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1/1页)
央辰国自建国以来共历经十七代国君,历任执印者虽并非个个居功至伟,但也大都是合格的君上,君臣相佐,百姓拥戴,才造就了央辰数百年的兴盛。 炀嵩王的父亲,央辰上代国君,“文兴神笔”焕颜王为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文才,在其当位之间,往来二十余年,央辰国各种历法制度快速发展,趋于完善,文坛百花齐放,很快便成为了普天之下读书人向往的圣地,而这一切皆要归功于焕颜。 炀嵩王自幼深受其父影响,虽文学底蕴无法达到焕颜一般的高度,但也算是颇有文笔,其所著诗作也常在坊间流传,颇有几分文兴之韵。 …… 炀嵩王落笔,便吩咐护卫寻来辰州饱负盛名的信使、为人十分神秘的迟风。 不到半个时辰,迟风领命前来参见炀嵩王。 炀嵩王的护卫将信件交予迟风,并传君上口谕,限于明日巳时前送抵南疆康郡,务必交予南国公慕曜城之手。 迟风跪地领命,并表示定不负君上嘱托,按时送至南疆。 …… 由于此信件为辰州亲笔,迟风不敢有丝毫怠慢,整理行囊,便立即出发向南疆赶去。 自幼苦练速行之术的迟风,对于央辰各地的地形和道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日夜兼行,沿山路,过险坡,未及辰时便进入南疆。 行至康郡边界,凭借着炀嵩王的手喻一路畅行无阻,康郡守卫派遣士兵护其左右,确保他能够安全抵达南国公府。 …… 当日巳时,迟风一行准时到达南国公府邸,府上管家听闻辰州回信,便立刻请迟风入府,并快步前去告知老爷,慕曜城听闻,立马起身前去迎接,迟风亲手将炀嵩亲笔交予慕曜城后,便说明来意准备即刻返程复命。 慕曜城听闻也不便多做挽留,嘱咐下人给迟风带上些随性的衣物和盘缠,随后便送别迟风。 慕曜城回至屋内,告诉管家,自己没有出去前不准任何人来屋内打扰,管家应声,推门出去。 慕曜城小心翼翼打开了炀嵩王的手写信,一字一句的反复斟酌,生怕遗漏些什么。 “南国公收,炀嵩亲笔。吾于辰州欣闻渥城大捷,满心欢喜,正欲犒赏三军。忽而国公亲信抵辰,炀嵩闻之,极度悲愤,吾为一国之君,定不可让此事荒诞了之,愿请国公近日起身前往辰州,共商国是。” …… 慕曜城对于炀嵩王的回信喜忧参半,他认为辰州方面的态度太过模糊,并无迫切发兵之意,但慕曜城也深知,身为一国之君定不可轻易激化矛盾。 慕曜城唤管家到屋内,吩咐其准备去往辰州的所需物件,并点派十余名随从要求一同前往辰州。 …… 时过深秋,已是江南好景,慕曜城极目眺去却满是凄凉,忽想到即将动身前往辰州仍有几分惆怅,家国山河,南疆百姓,无不牵挂在他的心头,驻守南境数十载,已是边城孤劲松。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