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东窗事发 (第3/3页)
二十间,还要租赁商铺、招募人手、定价、确定菜品,进货渠道还要打通,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贾瑜点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牵头,我会安排一个净街虎给你打下手,街面上的事都让他去处理,你只需要坐镇高堂,做好大掌柜就行,具体的,我这几天会去找你详谈,我们一起筹备,争取在月底前就落实。”情郎把这种大事全权相托,又如此的信任支持,薛宝钗心里甜蜜不已,顿时觉得手里的羊rou串都不香了。探春笑吟吟道:“哥哥,有这种好事可不要忘了我们西府啊,二嫂子之前还说你要是有什么好生意带她一个呢,要不你出方子,再以你的名义开店,资金全由我们来出,我们先开上两三家,用一个月的时间去检验成效,若是赚的盆满钵满,再遍地开花也不迟。”自打探春接管荣国府的账房和库房后,看着库房里所剩不多的存银,她便开始焦虑起来,眼下家里人口众多,不说五花八门的开销,每个月光月钱就得发下去上千两,虽然外面每个月也有三千两左右的进项,但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挣的不够花的了,长此以往,必将入不敷出,坐吃山空,大家都奢侈惯了,做不到省吃俭用,开源节流。贾母诸事不问,只是待在后宅,一味的吃喝玩乐,一味的享福受用,贾政更是正儿八经的甩手掌柜,其他人也不必说,只要自己每个月的月钱能准时到账,吃穿用度不要降低就行了。她也觉得这羊rou串是个好生意,很有可能会赚的盆满钵满,不消多,家里若是能以此月进两千两,就足以解决眼下的困局,够一大家子人吃马嚼了,因此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试探了一句。“三meimei,你想入股,我自然不会反对,但亲兄弟明算账,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分账?”史湘云抢答道:“五五分成,最是公平。”若是贾瑜什么都不干,只负责方子、进货渠道、以及以他的名义开店,剩下的全部交给西府打理,这个分成倒也算合适,尽管想“独吞”,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去拒绝探春的请求。探春见贾瑜没有在开玩笑,很是高兴,欣喜道:“谢谢哥哥,这样吧,明天晚上我在家里做东,把大嫂子和二嫂子都请来,还有宝jiejie,还有林嫂子,我们六人一起好好商议商议。”荣国府,荣禧堂。气氛很是沉闷,很是焦灼,贾母面色十分的凝重,活了大半辈子的直觉告诉她,似乎将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毕竟自己大儿子进宫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若是加官进爵或者派他去边关领兵打仗,不说有没有必要去宫里面圣吧,可这个时候也该回来了。看着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闭目养神、不停捻动着佛珠的王夫人,薛姨妈不知道为何,竟然有点想笑。贾政在屋里来回的踱步,长吁短叹,走了两圈,提议道:“母亲,还是让瑜儿进宫去打探打探消息吧。”贾母正待说话,却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由得心头一紧,几息后,只见兴儿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老太太,大事不好了!”贾母猛地从软榻上坐起来,兴儿跪在地上哭道:“老太太,大老爷和二爷被殿前司的人押到宗正寺去了!”除了各府的府衙,各县的县衙,大梁还有五个可以审判人犯的机构,分别是探事司、大理寺、刑部、皇城司,最后便是宗正寺了。和前四者不同,宗正寺主要负责审问犯事的宗室和勋贵,一般来说,人一旦进去了,就很难完好无损的出来了。贾政喝问道:“好端端的怎么会去那种地方,可说是犯了什么罪?”“小的听那殿前司虞候说,大老爷和二爷是往关外贩卖朝廷管禁物资。”贾政骇然失色,猛地回头,大叫道:“母亲,这可是满门抄斩和诛九族的重罪啊!”这罪名有资敌,甚至是通敌的嫌疑啊!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贾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没有慌乱,她很快便稳定了心神,沉声道:“要抄早就抄了,不会等到现在,政儿,你速去找北静王爷,请他进宫求情,这种时候,他没有道理袖手旁观!”贾政“噢”了两声,拔起腿就往外跑,贾母又看向脸色惨白,摇摇晃晃的王熙凤,吩咐道:“你现在就去东府,把这件事告诉瑜哥儿,他姓贾,又是族长,更没有道理袖手旁观!你跟他说,若是我们荣国府出了事,他宁国府也落不得什么好!让他马上进宫去求情。”她知道贾瑜心里有气,而且和自己大儿子一直都存在间隙,她也不认为他是个有气量有肚量的人。王熙凤双腿已经软了,根本走不动道,李纨搀着她就往外面急走。派出去了两路援兵,贾母略略安心,对翡翠吩咐道:“去把青翟衣、花钗冠和诰命金册都取过来。”她现在要以一品国公夫人的身份,去宫里求告太上皇、皇太后和甄老太妃,来拯救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孙子,或者说是保住荣国府的爵位。贾母不相信自己家会被满门抄斩,更不相信会被诛九族,毕竟贾家一门三公,为国立有从龙之功、定鼎之功和匡扶之功,可自己大儿子要是因罪被杀,那在宫里的大孙女就麻烦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