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签个条陈吧 (第2/2页)
做这金曹史……” 百里长青倒是一副“为陈朔着想”的做派,将那小吏按着坐下,将笔塞到那小吏手里:“我念,你写,别写错字!” “今日为守备江州招募军士三千,并置办兵器甲胄,于巴郡府库支取钱粮若干,以此为凭,某年某月某日。” 说完还问了陈朔一句:“陈司马,募军三千够不够?” 陈朔点头,神色已经不那么乖张,大概是觉得百里长青很懂事。 看了看条陈觉得无误,便拿起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用了前军司马印鉴。 随后便问百里长青:“钱粮何处支取?” 百里长青将条陈收好,答道:“陈司马可以直接到较场等候,我让人给你送过去。募兵告示以及其他杂事,他们都会办好的,司马收到以后只管回执用印就行。” 陈朔见百里长青如此说,倒是赞了一声:“李益安倒是会用人……” 说罢便离去了。 郡内吏员们不解:“老师,这不妥吧?用郡内的钱粮募他的兵?等长史回来会算我们渎职的!” 百里长青笑笑:“那条陈上,写的是若干。你们去库里,支给他募军六千的钱,记好账目让他在回执上交割用印,李长史那里,如实禀告便是。” 吏员有些不解,但还是领命去了。 百里长青暗自一笑,那莽夫想必会很欣慰多得了钱粮吧。 但有的时候,多得了钱,可未必是好事啊。 这陈朔是顾成的妻弟,谁也得罪不起。但败军之将还自持身份‘搜刮’郡内,日后落在李丰和顾成眼里,就是另一码事了。 …… 一天后。 诸葛玉的行踪找到了。 事实上诸葛玉这次根本就没潜伏。 巴郡虽然山多林密,但也很难藏得住几千匹马,所以那诸葛玉得了马匹后并没有潜行,而是从官道直接奔往了枳县方向。 不仅江州骑军看到了,枳县王栋的探马也看到了。 张绩已经回军到达枳县,还来不及问枳县建设之事,便得到了军报,诸葛玉往枳县来了,按马匹脚程,大概两个时辰便会到。 张绩便立即安排军队在枳县西面结阵,准备正面应战。 但那诸葛玉却迟迟没有出现。 张绩派了好几批探马过去,却又全都有去无回。 眼见到了正午,阳光刺眼气候渐热,不能再这么结阵了。 探马全都没回来,张绩自然知道诸葛玉定是将部队分散在了枳县西面,再派小股部队过去刺探肯定是送菜,便让本部亲军百人一队轮流向前,自领大军在后平推过去。 大军推进,诸葛玉分散作战自然便起不到作用了。 但数千军队半日推进了三十里,却一个敌人也没见到,只看到了之前派出去的探马尸体。 张绩也算是机变灵活,当即便让麾下步兵返回枳县驻守,自己领三千精锐徐徐推进,倒是正如百里长青所建议的,驻守枳县,沿着江缓慢行军,并不刻意去寻那诸葛玉的踪迹了。 每日只行军三十里,便寻江边宽阔处扎营。 三日之后,张绩到了距离江州仅有几十里的江畔。 而顾成中军也传来了军报,大军已沿江而下,明日即可抵达江州。 张绩在江畔的乱石滩上,看到了诸葛玉从陈朔那里得来的几千匹马,以及诸葛玉留下的信件。 诸葛玉的部队,彻底消失了。 信件却是给顾成的,上面写着:“玉虽竭力而战,无奈主公先降。但玉胆怯,不敢当顾公爪牙,又不敢以身殉国。如今玉已成孤魂野鬼,自当孑然而去,以免顾公劳心。玉麾下部曲已尽数解甲归田,只乞顾公容我家族亲眷于治下苟活,玉拜谢。” 信件是放在一个堆成几人高的甲胄堆顶上的,这是两千多副各式甲胄。 张绩用手遮住阳光,往江对面看了看。 没看到人。 但张绩知道,诸葛玉和他手下的人,一定是脱了甲胄游泳过江了。 这是个可怕的对手啊……可惜不能成为同袍。 张绩感叹着,收拢马匹甲胄,返回江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