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猪羊之争 (第1/1页)
一连数日的赞美猪rou的美味,为了检验成果,何绍还专门去了一趟修义坊吴用的rou店。 “凤郎?你可是好久没来了” 看到何绍以后吴用把刀插在了案子上,双手才衣服上蹭了蹭脸上堆起了笑容。 “吴掌柜近来生意可以好?”何绍笑问道。 “最近开封城日吃猪rou的好像多了一些,往日里宰杀七八头也就撑破了天,现在每日十三四头,当然和凤郎你还是没办法比” 现在的何家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经营者街边角店的何家了,何安稳自己盖了一间奢华的酒楼不说,何绍自己还开了好几家火锅店。 吴用对这样的进展已经很满意了,但何绍却觉得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需要在加大宣传力度了。 为此何绍还专门去找到李沆,让李沆为自己写了一篇关于汉人饮食习惯的变迁的文章登载小报。 “汉人rou食以豕为主,《左传》记之曰‘宴有好货,飧有陪鼎。’《周礼》记之曰‘凡国之大祀必以陪鼎’,陪鼎为猪rou鼎。 秦汉设廪牲丞以豢豕,两晋微弱胡虏益强,胡食逐汉民千年饮食以代之,及王肃入北魏,以汉人之身奉拓跋为主,为迎上意赞曰羊为陆产之最,食羊之风大涨。 至唐时,皇族李氏三分汉家血脉七分鲜卑血统,共此五百载汉食胡化,食羊终代食豕。 自汉民之贼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开封所食之羊十之七八来自党项与契丹,岁输巨富至异域。” 看到这篇《羊豕论》后何绍心情激动,还给李沆留下了百贯,美其名曰稿酬。 不过李沆的文章何绍并不是很满意,倒不是文采不满意而是不能挑动人心。 ‘王肃入北魏,以汉人之身奉拓跋为主,为迎上意赞曰羊为陆产之最’这就是何绍后续添加进去的。 将吃羊的风尚和王肃联系在一起,虽没有挑明,但是很隐晦的暗示食羊其实是由一个‘汉jianian’引起来的风尚,尤其是如今的大宋外族强敌环伺更容易引起开封城百姓的共鸣,调动百姓情绪。 果不其然,小报上的《羊豕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扬言要扒了王肃家的祖坟,见到那些卖羊rou的人还会斥责几声国贼。 不过羊rou每斤四五百钱,能吃的起的绝大部分都是豪商巨贾以及官吏,这些人都选择了沉默。 骂街的人绝大多都是往日就吃不起羊rou的普通百姓,这篇《羊豕论》只不过给了他们提供了一把理论武器,让他们能够光明正大鄙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 之前的小报上只是旁敲侧击的告诉百姓猪rou好吃,李沆身为当朝宰相,他亲自下场为猪rou证明时这瞬间将朝堂也拉入了猪羊之争中。 若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引起这样的轰动,第二日王钦若掌管的御史台便有言官风闻言事,用这篇小报斥责李沆。 何绍在很早之前就跟赵恒透露过风声,要让猪rou代替羊rou以为国取利,因此赵恒对于朝堂上的争论没有做出任何决议,只是和稀泥而已。 以李沆为首随龙旧臣认为应该全民食猪,以王钦若为首的羊rou为上,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在朝堂上无法得到皇帝支持,因此双方激辩的战场也蔓延到了小报上。 御史台台首王钦若以为“豕养于圂厕之内,长于下秽之畔,其rou不洁,为君子所不食” 司农丞吴秉正在小报上辩解“非是豕rou不洁,实乃愚民以不洁之物喂养。圂厕之豕黑而瘦,其rou质sao而柴,精养之豕肥腻,有天差地别。” 各种朝堂大佬纷纷亲自下场,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于此同时整个开封城议论最多的便是猪rou到底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rou猪一年饲养两槽,一头rou猪饲养六个月可得白rou九十斤,所食不过麸糠瓜果之类。 羊之大者不过五六十斤,京畿地农户养山羊十一只,一年需要饲料一万五千斤,其中农户自己提供的只有一千余斤桑叶,剩余的枯草、枯叶各七千斤都需要从别处购买,每只需耗费两贯。” 开封府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猪羊之争愈演愈烈,在这场辩论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不管谁占上风,猪rou能吃而且比羊rou更加廉价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 何绍自己也没有闲着,在东坡居召来了杨士良谢安道这些酒楼的掌柜。 这些掌柜的对最近这几日的猪羊之争有些摸不着头脑,大宋吃了几十年的羊rou,他们的酒楼经营的rou食也是羊rou,怎么突然间风向一变吃羊rou就成了国贼了? “今日请诸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何绍说道。 “是与这小报上猪羊之争有关吧” 报房是何绍的开的,杨士良很清楚这场波及全城的大辩论或许始作俑者就是何绍,至于目的是什么暂时不清楚。 “不错,我希望大家能够逐渐淘汰一些以羊rou为主的菜式,然后添入一些以猪rou为主的菜。” 这些酒楼正店是开封城饮食的风向标,只要能让他们做出改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可不是那么简单啊”谢安道有些为难。 “我记得樊楼最贵的一道菜名叫虚汁垂丝全乳羊,这道菜价格五贯,猪rou是贱rou可卖不到这样的价” 羊rou价确实很高但是作出来的菜同样能赚的更多,猪rou贱利润空间也有限。 “猪rou有很重的土味sao味,与羊rou相比天差地别” 他们都是开酒楼的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在不是饥荒的年代味道才是影响酒楼生意好坏最重要的因素。 众人不敢直接回绝,毕竟他们还想靠着大宋美食刊来赚一笔,你一言我一语的只是在诉苦,何绍当然能看出来这些人无非就是在推脱。 “既然大家为难我也不勉强” 酒尽宴散,在所有人都离开以后却有两人去而复返,杨士良以及裴庸一前一后又走了进来。 “两位怎么又回来了”何绍笑着问。 “当然是对何兄刚才的提议有兴趣” 杨士良非常精明,他也并不看好猪rou替代羊rou,但是他押宝在了何绍身上。 “三郎跟我说过,犹豫不定的时候跟着杨掌柜和何掌柜就不会有错” 裴庸是裴宜的长子,个性平庸才能平庸,但却信奉听人劝吃饱饭的道理,尤其是劝他的人是何绍还有杨士良。 “哈哈,两位楼上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