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上推演可控核聚变_第四十四章 天外来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天外来客 (第2/2页)

  那是半块像家里用的圆盘一样的东西,直径在三十厘米左右,呈银白色,中间厚,四周薄,到边沿处甚至变得锋利。

    陈和拿在手中,却发觉没有任何重量!

    于是放在能精确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电子秤上,却显示为零!

    这不科学,任何有实质的物体,不可能没有重量!

    于是有人想到合城的华夏科学技术大学最新研发的一台光压晶体管测重仪器。

    经过上层调度,仪器连夜通过飞机运送过来。

    据说这台仪器是为了测量粒子重量,利用激光照射,而使得粒子能级发生跃迁,与光压发生反作用,从而得出精确的粒子质量数值。

    在相关人员cao作下,不明物体的重量被测了出来。

    只有65537个质子的重量!

    这么大一个物体的重量只有那么小,任谁都觉得这事违反常识!

    人们又开始测量它的长度,这种仪器在指挥站就有,当初用来对接地面基站与太空港,它的精确度可以达到原子级别。

    最开始只是校正到微米级别。

    测量不明飞行物的直径后,再测量它的半圆弧长同样精确到微米级别。

    “精确到纳米级别!”陈和吩咐。

    结果是弧长同样精确到这个级别。

    “把精确度调到最高!”陈和再次吩咐。

    结果出来了,直径测量出来后,按照弧长计算公式,只要把圆周率往小数点后面调几位,算出的数值,与测量的弧长总是丝毫不差的吻合。

    这甚至比测量出它的重量时更令人毛骨悚然!

    精确度可以代表科技水平的高低。

    如果还能再精确的话,想必这块不明飞行物依然能符合圆周长的计算。

    人类曾在太空中制作出一颗号称世界上最圆的球,所谓的最圆,也只是精确到圆周率小数点后面一定位数后,真实数值与理论数值便不再吻合。

    可眼前这块不明物体在原子级别依然吻合!

    陈和突然想到半个世纪前那部电影,《太空漫游2001》。

    电影中人类发现一块黑色石碑,可随着人类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无论用何种办法测量石碑的长宽高,总是丝毫不差地精确到1:4:9。

    而眼前这块不明物体同样如此,它用圆周率的延伸,无声无息地向人类展示着那张狂而又轻蔑的力量!

    人类科技如何精确,都在它的范围之内!

    “制造这块物体的智慧体,也许把圆周率算尽了吧?”有人颤抖着声音发出这样的疑问。

    若是平日说出这种话,可能连初中生都会嘲笑他,但是现场每个人都笑不出来。

    他们甚至也开始怀疑起来。

    “圆周率不可能算尽,算尽的话就证明我们这个宇宙不是平坦的,那么物理定律也就不再普适,这个宇宙也就不会存在。”

    洪向前盯着不明物体在看。

    “也许它的精确度达到了普朗克量级,这是物理规律推测出的最小量级,即十的负三十五次方米!”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意味着这个文明已经消除误差!”有人接过话。

    众人听后都无声沉默。

    人类现在能cao控的长度级别在纳米级,也就是十的负九次方。

    如果说一个文明能cao控原子级别,这也是人类能够想象的,也许二级文明就能做到。

    可若是能cao控夸克级别,甚至普朗克级别,这种文明发达程度简直不敢想象,也就意味在微观层面直接杜绝了物质量子特性,实现了真正cao控物质的能力!

    众人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明物体,奇怪的是,表面看起来一团模糊,好像是用胶水涂在了上面。

    试图破开它,用了最新研发的碳纳米管材料,只有头发丝粗细的万分之一,作为弓弦,直到细丝断裂,再次用显微镜观察,上面依然模糊一团,没有一点缺口。

    陈和似乎判断出什么,他拿掉防护服手套,用手直接抚摸不明物体。

    众人都吃惊地看着他,怕他出现意外,陈和摇摇头表示没事。

    “果然跟我猜测的一样,这个东西是绝对的绝热体!”

    所谓绝对绝热体,就是任何形势的能量都不能使它本来的能量状态发生改变。

    我们去改变一个物体的形状,不论是砸是砍还是锯,甚至使用核弹轰击,最终目的就是传递给目标能量,使得它的结构粒子发生移动。

    所有这些传递能量的力,都是在电磁力学范畴内。

    “组成它的物体其实应该只有65537个质子,只不过这些质子被一种特殊场力约束住了,它即不向外传导能量,也不吸收能量,处于一种能量超平衡稳定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现今所掌握的能量,对它不起作用!”

    陈和接着说出自己的猜测依据。

    “所以我们测量它只有65537个质子的质量,而用显微镜观察到一团模糊,那应该是被外围的力场给屏蔽掉的缘故。”

    众人听了都微微点头。

    只是有人还是问出了那个最令人心惊得问题。

    “从这块不明物体所展现的技术水平来看,已经远远超越人类的认知,可它来月球干什么?还有,从视频慢镜头显示,本来是完整的物体,是什么样的力,使得它被毫无误差地一分为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