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纪录片:从发现野生豹女开始_第四十三章 唯有文明永恒不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唯有文明永恒不朽 (第1/1页)

    一时间,多家媒体开始联系陈渊,但没联系得上,

    最后只能去联系王少华所在的科考队,在向上层申请后,全国各地的新闻特派记者开始向这片无人区赶来。

    或许从今夜开始,可可西里无人区将会变得异常热闹。

    “西臧古籍《万部论》记载;穹窿银城的地基镶有黄金,墙壁上嵌着白银,门上包有铁皮。

    城中心的主宫殿周围修了18个小殿,18个小殿的外围又修建了360个神殿。

    神殿外围又修建了1008个供塔,这一切似乎都可以对应上。”

    王少华喃喃说着,虽然还只是粗略的考察,但种种迹象都可以证明一切。

    他说着说着,居然还哭了。

    明明年纪这么大了,哭起来却向个孩子,依靠在陈渊肩膀上老泪纵横。

    这并不是伤心,而是激动,喜极而泣!

    陈渊也知道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会很怪异,他安抚着王少华,同时感叹着,“穹窿银城在青藏高原上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你听说过它,却从来没有实锤过。”

    “今天能整理出的遗迹也难以展现他当年的全貌。”

    “穹窿银城像它背后的象雄文明一样神秘,出现的轰轰烈烈、消失的悄无声息。”

    “但是今天,一切都有结果了。”

    王少华想起现在是直播间,便重新调整了一下情绪,略带感激地派了派陈渊的肩膀。

    科考队员张涛小跑了过来,“刚才我去车上用通讯设备和单位那边联系了,今夜就会加派大量人手过来。”

    穹窿银城遗址的发掘必将会持续非常久,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遗址,将会是函夏日后的文明瑰宝。

    而面对这样的瑰宝,对考古学家们来说,并不在意他能带来什么样的物质价值,而是在文明程度上,能够对古象雄文明的了解刨析得多深。

    这或许才是考古和盗墓的区别所在。

    虽然陈渊自始至终都觉得,两者干的都是遭天谴的事。

    王少华带着其他人去银城其他位置了,而陈渊则将注意力放在了之前所发现的中央墓室上。

    他猜测,墓室里的主人很有可能是象雄文明的创始人,

    敦巴.辛饶弥沃唐卡。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象雄的第一任国王叫敦巴.辛饶弥沃。”

    “敦巴是尊称,所以很多地方也直接称他为辛饶弥沃。“

    【敦巴在藏语里面是什么意思呢?】

    网友们好奇问道。

    陈渊说道,“就是祖师的意思。”

    “也就意味着辛饶弥沃他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既是国王,也是XZ本教的创始人,也是象雄文明的创始人,同时是一个浑身都是谜团的人,他的出生日期一亮出来就会吓倒每一个人。”

    “根据藏传文献的记载,他出生于公元前16017年,这个年份比《史记》记载的五帝时代还要远出去几倍。”

    “辛饶弥沃出生在一个叫巴波索节的城市,巴波索节又是一个叫俄摩隆仁的国家首都。”

    疑问再次袭来,直播间又有人问,“这个俄摩隆仁国在哪儿呢?”

    甚至就连一些考古相关的学者也在直播间里认真听陈渊的讲述。

    俨然是把他当成了授课老师。

    没办法,老陈懂的太多了,别看他年龄不大,可这些老家伙内心都异常佩服。

    不佩服不行啊,他们有些人研究古象雄大几十年都没找到穹窿银城,可人家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了遗迹位置。

    等科考完全落实后,他们相信陈渊一定会受到高层的嘉奖。

    而陈渊也能理解网友们的疑惑,这并不怪他们不懂,因为就算是某些专家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因为俄摩隆仁国,你就翻遍史书也找不到它的存在,唯一能找到的就是大藏经里的一副地形图。”

    “其中所记载的俄摩隆仁整体上看起来是一个八瓣莲花的形状,莲花的中心耸立着一座九叠经山。”

    直播间里有人说这是佛教中须弥山的所在地,也有人看到这幅图马上想到这难道不也是一个中心向外放射状类似同心圆的城市构造吗?

    看起来很像柏拉图描述过的亚特兰蒂斯。

    这个猜测听起来很无厘头,但是还真有较真儿的去查证。

    陈渊却是摇头道,“并不是亚特兰蒂斯,而是曾经存在于太平洋后来又消失的一块大陆,它和亚特兰蒂斯大体处于同一时期。”

    亚特兰蒂斯一直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能和它出于同一时期的古代城市文明,同样能沾染到足够的神秘面纱。

    而这位从中走出来的辛饶弥沃,完美的融合了一个神人所具备的条件。

    “辛饶弥沃结合了西臧本地的萨满风俗创立苯教,现在一般把他之前的苯教称之为原始苯教,他之后的苯教称之为雍仲苯教。”

    “公认辛饶弥沃是雍仲苯教的创始人,这个信仰反对杀生,信奉天地自然,而他本人在81岁的时候就涅槃了。”

    “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是有些神话色彩存在的,因为辛饶弥沃的人生轨迹有点和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非常类似,只不过释迦牟尼比他晚了15000多年。”

    但不得不让陈渊承认的是,“辛饶弥沃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象雄文明,他创造了象雄文字,是今天藏文的源头。”

    而随着科考主力赶来,考古的不断发现,科考队发现一万年以前象雄的文字、科学、宗教、艺术、医学,都已远远领先于世界。

    象雄的样貌也越来越清晰,但还远远不能窥见全貌,它在世人的面前依旧是那么神秘莫测。

    同时物质的遗存也在不断地发现,4000年前的天珠、1800年前的黄金面具、铜器等等,都在不断地向我们诉说古老象雄的故事。

    而非物质的文化却一直清晰可见,又触手可摸。

    煨桑、朵玛、转山、拜湖、金刚舞等等,从远古象雄一直代代相传,从未断绝。

    这些习俗早已经成为藏民族的文化并延续至今。

    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得到发展,由于苯教文明产生的年代久远,传播地域广阔,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连许多西臧人自己都不了解。

    他们只认为印度文化对西臧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认为所有来自印度的文化都具有伟大的价值,并且错误地认定西臧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东西对西臧文化的形成都没什么贡献和价值。

    甚至还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臧之前,西臧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后等等。

    这种荒谬的说法被一些正统的狂热者宣扬了数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西臧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同时也限制了学者们对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兴趣。

    但是从今天开始,这一切都将被改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