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难道张十三对丑男情有独钟 (第2/4页)
因为他出演了《疯狂的石头》的黑皮,而张榆又打算拍《疯狂的赛车》。 张榆想到的了原班演员,而刘博又恰好没经纪公司。 旗下艺人都是丑男,那纯属巧合。 至于颜值,才华......张榆压根儿没想那么多。 不过,被程杰这么一问,张榆感觉有必要签俩帅哥美女入旗下了。 免得别人说自己的帅全是旗下艺人衬托出来的。 程杰并没有提参演张榆这部电影,也没提投资之事。 小成本喜剧片,还容不下他这么一尊大神。 他还没有到自降身份的地步。 至于投资? 小成本电影而已,张榆又不缺钱,自己完全有资金支撑。 何况,他背后还有万盛影视呢? 他若参与投资。 张榆若是拒绝,岂不是尴尬? 即便不拒绝,那么他背后的万盛影视会如何想? 程杰参演《大圣》,很大一部分原因那就是搭上万盛影视,增加国内的人脉。 为了一部小成本电影,彼此出现隔阂,不过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哪怕这部小成本电影很有可能大卖。 “第二日票房统计出来了。” 《大圣》实时票房其实在网上都能看到。 第二日票房多少,其实不难看出。 不过,网上的那数据显然是不准确的。 圈内的人,基本上都是为实际统计为主。 “多少?” 程杰连忙问道。 张榆也好奇的看了过去。 若是第二日的票房稳住了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成了。 “近两亿两千万!” 那人有些兴奋的说道。 嗯? 众人一听,却是一阵欢呼。 毫无疑问,《大圣》成功了。 票房稳了。 两日累计票房破四亿五千万。 国内票房破十亿,已然没什么悬念。 现在问题不过在于十亿之后能走多远。 这部电影赔是肯定赔不了了,问题不过是能赚多少而已。 张榆到没多大的震惊。 这部电影赚多少钱,跟他无关。 他也并不羡慕。 实际票房或许与网上的数据有些差异,但应该不会太大。 随后,张榆又跟着跑了两天路演,然后就不再参加电影宣传了。 而《大圣》的单日票房有所下滑,但属正常发范畴。 影片依旧火爆。 “这次谢了!” 王梅笑着对着张榆说道。 她悬着的心,如今算是落下了。 “《大圣》成功,与我可没关系。”张榆摇头,说道。 王梅笑了笑,没再继续这话题。 张榆参加宣传,为电影增加了不小的声势,话题度都高了不少。 或许电影的成功关键不在他,可若说跟他没关系,那显然不恰当。 “听说你们准备怕一部小成本喜剧片进军春节档?”王梅道。 这也是她此来的目的。 这电影,若是其他公司得到消息,必然蜂拥而至。 只是万盛影视挡下了。 想要投资张榆的电影,绕不开万盛影视。 张榆和宁远合作的第四部作品。 三部影片成功的案列摆在面前,则第四部,自然让人趋之若鹜。 万盛影视自然也是如此,显然不会错过。 “对!”张榆点了点头,说道,“说是小成本,不过是相对于那些大片而已。比之《疯狂的赛车》的投资,无疑要大上一些。” “那按之前的来如何?”王梅点头,说道。 投资越来越大,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张榆工作室并不缺资金,完全能够支撑越来越大的投资。 “好!” 张榆也没说什么。 减少万盛影视的投资比例? 没那必要。 工作室如今还需要背靠万盛影视。 万盛影视没借机增加投资比例,已经不错了。 这也就是王梅。 若是换了个人,或许就要趁机加大投资力比例了。 “花姐不准备先看看剧本什么的?”张榆笑着说道,“你就不怕亏了?” “会亏么?”王梅笑着说道,“如今你和宁远的名字加一块儿,估计都值几亿票房。” “我们那么牛了么?”张榆一笑,道。 张榆和宁远加一块儿,票房号召力的确很强。 其实,两人单独捻出来,票房号召力也是不弱的。 在这上面,王梅对其还是很信任的。 她了解张榆。 他敢进军大片云集的春节档,那么就有极大的把握。 看不看剧本,其实并不重要。 在这上面,她眼光未必就比张榆好。 “莫若小瞧自己。”王梅说道,“对了,你这部电影叫什么?你参演么?” “《西红市首富》!”张榆摇头,说道,“我不参演,或许会客串一下吧!” “客串?”王梅道,“你对客串还真是情有独钟啊!对了,西红市是城市的市么?国内外有这么一个城市么?” “虚构的而已。”张榆笑着说道。 王梅点了点头,没有在继续说什么。 毕竟,不管写哪个城市,那城市都有首富。 《西虹市首富》这是张榆给宁远准备的第四个剧本。 为何选这个? 无非是看上了原版的票房。 拍摄起来,难度也不会很大。 影片故事很简单,讲的是混迹于丙级业余足球队的守门员王多鱼,因比赛失利被开除离队。 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他接受了神秘宝岛财团“一个月花光十亿资金”的挑战。 本以为快乐生活就此开始,王多鱼却第一次感到“花钱特烦恼”! 这电影,显然有点网文“神豪流”的风格。 这个世界网文发展不如前世,虽然出现不少“流派”,但还真没有什么“神豪流”出现。 或许这部电影一出,网文就此多了一个流派。 “对了,听说你们那部电视剧听说跟电视台签了对赌协议?”王梅接着问道。 “嗯!”张榆点了点头,道,“跟华视综合频道签的,估计隔几天就要开播了。” “你对这部电视剧到是自信。”王梅说道。 收视率越高,单集价格就越高。 若是没达到最低收视率,那可就是一分钱拿不到。 这绝对是有风险的。 而敢这么干的,恐怕也就张榆了。 “那电视剧投资不大,不如赌一下。”张榆笑着说道,“毕竟,抗日剧的价格有些低。” 他自信么? 毫无疑问。 他对《亮剑》这部电视剧极为自信。 王梅看了一眼张榆,只是笑了笑,也没再多问。 她又岂会看不出张榆对那部电视剧的自信。 《亮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