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辩士 (第2/2页)
地,四渎五岳有神灵,君侯若是想要做什么阴私诡计,这天地神灵可都在看着呢!” 虎目紧紧盯着黄桧的脸面,高恭活了四五十年,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这般头铁的读书人,心中怀疑他是真傻还是装出来的。便再问他道:“我请你来赴宴,你就来了?前堂上那番话,真的不是胡馆长教你说的?” 黄桧说:“胡师的确未有任何言语上的指教......”正说着,他突然回过味来:“哈——我知矣!原来君侯在府上摆酒宴,竟然真的只是为了以此来躲避天子的视线?” 一听是这小子自作主张来的,高恭瞬间没有了交流下去的欲望,只是敷衍着继续问他:“躲避天子的视线又如何?不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黄桧怒目对高恭:“君侯身为我齐国开国首功、天子亲弟,爵万户,位上将,负社稷之重担,承海内之厚望,执掌八州军事戎机十年之久,如何能学窦婴灌夫,做那沉湎于酒色之中的无用之人呢?” “想不到你竟然颇有几分胆色”,气氛已经被黄桧引到此处了,高恭内心中积攒多时的怨气随之上涌,也不由得多说了些废话:“沉湎酒色?呵——难道你当我愿意沉湎酒色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一切的源头,难道不是天子伤我在先吗?” 一腔热血的少年郎,或者叫见识不足的政治小白,一头撞入了天下间最凶险的政治搏斗中,当时就显示出了自己消息不灵通的短板。 皱着眉头,黄桧问道:“天子伤君侯在先?此话怎讲?” 提起这事,高恭一脸的不耐烦:“你不知道?就在上月底,天子借着走私军资的由头,将我帐下一十三个结义兄弟,全部法办去职了。” “走私军资?一十三人一起去职?”黄桧行礼再问:“敢问君侯,这一十三人,都是些什么来历?” 高恭说:“这一十三人,他们皆是当年追随我在北海起家的兄弟,早前也是多次见过陛下天颜的。他们晓畅军事、明礼知法、通晓仁义大道,去职之前,最次的也都坐到了一方都尉镇将的位子,堪称是国之干城、上将之材!在我帐下听令二三十年,从未违背过我的任何一道军令,就更不要说什么走私军需物资这种坐诛三族的大罪了。无罪而去职,这不就是天子在借机敲打我这个举主,责怪我这个上将军吗?” “我明白了。君侯的意思是说,这一十三人本身是没有任何罪过的,此番去职,全是因为在天子眼中,他们是君侯的属下,与君侯是坐一条船、走一条路的人。” “然也。” “是故,君侯就为了这点小事,才连续数日不理军务,躲在府中沉湎酒色、消遣余生?”说完这话,黄桧刚顺下的眉头再次扬起来了。 “小事?”高恭拍案而起,又有暴怒的迹象:“我一十三个手足兄弟、国家一十三个重职镇将同时去职,这在你眼中,竟然只是小事吗?” 面色诚恳、言语真切,黄桧对高恭说道:“恕我直言,君侯若是不吸取此次灾祸的教训,仍旧口口声声称的那一十三人为‘兄弟’,那他们的劫难才刚开始啊!” 这回,就改到高恭皱眉了:“此言何意?” 黄桧双膝触地,稽首大拜,说道:“君侯只想着这一十三人在你麾下管军多年、情谊深重,视之如同手足兄弟...但你却忘了,当今世上,与君侯有血水之亲、可称为君侯兄弟的,确只有天子一人啊!” “那一十三人对君侯再忠贞,难道他们还能比得过你与天子之间的兄弟深情吗?难道他们还能将家中子弟过继给君侯做儿女?还能改姓为高?又或者君还指望着,以后他们在上供祭祖之时,也为你供上一份血食?” “君侯岂不闻之,《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乎?如今君侯离至亲、去骨rou,而就臣僚、爱下属,这怎么会是符合圣人之道的做法呢?就算君侯有盖世武功,是武道圣者,可以保护自身不受上天谴责,又如何能保护得了那一十三个有罪将领呢?所以,我刚才说,他们的劫难才刚刚开始,这真的不是在欺骗君侯啊!” “今日我说了这么多诛心之言,实在是违背了先贤‘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教诲,但我之目的,的确是为了君侯、天子和社稷万民着想。毕竟,国可一日无桧,朝廷却不可一日无上将军!君侯若是发怒,还请只责罚我一人,万勿责罚胡师与我家人...万死万死!恕罪恕罪!” 闻言,高恭沉默良久,一声长叹后,他俯身将拜倒在身前的黄桧扶起,并说道:“古有项橐七岁而为孔子师,甘罗十二岁而为秦之上卿,今日你说出这一番话来,若是流传出去,将来在史书上的美名,绝对不会在这二人之下了!有你这样的良才美玉,是国家的大喜事啊!” 紧紧抓住高恭搀扶自己的双臂,黄桧认真的说道:“君侯若当真听进了我这些话,就不要再沉湎于酒色当中了,朝廷的军务,还都在等着你拿主意呢!” “善!”,说着,高恭起身欲走,却忽然再次定身,向黄桧问道:“今日你这一番话,对我触动良多,算得上是有大功于社稷,有功,则不可不赏...之前在摆宴会的前堂上,我看你双眼直勾勾的盯着那西域舞女转也不转...这样,我做主,亲自为那舞女赎身,她就送与你了!” 羞色与喜色同时浮现在脸上,黄桧兴奋行礼:“谢君侯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