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路 (第1/2页)
随着时光的流逝,距离姬子苏醒已经过了三个月。 本该静养的姬子在据点中仅仅待了五日的光景就坐不住了,据点的环境尽管美则美已,静谧自然,可姬子总觉得有些许的不自在,外伤恢复之后就果然选择了离开。 姜伊师妹最初还再三劝阻,希望姬子能多休息几日,可抵不过姬子的犟脾气,无奈的与姬子一起离开。 这三月以来,两人行同凡人一路东行,遇山绕道,遇水驾船。姜伊师妹似乎很少有过这样的体验,起初十分的不习惯,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陪同姬子。 青玉界的西部大地和东南部有着巨大的不同,西部大地百姓多信仰。 姬子和姜伊师妹一路游历下来,发现百姓家中多有供奉鬼神、山精,而东南两地则更多的是供奉列祖列宗又或是对他们有大恩大德的恩人的长生牌位,风俗迥异。 尽管风俗异于它地,但西部大地上的各国却大都相安无事,这种和平非其他地界所能相比,姬子对此相当好奇,更是有心游历。 西部之地较之东南,土地相对贫瘠。县城双十,兵甲八千,车骑三百便足以称之为大国。千里大地,列国八十,十分惊人。 姬子和姜伊师妹结伴,随车而行,三日一城,十日一国,颇有周游列国之势。国虽小,百态人生却也尽显两人眼中。 得益于西部列国林立,各地商道纵横。百姓多以商为荣,富可敌国者甚多。众生见商之巨利,皆以务农为耻,一国之粮仅能供养一城之地,各国多以采买为主。 姬子虽不通国术,却也知道咽喉要脉绝不能系于他人之手,若有它国断其粮道,西部之平稳也不过是水月镜花而已。 与姬子同行之人不乏文人志士,多好吟诗作词,却也有关心国事之人,每每谈此,尽是义愤填膺的语气。 “姬兄大才,与你三日之论胜读我十年寒窗,姬兄真不愿与我同入仕途,为天下百姓寻一个未来?” “蔡兄,姬子无意于官场,希望蔡兄从此能一展抱负,平步青云。” 又是一次告别了和自己偶然相遇的凡间士子,姬子就坐在车架中晃悠悠的沿着官道而去。 随着姬子的对各国了解的深入,发现国泰民安虽是大势,但衣不裹体的百姓仍然大有人在。 更有小国以千万百姓供养一族,可见世间并非一片清明。姬子此间见芸芸众生有欢乐有伤感,却并没有横插一手,仅仅只是选择了看。 就这样过了一年有余,姬子与姜伊师妹游历到了一座名为险峰的山峰所在。 “姜伊师妹,这就是雪国的名山,你觉得如何?” 雪国是西部大地上的一个小国,千年以来国众最多之时也不过五万,千百年来一直夹在几个大国之间艰难的存活着。 雪国并没有雪,只是雪国之人喜好白衣,多尚风骨,因此也雪而立国。 雪国最为出名的就是其白衣军,这也是他们千百年来能够在大国间存活的原因。 姬子与姜伊师妹游历人间这么久以来,雪国是两人最喜欢的地方。 雪国之人十分好客,天性自然而又坚韧,不争名不逐利,可谓是直指姬子本心,甚至产生了常住的打算。 来到这雪国大地已经有十日了,今天姬子终于和姜伊师妹来到了这雪国的名山之上。 险峰共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阶,能直达险峰山腰。自山腰往四处看去,尽是云雾弥漫,若是目力极强却又能看到那隐隐约约的雪国国土,属于雪国八绝景之一。 险峰九万九千步,景台三千六百余。到了姬子和姜伊师妹这个高度,基本已经无人再上,飞鸟难寻。姬子和姜伊师妹也没有再选择登顶,仅仅只是选择了浅尝辄止。 看了四周的风景饶久,姜伊师妹空悠悠地开口道,“玄霄师兄。” “我要走了。” 姬子对此并不惊讶,这两日里姜伊师妹时常愣神,姬子对此早就有所猜测。 “是吗……” 姬子想过很多种姜伊师妹说这句话时自己要回答什么,但真到了这一刻,姬子却也只说出了这句话。 “族内传信,要我返回族中。”姜伊师妹回首看向了姬子,“我要走了。” “——我送你。”姬子沉默了片许,有些愣头愣脑的回答着。 姜伊师妹被姬子惹得一声轻笑,“玄霄师兄还是我最初认识的那样,我还以为玄霄师兄想了这么久,会回答我什么呢。” 姬子被姜伊师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