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四章 皇后教太子为君之道!徐风雷入主安市城为三军统帅! (第1/2页)
“帮你cao持?” 长孙无垢重复了这四个字,语气似是在反问,又似是在质问。 “嗯。” 李治应道, “倒也不是孩儿真的不懂,只是心想着舅舅经验更丰富,能做的更稳妥些,所以就都顺了舅舅的意了。” 长孙无垢眯了眯眼。 “你倒是真乖巧。” 她轻声道, “这也遵从,那也顺意。” “倒像是霍光手里头的汉宣帝。” 李治眉头一挑,默不作声。 他熟读史书,自然知道汉朝权臣霍光和汉宣帝刘病已。 事实上,他一直都把刘病已当做榜样来学习的,因为他觉得历代明君之中,刘病已的性格和自己很是相似。 “不过,我大唐不需要霍光,最起码现在不需要。” 长孙无垢吩咐道, “从今天开始,奏疏先送到他那里过目,再送到上书房,由你批复。” “政务可以交给臣子们去打理,但最终决定权,必须在你的手里!哪怕你只是画个红圈表示认可。” “看上去好像只是走个流程,可事实上,这绝非走个流程那么简单,因为否决的权力,一直都捏在你的手里。” “明白了吗?” 李治闻言,神色认真,连连点头。 “是,是。” “母后说得是,孩儿明白了,我回去就跟舅舅商量。” 长孙无垢嗤笑一声。 “什么商量?你是君,他是臣!” 她道, “天地君亲师,君臣关系,永远在亲戚关系之上!” “别一口一个舅舅的,搞得他好像有多大威权似的,在民间外甥是舅大,但在皇家,从来都没有这样的规矩。” “你是储君,他便该当恭恭敬敬当你的臣子。” “所以,你就只管下令便是。” 李治乖乖点头,目光泛起神采,忍不住称赞: “母后你好厉害啊……” 别的不论,就光凭现在说的这番话,就足以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上位者! 在李治的印象里,母亲从来都是温文尔雅的慈母形象,可从来都没有展现出这样的一面来过啊! “厉害个什么?无非是看的多了。” 长孙无垢笑道, “你父皇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你师父也说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换的只是一茬一茬的人儿。” “所以啊,你还是要多读书,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可能会骗你,但经典不会,它只会无私的教你,至于能学到多少,全在你自己。” 李治神色认真,体会着母亲话里的内涵。 正在这气氛融洽之际,一道身影疾步而来,立于屋外! “太子殿下!” “您……能否出来一下,奴婢有事商量……” 一道声音传来。 李治抬眼望去,正是那个去取战报的内侍。 “嗯?什么事?” 他起身,有些疑惑。 那内侍神色有几分紧张,却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是连连招手,催促道: “您先出来好不好?” 李治点了点头,正欲出门,身后却忽的传来长孙无垢的声音: “有什么事,是我不能知道的吗?” “就在这里说,我昏迷九年了,该瞒该隐的事情,也都瞒了,现在我醒过来了,还要瞒我,没这样的道理。” 她的声音很平静。 但这平静之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这是命令,不是商量! “这……” 内侍神色有些难看,但在长孙无垢平静的注视下,他还是战战兢兢地进了屋内。 “你说吧。” 李治也道, “没什么事情是不能让母后知道的。” “现在父皇不在宫中,母后就是最大。” 内侍:“……” 他不是刻意隐瞒,而是为皇后娘娘着想啊! 可现在,想瞒都难了。 “陛下,出事了……” 李治浑身一震。 长孙无垢的瞳孔,骤然一缩,身形都有些摇摇欲坠! …… 高句丽,安市城。 如今,这座城已然被唐军所占领! 徐风雷亲率的两万精锐和大唐十七万陆军前后夹击,战争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梁万春再能守,也守不住一间四面漏风的屋子啊! 短短六个时辰,安市城破!城主梁万春被俘。 城主府内。 徐风雷坐在主位之上,下首是李绩、李道宗等大总管。 他的位置,本来是李世民的。 但李世民因心力憔悴昏厥,随军太医救治不力,已然在徐风雷的安排下,火速送往洛阳休养,安排孙思邈前来救治。 皇帝不在,自然是论资排位。 徐风雷以太子太师晋国公之地位,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之头衔,坐在首座自然是当仁不让! “陛下熬了四天四夜,又经历大怒大喜,最终还是倒下了。” 徐风雷沉声道, “好在,他并无性命之忧,我已安排快马去请孙神医,以孙神医的医术,必然能将他救醒。” “所以,诸位也不用太过担心。” “今天的第一件要务,便是各自回军之中,安抚军心。” “皇帝无事!现在是由我坐镇中军指挥,高句丽弹指可灭,等待他们的,是荣耀和军功!” 第一场将领会议,首要解决的就是士气。 拿下安市城不是说完全稳cao胜券了,眼下,军心决不能涣散! “是!” 众将拱手称是,尉迟恭喊得最大声。 他向来都是徐风雷的最佳捧哏。 一声应下,屋内的气氛也是舒缓了几分。 不得不说,徐风雷就是有威信,他的话就是能让人信服,这或许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他都没有出过错,所养出来的气势! 咱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所以,说皇帝没事,他就是没事!谁都不需要担心! “第二件事。” 徐风雷道, “刚才茂功提出来,安市城困了我军那么久,无论是将领和士兵都有不小的伤亡,就连陛下都有了损伤。” “这一仗打的憋屈,所以他建议屠城三日,以泄三军不平之气。” “对此,我不同意。” 李绩神色微动,没有开口。 “为什么不同意呢?” 徐风雷正色道, “因为我唐军乃是王师,乃是正义之师!屠城这种手段,往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