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张 干啥啥都行,打架第一名 (第2/2页)
惑。 他对自己的身手相当的自信,但是这一刻却有些怀疑。谷 旁边有人当即道: “剑圣大人,不必留手。” “对啊,贤王殿下看上去也有几分本领,你若留手,就是不尊重贤王殿下。” “没错,上上上!” 我上你大爷啊,有本事你自己上。 裴旻沉着的看着李奇,然后道: “殿下的功夫,在下佩服的很。” “这场比剑,再比下去,只怕三天三夜也比不完,要不咱们算平手如何?” 李奇笑了笑,澄清道: “不,不用三天三夜。” “我有把握,在一百招之内胜你。不知道,你有把握胜我吗?” 啊……这个,真没有。 裴旻有些尴尬的道: “我从来不说虚话,一百招之内,是否能分胜负,也难说的很。不过,若有机会,在下非常愿意和殿下在一个开阔的场合,再比试比试。” 这话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丝认输的意味。 事实上,裴旻心中清楚,李奇说的话,没有错。 一百招之内,自己极有可能会输给眼前这位王爷,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便裴旻心中这样想,他也决不能这样说。 李奇点点头。 此刻茶楼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的确不适合大动干戈。 而且,地方狭小,也施展不开来。 两人抱拳别过。 裴旻很快就出了茶楼,消失在人群之中。 李奇则又回到自己的桌上。 他喃喃道: “可惜,时机不对,否则一定要和他好好的打上一天一夜。” 童方跟在一旁,总算不再心惊rou跳了。 他低声问道: “殿下,咱们是赢了还是输了?” 李奇一愣,想起刚刚的战局,道: “五十招内,不分胜负。” 童方惊喜的道:“那也不错了,能和裴旻过五十招而不败,殿下你已经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了。今日之战传了开去,只怕殿下在江湖中的名头,要响亮起来。” 李奇对这些倒看得很淡。 虚名而已。 再说了,自己又不是混江湖的,江湖名头是大是小,对李奇半毛钱影响也没有。 第二日。 李奇和剑圣裴旻比剑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长安。 福门茶楼人满为患。 人们蜂拥而至,都想看看,贤王殿下和剑圣比剑的地方在哪,是否留下了一些剑痕,收集回去,那可是值得收藏的宝贝啊! 李奇窝在府上,闭门不出。 昨日一战,他有些心得,再加上自己所习的青莲剑法,其中似有贯通之处,可以好好琢磨一番,说不定能让自己的剑道再上一层楼。 不过,外面可就吵翻天了。 “昨日殿下便是在此和剑圣过招,我看得很清楚,殿下先是一朝虬龙出海,攻向剑圣的下盘。剑圣一跃而起,来了一招从天而降。” “你放屁,那一招明明是天外飞仙!” “是吗?” “当然了,我当时就站在剑圣的跟前,看得清清楚楚,错不了。”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殿下使了一招障眼法,绕过剑圣的剑招,却出其不意在背后一个回挑,逼退剑圣三步!” 呵! 吃瓜群众心中俱是一惊。 贤王殿下都能逼退剑圣了? 要不要这么夸张? …… 长安城,皇宫内。 老李同志自然也一早上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徐公公把昨日两人的比剑经过,一五一十,丝毫不差的向老李同志做了汇报。 如果李奇在这儿,一定会吓一跳。 因为徐公公所说的情况,和现场几乎一模一样。 好像当时徐公公就在现场观战一般。 “陛下,事情的全部经过,就是如此了。” 老李同志沉吟不语。 半晌才道: “这么说来,这些江湖人士进京,就是为了笑傲江湖中的那个独孤九剑?” “不错。” “那奇儿所使的剑法,就是独孤九剑了?” 徐公公想了想,道: “应该不是。殿下虽然剑法高超,但是,距离独孤九剑所描绘的那种境界,尚有一段距离。依奴婢所见,殿下必然也不会这门独孤九剑。” 徐公公倒是聪明人。 他从来没把笑傲江湖当成是江湖见闻录。 毕竟,里头所描绘的江湖、门派、高手,他一个都没听过。 所以可以判断,此江湖非彼江湖。 老李同志想了想,又道: “奇儿和那裴旻斗了五十余招,不分胜负?” 徐公公愣了一下,然后才道: “的确不分胜负。” “不过陛下,若真要论起来,贤王殿下还是占了上风。据我们的人说,当时两人应该都没有尽全力,茶楼地方狭小,实在不适合施展两人的本领。” “即便如此,也足以见得,贤王殿下可谓本朝第一剑道高手了。” 能够力压剑圣,李奇坐拥这个名头,也算是名不虚传了。 老李同志冷哼一声。 “什么剑道高手,干啥啥不行,打架倒是第一名。” “身为堂堂亲王,大白天没事跑去茶楼和人比剑,成何体统?” 徐公公听得出来,李世民虽然口中在责备李奇,但是心里却得意极了。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 儿子有出息,老子可不就脸上有光吗? 再说了,贤王殿下那叫干啥啥不行吗? 那叫干啥啥都行! 细数一下,凡是贤王经手的事情,哪一件不是漂漂亮亮的? 无论政务还是军事,贤王出马,必定马到功成。 甚至朝中有所传言,只要贤王在一天,这大唐江山,必将蒸蒸日上,万古长青! 当然,这种话传传就好。 摆上台面来说,那是万万不敢的。 老李同志想了想,又问道: “这小子今日又去干嘛了?” “回陛下,贤王殿下今日闭门不出,一直就在府上。至于在府上做什么,奴婢不知。” 老李同志的眼线,毕竟没有潜到贤王府里。 也算是给了李奇一些隐私。 他想了想,道: “李孝常造反的案子,也该审了吧?” 徐公公:“叛军已经被如数剿灭,程将军不日将凯旋回长安。” 他没有说该不该审。 但是意思却不言而喻。 只听老李同志道: “你去一趟贤王府,让贤王与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会审,尽速拿出个章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