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长乐啊!那位武jiejie真不是你二嫂 (第2/5页)
,三人就这样回到贤王府。 武则天被安排在朝西的厢房。 平日里,由思春和思秋二人照顾,李奇重申了一下王府中的禁忌: 后院绝对不可涉足。 违者斩! 夜色笼罩着整个长安,李奇用过晚膳后,便坐在自己的书房中。 他缓缓打开日记本,沉思许久。 然后写道: “我把武则天接进了王府中,这样做,不知道对还是错?” “大唐的江山,绝对不能毁在一个女人手上。” “老李在位,自然是没有问题。” “母后的身体也好很多了,按照道理,老李应该不会再对其他女人感兴趣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别让大哥惦记上这事。” “我看得出来,大哥很想去平康坊逛逛,嘿嘿,也只能想想了。” “谁让他是太子?” “家国重任,以后都在大哥身上。趁着老李还在,我还是多玩几年,等以后大哥需要了,再为他加油也还来得及。” 合上日记本,李奇的心志也坚定了一些。 有些事,既然做下了,那就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继续走下去。 贤王府,西厢房。 武则天一直在等,她不相信,一个堂堂亲王,把自己弄进王府后,就这样晾着自己。 白天,殿下肯定是碍于面子,才没有说出来。 现在是晚上了,殿下肯定会摸进来的。 只是武则天也清楚,自己的身份,想要成为殿下的正室,千难万难。 不过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 只要开头了,就好办了。 现在,武则天就在等待故事的开头。 她足足等了大半宿,也没有听见任何声响,房门依然紧闭,没有任何打开的痕迹。 “难道殿下真的只是把我当成meimei看待?” “可他为什么要把我接回王府?” “他说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他说我不要想着进宫,他既然猜到了我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交由大理寺把我收监?” “殿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武则天此时毕竟只有十四岁不到的年龄,小脑瓜子一时间想不通透。 就这样,捱到大半夜,武则天才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 李奇被宫里来人,请去上早朝。 武则天难得单独和思春、思秋在一块儿,这两丫鬟满心羡慕的看着武则天,能让殿下亲自接回来的姑娘,未来的前程还用说? 而且,殿下是全天底下最好的殿下,没有之一。 这位武姑娘,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武姑娘,早膳是端过来,还是去膳房吃?” “端过来吧!” 武则天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她略带着笑意道:“思春、思秋,你们俩也一起吃点吧!” 思春、思秋没有见外。 以往每逢年节,她们都敢和李奇一起用膳。 就更别说,只是和武则天这小女孩一起吃个早餐了。 武则天故意不露痕迹的问道: “你们俩一直跟在殿下身边?” “嗯啊!” “那……殿下人怎么样?” “那还用说!武姑娘你可是积了八辈子的德了,你知不知道,我们殿下,是全天下最好的殿下。我自小服侍那些大老爷,直到被调来殿下这里,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个人。” 思春颇有感触:“殿下这人吧,虽然平日里喜欢打牌赢我们的钱。” “但是却总是会偷偷找个名义,给我们发奖金。” 思秋也跟着道: “就是就是,也就我和思春两人要服侍殿下,你看看其他人,尤其是之前跟着殿下的人,现在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 “外面人都说,贤王府的下人,个个身价不菲。” 武则天有些意外。 她这一次回长安城,只听说二殿下是长安大善人。 其他的,了解并不多。 此刻听思春和思秋聊起,不由得愣道: “你们是说,殿下还在外面经商?” 思春自豪道: “那可不?” “闻名长安城的李记火锅,就是殿下的手笔。大唐酒庄,也是殿下弄出来的。有时候我和思秋就在想,殿下怎么那么聪明,他会那么多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东西。” 武则天仿佛听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对这个长安大善人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她喃喃道: “殿下……这么厉害?” 思秋补充道: “那可不?” “武姑娘,你还不知道吧?这几天爆火长安城的才艺大选,其实就是殿下的主意。殿下还给陛下建议,推行税赋改革,说要减少农民的税赋,虽然我也不太懂,但是殿下一心为民,是我们整个王府中人,都感到骄傲的。” 长安大善人,果然名不虚传! 并不仅仅只是城外布施而已。 武则天压住内心的震撼,有些不敢相信道: “才艺大选不是朝廷礼部举办的吗?” 思秋笑了笑,伸手在碟子里抓了一个大白馒头。 然后道: “礼部算什么,若不是殿下给他们出主意,他们能想出这等好事来?” 三个女孩子,围绕着一个共同话题,讨论得好不热烈。 武则天什么都新鲜,总爱提问。 思春和思秋也乐于回答,替殿下在武姑娘心中宣扬一下形象,这是分内之事。 三人相谈甚欢。 而皇宫太极殿上,气氛倒也融洽。 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 吐谷浑已经完全纳入大唐朝廷的控制之中,这件事李奇居功至伟,不过,还不到宣扬和封赏的时候,且晾着吧! 除此之外,今日一早,国子监的夫子居然呈上一份试卷。 上面赫然是龙尾车的制造方法和图纸! 李世民当即震撼不已! 大唐仍旧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田的灌溉,直接决定了收成。 就好比去岁年尾的大旱灾,天下受难。 朝廷不得不倾尽所有来赈灾。 这个龙尾车来得,可太是时候了。 再一番试卷姓名:李奇! 居然又是这小子? 所以李世民就把李奇诏进宫,一起上朝会议一议了。 “众位爱卿,朕今日偶得一图纸,觉得甚是惊讶。” “工部尚书可在?” 段纶猛然一惊。 陛下为何突然cue我?这工部最近也没闹什么幺蛾子啊? 他来不及思考,立刻出班道: “回陛下,微臣在。” 李世民点点头:“你是工部尚书,这图纸拿过去看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