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李世民设监察司,我真不行啊! (第2/4页)
,此人必须一心为公,处处为朝廷着想,而且不能贪财,避免官员贿赂,所以此人本身应该身家不菲,对钱不感兴趣。” “其次,此人还必须要坚决拥护这次改革,如此方能将吏改进行到底。” 这样的人…… 真的有? 李世民扫视了一眼群臣,突然就看到了李奇。 他心中猛的一颤: 魏征说的那人,不就是奇儿吗? 李世民顿首,并没有直接点李奇的名,而是对其他人道: “你们呢,都说说。” “玄成认为,应该有一位与朝廷百官毫无瓜葛之人,统揽监察考核之位。” “这个法子是否可行,都议议。” 众人左右互相看了看。 这个法子,雨我无瓜,倒的确是公平。 反正要死也是一起死,一碗水端平。 不存在什么徇私舞弊。 房玄龄当即道: “陛下,臣有一问。吏治改革,所涉庞大,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办到。即便按魏公所言,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不过,魏公所思,却非常有道理。此事牵连甚广,的确需要有一支单独的力量,强行介入。” 李奇听在耳中,心中暗道: 不就是纪委嘛? 整得这么麻烦,唉,什么时候轮到我上个奏啊。江南船坞可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比吏治改革还着急呢。 李世民暗自沉吟。 杜如晦此时附议道: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或许该由六部抽调人选,组成一支新的力量,介入改革,方有成效。” 其余众臣似乎对这一条建议都抱持认可。 李世民随即想起,在大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监察区,并设专职监察官,以“六条问事”对各州郡进行监督。 其余诸人,皆有向监察官举报之权。 或许可以在六部之外,设立监察司,直接听命于自己。 这样一来,倒也省事许多。 想了想,李世民才道: “众爱卿,朕想,能否在我大唐成立一个监察司。借由此次吏治改革的契机,未来监察司监察天下,代朕巡视百官,也可保我大唐朝廷,永远公正廉洁。” 这话一出,群臣皆默。 监察司? 还要代陛下巡视天下,岂不是说,谁要是掌管了监察司,谁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大权? 甚至六部尚书、当朝宰相也要受到掣肘? 想想都要令人毛骨悚然。 但是,这事听上去太正确了,正确到你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吏部尚书高士廉却是第一个表示赞成的: “陛下,臣以为,此举可行。” 总之,把吏改这个烫手的山芋丢出去,就万事大吉。 至于是成立监察司,还是成立监视司,他都无所谓。自从草拟吏治改革的草案一来,高士廉睡觉都睡不好。 无数方面的压力,让高士廉一夜间白头发都增添了许多。 真要执行下去,高士廉敢肯定,自己绝对会短命的。 有高士廉带头,其他大臣自然也无不可。 尤其是一众武将,对这些事情完全没什么感觉,该成立就赶紧成立,磨磨蹭蹭的,赶紧下朝喝酒去。 讨论这玩意,不如讨论讨论大将军在突厥战场的情况。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道: “既然众卿家也以为可行,那么这监察司的指挥使,由谁来担任比较好?” 这个位置…… 有没有油水不好说,但是绝对是一流的权力掌控者啊。 各人心思各异。 谁都想推举自己的人,但是又不能太明显。 否则就会有结党嫌疑。 裴寂冷哼一声: 且热闹着吧,要不了太久,就有你们愁眉苦脸的时候。 义安王李孝常他们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了,只等时机一到,到时候百官罢朝,地方造反,突厥逼近,大唐内外交困,老夫倒要看看,陛下你究竟有几只手。 所以,裴寂反而难得的安静。 即便面对这样重要的位置,他甚至没有想要举荐人的意思。 李世民不由得感到奇怪: “裴卿可有人选推举?” 裴寂淡然的摇摇头:“陛下,监察司指挥使,位高权重,而且要cao持整个朝堂的监管工作,非大魄力大手腕之人,恐怕无法胜任。” “老臣一时之间,也没有想起特别合适的人选。” 这就是放弃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有些暗暗吃惊。 不对啊! 这么大一块肥rou,老狐狸居然放弃了? 这事有古怪。 见裴寂开了口,长孙无忌便道: “回陛下,微臣倒是想起一人。此人叫耿浩,忠良无双,现下在翰林院任职。他饱读诗书,满腹才学,而且嫉恶如仇,最见不得枉法行为。” 耿浩? 那是谁? 李奇皱着眉,这个名字听上去倒是有些耳熟……咦,是疯狂的赛车? 长孙舅舅,你莫非昨夜刚刚看完电影出来? 李世民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不说话,长孙无忌心中自然一凉,暗道自己还是太心急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彼此看了看,均是摇摇头。 这种位置,又岂是一般人能染指的? 区区翰林院一小小的编撰,怎么可能一跃成为监察司的指挥使? 做梦都没这种梦法。 接下来,又有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大臣,举荐了自己相熟的人选。 不得不说,资历、经验都还算不错。 但是总是差点意思。 无法得到大部分大臣的认可。 李世民微微一笑,然后道: “众位爱卿都说了人选,朕刚刚心中也想起一个人,也顺道说说。大家一起参谋参谋,此人年纪轻轻,但是所做的事情,却桩桩件件,都被人称道。” 嗯?还有这种人? 我不信。 陛下你倒是说出名字来,老夫倒要看看,朝廷中,还有这等良才? 李世民见众人都投来疑惑且期盼的目光,笑着道: “此人就是贤王殿下!” 嗡!! 这话一落下,群臣寂静。 这尼玛…… 你把那个小祸害搬出来,这还怎么玩,满朝廷、满大唐,有谁能比得过贤王? 反倒是李奇,一个激灵。 随即回过神来,然后连忙摆手: “父皇,不行不行,儿臣不行的。” “这什么监察司,一听就是工作繁忙,会累死累活的一个岗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