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洪武空印案,永乐银杀人。(二合一大章) (第1/4页)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朱胖胖心中一阵庆幸。 还好自家臭小子回来了,否则让他来处理这件事,肯定会被烦的头疼不已。 没回应下方众人,朱胖胖给朱瞻圭使了个眼色。 示意朱瞻圭可以登场了。 这件事他只是资格一知半解,整体计划也是朱瞻圭制定的,这事儿他不便插手。 朱瞻圭回了一个收到的眼神,轻咳一声,看着率先站出来的官员缓缓道。 “刘侍郎,锦衣卫抓人自然有充足的证据。你身为朝廷重臣,理该明白这个道理,何来的无缘无故之言! 下方一阵沉默。 不是被问的哑口无言,而是觉得朱瞻圭这话太恶心。 你们老朱家无缘无故,没有证据就抓的人还少吗? 哪一个桉子不是先怀疑再审问,然后定罪。 别的不说,就说你家的老爷子,因为心情不好,牵连他人的事情海了去了。 你爷爷的爹更牛逼,前面还收着点,到了后面连理由都不找了,说杀人就杀人。 这都是你们老朱家干的事儿,哼,何止无缘无故啊,简直就是随心所欲。 薪水给那么低,还天天要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上朝,要不是为了当官能有点权力捞点钱,喊我们爹都不给你们老朱家当官。 “那敢问殿下,那些孩子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然要被关进锦衣卫诏狱!” 姓刘的侍郎咬了咬牙,高声询问朱瞻圭,以什么罪名抓他们的孩子。 朱瞻圭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坦明道。 “买卖银罪,买卖朝廷货币,藐视君上,违背圣意!” 朱瞻圭张嘴就报出了4个罪名,而且一个比一个严重。 下方听着的众人,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果然是这件事。 知道了原因,但众人却不死心。 如果不挣扎一下,这4个罪名定下来,自家的混小子,随便问问就可以拉到菜市口砍头了。 前两个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后两个太严重,个个都是杀头的罪名。 “殿下,您可能有所不知,在民间,因为宝钞贬值的原因,很多百姓都不相信朝廷发放的宝钞,反而更认可金银!” “宝钞交换银子,已经是众人的习惯。” “我们那些子侄,花银两换取百姓手中的宝钞,并非是有什么坏想法,主要是想帮助那些百姓,省得他们因为宝钞囤在手中贬值而亏损!” “钱对于百姓而言可是命根子,手中拿的钱一天一个价,百姓心中自然不安,随时会引发对朝廷的不满。” “我们那些孩子拿银子买百姓的宝钞,其实是为了朝廷着想!” 姓刘侍郎脸不红眼不眨,把家里的那帮崽子,因为贪心收购宝钞的事情,直接说成了为朝廷为百姓着想的良家子弟。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表示自家孩子确实是这个想法。 甚至还有的直言说,孩子在做这件事之前,还跟他们请教了一下,他们是倍感欣慰,才同意孩子去做的。 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啥的,而是想帮助朝廷解决,因为宝钞泛滥,百姓担心贬值造成民心不稳的问题。 看着下方众人的嘴脸,朱瞻圭心里一阵冷笑。 那句老话说的果然不错。 当官的嘴,害人的鬼。 只要对这帮家伙有利的事情,死的都能说成活的,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朝廷禁止个人组织收购宝钞的命令,早就下达了,而且还是三令五申,朱瞻圭才不信这些人不知道。 这些家伙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以为家里的孩子,只是买个几百两宝钞的小事。 百两银子的小事,哪怕皇上再不高兴,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砍了。 在这些人想来,皇上估计是碍于诏令的原因,不把这帮小崽子们抓起来警告一下,觉得威严受到了侵犯。 所以昨天连问都不问,就把人给抓了起来。 其目的是等着众人把台阶送过来,好顺坡下驴,这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是,就此结束。 只可惜这帮家伙根本不知道,他们家的那些混崽子,为了赚这笔钱,花了多少银子购买宝钞。 如果他们知道数量的话,估计就不会说这话了。 毕竟几百两的事和几万两的事是两个概念。 至于藐视君上违背圣意这两个罪名,在他们想来,只是老爷子说出来吓唬人的。 这两个罪名要真的按实了讲,被抓的没有一个能活的。 朱棣哪怕再心狠手辣,也不会丧心病狂把满朝大半文武的儿子侄儿,全部都杀了。 这其中很多大臣,可都是跟着朱棣一路南征北战的老臣,甚至有不少现在还在北方为大明朝征战。 朱棣如果真的铁石心肠,不留情面的严肃办理,那整个朝廷绝对会翻天。 造成的结果,会让忠诚于朱棣的那些老臣们,对其离心离德。 朝廷虽然能换人,但需要时间,新上来的人,无法第一时间掌控整个局势。 如此一来,朝廷想要恢复稳定,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好一个为国为民啊!” “好一个众所皆知!” 朱瞻圭轻笑一声,看着跪在最前面的刘侍郎。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刘侍郎的儿子叫刘回吧!” “回殿下,刘回正是臣的犬子!” 朱瞻圭微微点头,看着刘侍郎问道。 “违背圣意,藐视君上,这两件事咱们先不提,我想问问刘侍郎,你可知道你儿子买了多少宝钞!”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刘侍郎想了想,估计了一下儿子大概有多少零花钱后道: “以臣的估计臣那犬子,应该买了有百两之多,再多臣估计他就拿不出钱了,毕竟他每月的零用是有限的,再加上我那犬子花钱有点大手大脚,估计也剩不了多少钱。” 朱瞻圭笑笑不再多言,看向了另外一个官员。 “你觉得你儿子能买多少?” “回殿下,臣估计应该跟刘侍郎的公子差不多,臣家境并不富裕,所以对金钱方面管得非常严,顶多也是百来两银子!” 接下来朱瞻圭一一询问,得到的回复,都是几十两上百两,最多的一个也就是两三百两银子。 “你们还真有钱啊,能给孩子这么多零花钱!” 大概询问了一下,朱瞻圭轻笑的调侃了一声。 下方的众人一阵尴尬。 刚才光想着自家孩子有多少钱了,一时间忽略了别的问题。 不过众人脸皮也够厚,都装作没听到这句话。 孩子有这么多零花钱怎么了? 这都是孩子从小到大,一年一年攒下来的。 官宦子弟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