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12章 大坑王驾驾到 (第1/2页)
,大唐男保姆 倪土开始吩咐甄真儿将此时黑板占据的地方,搭建一个长方形的木台。 随后搬来一个长方形条桌。 倪土又吩咐甄真儿去找一个方形石板儿。 他则在后院寻找着合适的木料,制作一个小小的长方木块儿。 石板儿找来了,倪土的穷摔也做好了。试了试,还特别顺手儿。 再让薛三娘准备一块儿红布,将条桌裹了。 再让甄真儿去宝缘斋,弄来一个大大的折扇,打开来,扇面花团锦簇,山河壮丽。 倪土挥笔写就:“大坑王倪土到”。 一切准备停当,就等着下午申时三刻,倪土便要开讲了。 时间尚早,倪土便进屋里烧热了炕头,开始睡午觉。 一觉睡到申时两刻,倪土才醒来。 活动活动筋骨,洗一把脸,这才步入前店。 此时,暖暖的夕阳透过窗户照进了宽敞的大店内。 老者早已经喝了三壶茶了。薛三娘再次给老者沏茶时被他果断拒绝了。 再喝肺叶子就要漂起来了。 倪土迈步上了台阶,在长桌后安坐,瞧了瞧满屋子酒气熏天说话声不绝于耳的现场,清了清嗓子口,捏起穷摔,往板岩石块上一拍。 “啪!”声音清脆而嘹亮。 偌大的店铺酒席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抬头看向他。 倪土把右手一抬,伸出食指一指天空,朗声念诵到:“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上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 说到“舌尖”的时候,声调猛地一下子抬高,随后便摸起穷摔木板儿往石板上一砸。 “啪”地一声脆响,在场的人顿时摸不着头脑,但觉得甚有意思。 老者更是一愣神儿,不知道倪土来得哪一出。 捋胡须的手儿都猛地一下子僵住了。 此时,坐在最前面的甄真儿猛地拍着手掌,喊了一嗓子:“好!再来一个!” 薛三娘也学着高声喊了一嗓子:“再来一个!” 周围的人也受了鼓舞,有模有样地学着,纷纷举拳喊到:“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 倪土望着台下的宾客们越来越像模像样了,也就欣慰不已。 甄真儿、薛三娘都是他事先教会的托儿。 前世的他,极其喜欢单口相声,尤其喜欢评书类的单口节目。 当然,这一世的人们自然没接触这一广受百姓好评的形式,倪土也就能够凭借着记忆自由发挥了。 老者这才琢磨起倪土刚才口吐快语的意思,微笑着点了点头。 倪土顿时来了兴致:“好!再来一个定场诗,听好了!” 大伙儿顿时安静下来。 “十冬腊月大雪降,老两口儿睡觉抢热炕,老头儿要在炕头睡,老婆儿就不让不让偏不让;老头儿抄起了顶门闩,老婆儿拿起了擀面仗,老两口儿叮叮当当打到大天亮,挺好一热炕,谁也没睡上!” “哈哈!” “轰……” 倪土刚刚说完,场下的人顿时大笑起来。 倪土一看,对于凡夫俗子,只能择一些浅显易懂的段子来讲,才能受到奇效,于是接二连三抛出一些俗段子来: “初三十三二十三,两口子吃饭把门关。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老头子一怒追到四川,老婆家中算了一卦,伤财惹气,赔盘缠。” “轰……” “哈哈……” “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台下的人顿时群情激愤。 倪土心说:“好!来个狠一点儿的!” “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 “好!” “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场下的人们各个嘻嘻哈哈,热闹非凡,纷纷要求倪土再来几首定场诗。 “不来了!不来了!”倪土及时止住现场气氛,“刚才所言及的是定场诗。何为定场诗?乃评书前的压言。目的是为了让在座的大伙儿能够看看我。” 大家又纷纷哈哈笑起来。 “定场诗要一一念出来,得说到什么时候啊,大伙儿是来听我倪土讲评书的,说到‘评书’二字,肯定有人要问了,到底何为‘评书’,评书即为评议事理,我给大伙儿讲一个故事,是非曲直,正义公道自在其中。” “我讲这个呢,不图别的,只求劝人向善,崇德明礼。” “今天呢,咱们就来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武丁三年不语》,故事发生在殷商时期,商王盘庚的侄子,商王小乙之子,名叫武丁。故事开始的前提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王者。由于盘庚与小乙之间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小辛,所以,武丁的父亲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会做国王,更没有想到还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