为帝,是属因缘巧合。论长,朕排行第九;论贵,朕不及十一弟;论贤,朕当年年仅六岁,上面不乏比朕贤能之兄长。不过朕还是做了这个皇帝。怎么,朕的四阿哥担当不起储君之位吗” “如果是中宫皇后的嫡子,那微臣自无话可说;可是如今,一个妾室所生的孩子,贤愚好歹还不得而知。况且,皇上当初能顺利登基为帝,是由诸王爷贝勒大臣共同商议之结果,绝非先帝一人独裁。且最初先帝执意要立宸妃的皇八子为皇太子时,满朝文武大臣是如何反对的想必皇上应该比微臣都清楚吧如若当初大臣们都不反对的话,此刻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并非是皇上,而是先帝的皇八子恕微臣不敬,四阿哥不能担当太子之职” “放肆”皇帝怒了,“朕作为一国之君,立自己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人,还要听臣下的意见吗” 济度冷笑道:“皇上,恕微臣直言,微臣没有忘记,当初微臣的阿玛是怎么死的,先帝的十一皇子是怎么死的微臣不能不为他们说句公道话” 闻得此言,皇帝脸色大变,随即怒道:“济度你这是要挟朕” 济度如他父亲一般临危不惧:“皇上,微臣没有忘记微臣的阿玛临终所言,没有忘记去年中宫皇后的嫡子胎死腹中之事。微臣斗胆,望皇上收回成命,不要立皇四子为太子” 众大臣见状,纷纷跪下道:“请皇上三思请皇上三思” 皇帝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回到寝宫,他余怒未消。此时的太后身体稍显痊愈,但仍难掩疲惫之色,她在得到皇帝在不经过与她商量的情况下,擅自作主在朝堂上要封皇四子为太子,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她拖着病体,第一时间来到了养心殿。 太后携苏茉尔来到了皇帝面前,皇帝夹杂着愤恨给太后行礼:“儿臣见过皇额娘,皇额娘吉祥。” “吉祥”太后也一脸愤怒,她强压着怒火,“你如今越来越猖狂了,立皇太子乃国之根本,你不与哀家商量,你是当哀家死了吗哀家病了这几日,你只顾着你的爱妃爱子,何曾想过哀家这个皇额娘哀家不过偶感风寒,你这就迫不及待了就算不考虑哀家,你要立太子,怎么不与亲贵大臣商议一二” 皇帝被太后一连串的问话问懵了,他道:“皇额娘息怒儿臣以为,儿臣立皇四子为太子并无不妥,虽说儿臣还年轻,但是立太子乃国之根本” “国之根本你还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