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期盼着天河对岸 (第2/2页)
寻求庇护方法吧!” 于是天灵石的三方造像画卷,还在寻觅着本体与五彩石之间的那一掠光影,虽然是一些点滴的回眸! 就在女娲向少昊叙述了葵味对族类部众的事迹之后,于是少昊接着女娲的话说到:“我们族类的葵味,确实是一个独到细心的族人,他的一些见解或许能触及到一些根本!” 而这时女娲似乎又感觉到有些跑题了,便又寻问少昊说:“那么你看着这种长虫蛇类的进食方式,又会想到甚么?” 少昊则说是:“这种进食现象让我想到了世间的一些储藏和积累……你看这种虫子,本身就像一根绳索,我们族类对绳索的依赖,除了本来的功用,还有还有更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是,这是一种提升和延展!” 少昊接着说道:“还记得就在部落,迁徙途中的两次大灾难中,部落族众几乎是面临灭绝的处境。” “这是我们族类的伤痛,记忆犹新!” “就在在那样的处境里,而你想到了用绳索挽救部众,进而大多的部落族众,才得以存活下来。因此,我想给这种长虫,取一个相似的叫法称呼,就叫它‘神’!”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起身,于是女娲挽着少昊的胳膊,朝着另一处走去。 女娲边走边问少昊说是:“少昊为什么要叫它为‘神’呢,有什么意义?” 少昊回答说是:“通过灾难与生存,我们要试着创造一种力量,是视而不见却能虔诚的信仰和恭敬!要让部落族众对‘神’敬而远之,还要像这种长虫一样,让族众们学会储藏,这种虫子进食一次,可以用好长时日不再进食。” “是这个道理!” 少昊接着又说到:“就是让部落族众们,要在万物生长成熟的时候,把食用不完的食物,及用具储藏起来,等到天寒地冻,万物枯竭之时用来过渡。” “再者,要让部落族众们精神领域,有种信仰和敬畏之心,当族众们有了敬仰感,便能教化凝聚部落的族众!” 而女娲和少昊首领一样都是人中龙凤,她非常明白,少昊所说的道理。 就在他们谈论着走着走着…… 似乎到了傍晚时分,女娲和少昊却看见了远处的织女,在独自坐在一颗大树下,望着天河的水流在发呆。 于是,女娲回头又问少昊说:“牛黎他们去驯化野兽之后,走了有多少时日了?” 少昊则回答说是:“我记得已经过了有四次月圆时日,如此说来,也应该快到他们回归部落的日子了。” 而女娲朝着织女坐着出神的方向指了指,说是:“自从牛黎鹡黎他们带着后生们,被派去训猎禽兽之后,而织女每天除了编织麻布,就是到天河边上坐着发呆,起初,在部落的族众们纷纷议论,我才最近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少昊似乎明白了她说话意味着什么,便问女娲说:“难道是被派去的族众里,有织女牵挂的某族众吗?” 女娲说是:“好像是这么个情况,我正要找织女问问看是那个族众!” 少昊接着说是:“那你过去陪她说说话,要告诉她,就说派出去驯服禽兽的族众,都是族类最强健的族众,不容易发生危险,让织女趁早归去,否则黑夜会身处危险!” 于是,两人分开各自走了。 黄昏时分,一大群不同种类的鸟雀,在灌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似乎也在交谈的非常欢快。天河的水清清的、潺潺的流着,而织女脉脉的眼睛,盯着天河的对岸,似乎期待着,一个归来的身影。 而女娲轻轻地走了过去,坐在了织女的身边慢慢地说道:“天河的水流,就这样没日没夜的流着,好像永无挂念?” 织女回头看了看女娲,然后带着微笑的泪眼说是:“那是着天河的水,至始至终都牵连在了一起!” 女娲接着问道:“那远去的那位族众,可否知道你的牵挂?” 织女慢慢的回答说是:“他说,天河注水之时便是归部之日!” 女娲听到这些话语,也不知不觉的看着织女眼中充盈着泪花,她拉住织女的手安抚了一回,又将少昊的话告诉了她。 然后,挽起了织女的胳膊说是:“他们很快就会归来,我们回去,你独自在此处,夜里非常危险!” 于是,她们两人起身,向着炊烟升起的部落走去。 皎月当空的成纪夜晚,远处野兽的嚎叫,蝉虫的鸣奏,似乎影响不了后羿对那轮月亮的凝视与思念。 而在他心里,总会觉得,常蛾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总会有一天,从那个洞里醒过来,然后,抱上那只小兔子,从月亮上飘然而下,会来到自己的身边。 而在他在久久的凝望中,不知不觉中,后羿真的看到了孤独清冷的常蛾。 从月亮上轻轻地飘了过来,对他说着:“羿,快点回部落里去,这边有危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