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最受欢迎的节目 (第3/4页)
的话题,却是十分惊人。 直接登上了热搜。 春晚还没结束,这首歌却已经火了。 不少乐评人已经开始对这首歌进行点评了。 其中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未多久,节目进入后半段。 张榆总算登场了。 春晚歌曲,很多都是直接上台,但有些却有主持人串词。 之前杨若雪有这待遇。 张榆自然也有。 不过,很少人关注而已。 尤其是在听到张榆即将登台,谁还记者主持人刚才说什么啊! 灯光渐起,音乐声响起…… 一阵电子琴的乐声响起,一阵富满朝气的前奏声传进观众的耳中。 随后张榆举起话筒: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张榆干净嘹亮的声音响起,仿佛一眼清泉,清澈见底。 或许前面的几句歌词许多年轻人,尤其是还没出社会的学生没有太大感触。 可那些出了社会,历经苦楚之人,却忍不住心中一震。 谁没有被生活一次次的冷落的经历? 可谁又曾放弃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 谁都曾在岔路口迷茫不前,但是最后迫于生活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梦想,选择的平凡的生活。 梦想啊,多么遥不可及。 不少人听着,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对,是曾经的。 “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莪,对自己的承诺,对爱的执着......”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的未来不是梦》! 一句接一句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直击所有人的心灵。 对!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我们拼死拼活,为的是什么? 梦想! 为的是心中的梦想! 张榆那一句句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就好像是拥有梦想之人,在心中的呐喊。 不少人眼睛再次湿润了。 压抑了太久,在梦想前行的道路上忍住了太多的磨难。许多人终于忍不住心中巨大的压力......哭了。 哭,那也是一种释放。 这是一首励志作品,歌曲节奏明快,张榆通过这首歌曲唱出了许多青年人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 不再迷茫,顽强拼搏,未来值得憧憬,因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这是年轻人的纯粹,不仅可热血,也可纯真、浪漫。 “年轻,真好!” 李芬看向台上的张榆,笑着说道。 这首歌其实在彩排之时,她就已经听过了。 可再次听的时候,依旧被歌曲所吸引。 而张榆下台,袁翔直接上台了。 他们两人表演一前一后。 前者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后者紧接着就唱《我相信》。 不知道是因为两人的歌名,还是因为两首歌曲的风格相似。 两首歌都是励志歌曲。 袁翔上台,就给人一种激情洋溢的气氛中。 而他的歌声也铿锵有力。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 振奋人心的歌声,盘旋在春晚舞台上,仿佛有一股无比震荡心灵的力量钻入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又是一首青春洋溢的歌曲,又是一首让人热血沸腾的歌曲。 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何处不能欢乐无限。抛开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袁翔的歌声高亢清亮,带着鼓舞人心的力量,将这首歌里表达的青春励志主题展示的淋漓尽致。 虽然没有主持人解释,不过袁翔这首歌还是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歌曲够好。 “回去注意安全。”张榆看向袁翔,说道,“帮我给叔叔阿姨带声好。” “嗯!”袁翔点了点头,随口道,“你呢,什么时候回去?” “明儿的飞机。”张榆说道,“估计能赶上午饭。” 袁翔没再说什么。 他收拾收拾准备去飞机场了。 张榆和杨若雪并没有立马离开,而是留下来待到春晚结束才离开。 而晚会最后一个节目,无疑也给了众观众一个惊喜。 《难忘今宵》,今宵难忘。 这的确是一个给了观众不少惊喜的节目。 黄贺也是功成身退了。 这一届春晚,不说好评如潮,确实比以往的要精彩不少。 语言类节目不提,歌曲就出现了不少好歌。 尤其是张十三作词作曲的四首歌。 对! 四首歌。 细心的观众发现,不仅仅杨若雪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以及他自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袁翔的《我相信》,连晚会结尾曲的《难忘今宵》的词曲都出至张十三。 而这四首歌在春晚之后,瞬间爆火。 或者说春晚还没结束,前面三首歌就已经火了。 而其中最火的无疑是杨若雪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首歌已经被评为这届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了。 张榆和袁翔的歌也火,但跟杨若雪那首歌比起来,确实差了点。 或许是歌曲的受众问题。 《时间都去哪儿》打动了了几乎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或许换个舞台,结果结果就不一样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显然比张榆和袁翔那两首歌更契合春晚这个舞台。 张榆和杨若雪到没太过关注。 火,那是必然的。 至于会持续多久,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袁翔那首歌肯定更持久。 《我相信》收录进他第一张专辑之中的。他在春晚上这么一亮相,专辑宣传自然会借这个热度进行炒作。 都是好歌,炒作宣传的歌曲自然火得更久。 “还是卖点东西再回去吧!” 在蓉城下了飞机,租借的汽车已经在机场等候。 刚上车,杨若雪开口说道。 “好!” 张榆点了点头。 父母那儿,买不买都无所谓。 人回去了,他们就很高兴。 不过,亲戚朋友那边,还是准备一些的。 去年就买了,今年缺了,说不过去。 何况,也花不了多少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