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拦圣驾,告太孙! (第1/2页)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正文卷第125章:拦圣驾,告太孙!学子们全都傻眼了! 这跟他们想的不一样啊。 在他们的想象中,朝廷要么心虚派人赶他们走。 要么出来劝说一番,并且保证朝廷会查清楚原因一类的说法。 这两种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会得到名声和地位上的提升。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朝廷竟然答应让他们去了。 你娘的,谁敢去啊? 先不提曲阜那边到底有没有瘟病,就算是没有,也没人去山东那个灾祸之地。 那里可还闹着饥荒呢。 百姓们还一个个饿着肚子呢,鬼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人敢铤而走险,干个打家劫舍的勾当。 这要是去了,被那些打家劫舍的给弄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就算没有打家劫舍的,一路上这么远,他们可吃不了那行路的苦。 “诸位仁兄,这…这怎么办?” 其中一个学子,苦笑的看着身后的众人。 众人也无奈。 他们也想知道怎么办呀? 山东肯定是不能去的,他们可不想离开京师这个花花世界,跑去山东受罪。 万一那里真的是瘟病,一不小心感染了,那真的就完犊子了。 可就这样走了,他们又有点不甘心。 名声声望什么的没有捞到手,就这样走了,可能会被人嘲笑,大大的丢个面子。 百姓们都在看着呢,如果他们离开了,后续没有人去山东,一定会被百姓们指着嘲笑。 “诸位诸位,听我一言!” 就在众人发愁该怎么办的时候? 一个学子想到了什么,勐地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他,那学子微微一挺胸大声道:“诸位,我已经想到了谋害孔家之人是谁?” “什么!刘兄你知道了谋害孔家的人是谁了?” “是啊,刘兄快快讲讲!” “刘兄你快讲出来,告诉大家,今天晚上春月楼,我请了。” 站出来的学子,微微的装了一下,对着众人压了压手。 “诸位兄台,你们可还记得前段时间的告御状。” 众人想了想,便想起了对方口中的告御状。 “刘兄,你说的是济南府林家被灭门,那个姓林的小兄弟进京告御状的事情。” 姓刘的学子点了点头,看着众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道:“那位姓林的兄台告的是当朝太孙,说太孙想要强买他家粮食,他家不卖,太孙恼羞成怒之下,当天之夜,让神机营伪装成土匪,将整个济南府的粮食强抢一空,并且将林家满门灭口。” “这事儿我等都知道,不知刘兄提这事为何,难道孔家全家被杀的事,也跟太孙有关?” “不可能吧,太孙胆子再大也不敢杀孔家的人呀,要是这样干了,那他以后还想不想继承大统之位。” “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皇家之人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听着下方的小声议论,这姓刘的学子一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刘兄,难道我等所想不对?” 看到这姓刘的学子摇头,有学子疑惑的问道。 姓刘的学子点了点头,无奈的叹了口气,看着众人道:“你们呀,想的太简单了。” 说完,不等众人询问,直言道:“敲登闻鼓规矩,大家相信都清楚。那位林兄连功名都没有的一介小书生,怎么可能就这样轻轻松松的敲响登闻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是谁护送他去敲登闻鼓的?” 经过这姓刘的学子一提,众人一下子回过神来。 是啊,普通人想要敲登闻鼓,不说难如登天,也是十分艰难的。 那姓林的小兄弟,如果没有孔家的那位先生护送着,根本就不可能轻松地敲响登闻鼓。 这下众人反应了过来。 “刘兄你的意思是说,正因为孔希玟先生护送了那位林兄去敲登闻鼓,才引来了孔家杀身之祸。” 姓刘的学子点了点头。 “正是此理!” “咱们的这位太孙殿下可不是善茬,在海外的时候,那可是杀人无数,屠家灭门那更是家常便饭。” “孔希玟先生护送那位林兄去敲登闻鼓,让咱们太孙殿下干的事公布天下,他难道不恼吗?” 众人纷纷摇头。 这怎么可能? 孔希玟这样做,无疑就是在打这位太孙殿下的脸。 见众人摇头,姓刘的学子认真道:“想必大家心里都想清楚了,别人我不清楚会不会干出这事,但咱们这位太孙殿下,有绝对的动机干出这件事。” “而且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 “他去负责赈灾,山东他是最大的,再加上他手下有神机营这堆帮凶。” “来个土匪抢掠或者是乱民叛乱直接把孔家给席卷了,是翻手而为的事情。然后再对朝廷来个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