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2020年第一天 (第2/3页)
在网络舆论的声讨热潮中,每一件事都被人盯着,冯伟一家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无数人的声讨让他们感到事态严重。 还想着靠关系去运作一番呢,结果没成想这次春申机关的反应速度比以往快了千百倍。 当天被爆出当天就立案调查,还没等他们从这一连串的打击中缓过神来,次日一家人就都背了个官司。 冯伟傻了眼,只能对自己的案子抱有最后一丝起到,按照上次开庭的情况分析,他应当是要无罪释放的。 已经进行到一半的案子,他完全占据上风。 可再次开庭时,情况被瞬间扭转,新的证据被补充上来,一举将他打死,就连学校也不愿保他了,冯伟彻底没了翻身的能力。 这下,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他的嘴脸,就连他原先的粉丝都成了头号黑子,“呸!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这副模样。” 经此一事,攻守之势异也,冯伟的官司被火速完结,国家开始抓典型,他成了一个最好的例子。 与他类似的案子在有了先例之后有样学样很快做出判决,当这些判决被公示出来时,网络上的环境都因此而有了几分好转。 这里面,相较之下稍微显得坚挺一些的,那就是吴举人了。 冯伟靠的是父母、舅舅,他们都是小打小闹。 吴举人就不一样了,有人想动他,就有一群人要保他,彼此之间利益纠葛很深,这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比一切都要牢固的联系。 他像是没事人一样,在水木萧瀛等人的影响下,这场纠纷仿佛与他毫无关系。 就连南都大学想提起诉讼也被人给“劝”回去了。 不过此事之后,双方就此结下梁子,吴举人成了南都大学的头号黑子。 尽管没有再找颜安的麻烦,但对南都大学那可是逮着机会就往死里黑,明里暗里讥讽两句,让南都大学好不难受。 “特么的这家伙是闲的没事干吧,为什么就老盯着我们鸡蛋里挑骨头。”宣传部的老师气冲冲的撂下电话。 原因无他,吴举人又双叒发文章了,自那件事以来的第四篇文章! 这四篇文章虽然没有明着点名道姓的批评他们南都大学,但那西道省某211大学的说法和不点名有什么区别。 他奶奶的,西道省就他们一家211大学,这两说法就一个意思,吴举人此举是坟头烧报纸搁这糊弄鬼呢。 四篇文章一篇接一篇的炮轰南都大学,虽然没有形成新的骂战,但网络上学校的名誉已经被毁得差不多了,在他的文章下翻翻,清一色的都是嘲弄南都大学的评论。 这次的文章一发出,别说他们宣传部了,就是招生办的老师也坐不住了。 明年还要招生呢,这种隔三差五被炮轰一次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在这期间又会有多少学生受到他的影响,让好不容易有点好转的招生情况再度恶劣下去。 那种情况可是招生办老师们不愿看到的,故而就冒昧打了通电话过去询问情况,言辞客客气气,核心问题就一个——什么时候能让吴举人闭嘴,什么时候能挽回学校的颜面。 “没什么好说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要怪就怪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太优秀了,这帮家伙嫉妒。”杨启航沉声说到。 对吴举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是否有人在支持他,杨启航心中也是有些猜测的。 历来优质生源汇聚在北方,在科研上形成了北强南弱的不均衡现象。 可以充分怀疑,这次是因为学校的强势崛起,让某些人有了危机感,这才有了个“代理人”吴举人出面疯狂针对他们。 打开吴举人最新发出的一篇文章,其内容讥讽的是南都大学与总参五六所建立合作的消息。 在那天安排媒体采访报道后,南都人总算是知道了管控的原因,对南都大学与这种“神秘”单位合作的好消息,从身份上来讲是认同且高兴的。 事情坏在那天的道路管控上,明明本地人对那天的封锁管控也没多大怨言,新闻报道中更没有提过此事。 但偏偏吴举人就有自己的渠道,通过朋友了解到此事,立即将其当成被刻意隐瞒的消息爆料出来。 并且讥讽西道省所谓人杰地灵不过是个笑话,实际上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家伙。 他当然不敢将矛头对准朱兴国,那毕竟是总参的人,是位院士,和南都大学战斗力不在一个级别上,要是敢对院士叽叽歪歪什么的,他多半得用上所有人脉才能承得住这么做的后果。 对南都、南都大学,就没必要这么客气了。 一篇小作文一发,为南都大学引来无数批评之声。 “这一次我不得不再度感叹,面对一位院士的到访江户大学已处变不惊。 而南都大学的道路管控是那么的可笑! 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文明程度,南都和黄倭国江户的差距显而易见,除了地理位置不同,思想认识的差别也是重要原因。 面对同样的院士到访事件,甚至在院士到访人数与级别上南都大学明显小于众多院士到访的江户大学,但是处理起来却是如此的高下立判。 说小地方没有见过世面也好,说缺乏接待院士的经验也罢,不管怎样也都无法掩盖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上的能力鸿沟。 而且这个沟是又深又宽啊!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南都等地的落后不仅仅是地理局限的原因,思想局限当成为朱赤众多暂时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积极的向黄倭国学习,院士也是平常人,应当要以平常心被对待,而不是稍微有点事情就如此的大动干戈,搞什么道路管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明星来了呢。” 他在文中引用了前段时间黄倭国学士院某位院士加入江户大学的事件,两者放在一起一对比,让人感到高下立判。 这番话顿时得到了许多的维护支持,在发出后的半小时内点赞破二十万,评论破十万,转发破五万。 杨启航一通看下来差点气得喘不上气来,一天到晚的就知道吹黄倭国怎么样怎么样,不就是拿准了大多数人对黄倭国新闻不感兴趣,没有关注这点嘛。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那些事是咋样的嘛? 确实,当时黄倭国没有进行道路管控,但那是因为他们要公开作秀,谁家作秀的时候会把观众赶跑。 而且那个时候的黄倭国媒体可没少吹那帮学士院的院士,什么区块链仙人,什么量子力学仙人,各大名头一同按上,纯纯一部红毛哥笔下各大圣子集会的画面。 就这,也亏得吴举人能吹得下去。 他娘的,更气人的是偏偏这些话在经过加工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