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李奇和大唐三百勇士 (第3/4页)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些。 若是这些东西都没有,他都不用问,立马就会归结为假传战报。 他淡淡的问道: “既然是真的,何以会写出这样的战况?” “知节、书宝,你二位也是久经沙场之辈,跟着朕南征北战,可有听说过这等战绩。” 程咬金猛的摇头。 “别说听说过,就是想,也不敢这样想。” 秦琼也附议道: “此事的确多有蹊跷。但是,尚书大人向来稳重,在朝中从无虚言。他既然能够亲笔写下这些,微臣认为,此事可当真!” 嗯? 众人齐刷刷的转头看下秦琼。 这种无稽之谈,怎么可能当真呢? 文官列阵的高士廉当即反问道: “秦将军,请问,以三千敌一万,怎么做到己方无一伤亡,而尽灭敌军呢?” 秦琼想了想,终于苦涩的摇摇头: “我办不到。” “别说无一伤亡,若是时机不对,即便拼尽三千人,我也未必敢说,能保证消灭一万敌军。” 这是实话。 事实上,程咬金也是这么想的。 以三千人对一万人,能打赢的,即便拼光了家底,那也算是战场上的一方人物。 至于三千人一个没受伤,害,只能说,胆子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高士廉上奏道: “启禀陛下,秦将军也说,即便是他率三千将士,拼光性命,也未必能克敌一万。” “而贤王殿下从未经历沙场,又如何能办到?” “臣有理由怀疑,这是兵部尚书李靖,故意在拍贤王的马屁!” 说的对! 不少大臣不自觉的点点头,高士廉把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除了这个解释,没有其他解释了啊! 其他任何解释,都站不住脚。 李世民只问了一句: “你的意思是说,李靖看上去很像一个拍马屁的人?” “就算他要拍马屁,拍贤王的马屁又有何用?朕还在呢!” 这话说得可就严重了。 再说下去,就要变成贤王勾结兵部尚书以及朝中大将,控制大唐三十万大军,意图谋反! 风向很不对啊! 如果细想下去,让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自然不会往这一方面想,第一李奇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第二李靖也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第三,即便这两人要勾结,又怎么会以这种明目张胆的方式暴露自己? 这个时候,站在百官最前面一直没有说话的太子李承乾,却突然开口: “父皇,儿臣有本!” “讲!” “儿臣认为,此事既然是二弟出手,那么极有可能就是真的。” 李世民看来李承乾一眼,淡淡的问: “为什么?” 李承乾想了想,直言道: “不为什么,因为二弟就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放眼大唐天下,能与二弟争辉者,能与二弟比肩者,都罕见。” 这个评价来自当朝太子,这事就有点意思了。 这说明本朝的皇子之间,是真的亲如手足,并没有彼此勾心斗角。 否则,这个时候,李承乾只要稍微提一句,贤王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就能把李奇推到风口浪尖。 李世民沉思许久,半晌终于道: “既然战报没有疑意,传朕旨意,平西之战首战大捷,长安取消宵禁一天,以示庆贺!” “臣等,遵旨!” 散朝后,李世民特意留下了李孝恭。 这位自己的堂兄,也曾是战场上的一方巨擘,因为身体原因,这次没有参与平定突厥的征讨。 不过,这并不妨碍李孝恭卓绝的军事素养。 见李世民单独留下自己, 李孝恭自然心知肚明: “陛下,可是想问,贤王殿下究竟是如何办到这一点的?” “不错。” 李世民点点头:“朕拿到战报后,亲自推演,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三千将士无损伤这个程度。” “你也是战场老手,如果是你,假设用尽一切手段,能否达成如此战绩?” 李孝恭如实答道: “不能。” 事实上,刚刚看完战报后,李孝恭便在脑海中极力推演。 最后无力的发现: 不管用什么计谋,三千将士总不能不出站吧? 难道一万突厥大军就这么直愣愣的傻站着让你射箭,每人只要四支箭,万箭穿心,一万人咔嚓全挂? 这不可能嘛! 李世民幽幽的叹了口气。 看来,事情的真相,只能等李靖和李奇回到长安再说了。 …… 如此过了两日,李奇终于选出了三百勇士。 这三百勇士,连同李奇的亲兵,李奇自己,合计三百三十三人,就是这支敢死队的全部人员了。 李靖没有给李奇时间。 他对李奇唯一的要求便是,无论是否斩首成功,请活着回来。 军中的掌心雷,优先配给这三百将士。 每人至少携带五枚。 即便这样,仍旧要省着用,因为谁也不知道前路会遇到什么情况。 三军演练场。 李奇站在高台上,做最后一次训话: “勇士们!” “今日,咱们便要出发,前往突厥王庭,直捣他娘的黄龙。本王问一句,你们,怕不怕?” 众将士扯着嗓子喊: “不怕!” 李奇又道: “这一次,我们只有三百人,要蹿到突厥人三十万大军的背后,随时都可能会死。你们,怕不怕?” 众将士更是热血翻滚: “不怕!” 贤王殿下亲自领队,就算是死,又有何惧? 李奇很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继续道: “好!” “人生自古谁无死,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怕个球!男人,就该干点男人该干的事情,和一群突厥兵杀来杀去太费劲,咱们直接要了突厥的王!” “杀王!杀王!” 众将士齐声跟着喝到。 聂隐娘和薛仁贵站在李奇左右,两人心思各异。 聂隐娘想的是: 殿下怎么说话如此粗鲁? 薛仁贵则是激动莫名。 居然能跟着殿下去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这事足以载入史册! 足以让这三百大唐勇士青史留名! 李奇命人奉酒。 他亲自一碗一碗端到每一个士兵手上,这让三百勇士心中更是生出“要为殿下效死”的豪迈之情。 李奇端起大碗,昂然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