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一个毛骨悚然的卜卦,难道?  (第1/4页)
    一人镇守孤城,于人世间无敌正文卷第七十一章一个毛骨悚然的卜卦,难道?蔚蓝色天空,澄净得像染上一层漂亮的釉色。    顾长安举着城缓缓悬行,不远处飞来一道红裙身影。    “你怎么跟来了。”他扭头注视青丝漫舞的女子。    女帝立在小山峰上,柔声道:“你怎么走的那么慢。”    两人相视一笑。    李挽的笑意略带殇然,她飘落在山脚湖边,拿下肩头的包袱。    “还有月饼,临时在凉州一户百姓家买的,今天是中秋,你再没良心也会和我过节吧。”    月饼放在香囊,就孤零零一块,李挽说着掰成两半,一半自己轻轻咀嚼,一半抛给他。    顾长安用另一只手接住,面饼加了芝麻杏仁,还有澹澹的幽香。    “你总是改不了把东西放在香囊里的习惯。”    他坠落在湖边,尽管掌心压住重量,但方圆几十里大地还是剧烈震动了几下。    李挽没搭理他,只是抬头怔怔看着血暗的阴影,轻声道:    “能放下么?”    顾长安沉默片刻,摇了摇头:“放不下。”    在她面前没必要隐瞒,前两次举城已经耗光了积攒的意志,再想举起恐怕得长达数日乃至半月慢慢磨。    李挽走到他身边并肩而立,抿着唇低低道:    “真想和你一起埋葬在城底下。”    顾长安没接话,其实走那么慢,就是想多看几眼,光是安静靠着就已经很美好了。    李挽不想再说些伤感的话,反倒感慨道:    “其实有时候想想,如果安西先烈真能显灵就好了,你父母你爷爷奶奶,郭昕都护,秦木匠……所有英魂都会为你感到骄傲,你会得到最大的认可。”    顾长安眼中有一丝向往之色,随即呢喃道:    “终究是遗憾。”    身边的女子最懂他。    自己真想见见安西守卒,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那个小屁孩将你们的遗骸落叶归根,小屁孩自始至终都坚守了孤土,竭尽全力做到你们所无法想象的成就。    吹牛小长安没有辜负你们的坚持,夸他一句吧,哪怕就一句。    “我给你买了两件衣裳,以前你总骂我舍不得给你花钱,这回算是补偿咯,凉州最精贵的丝绸店铺。”    李挽从拎着的包袱里拿出两件雪白长袍,面料细腻顺滑,袖口绣了两株桃花。    “脏死了,我给你洗洗。”她又嫌弃顾长安血污满身,不由分说扯掉他的血袍,直到赤条条。    见顾长安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李挽唇角定格一抹冷笑:    “你哪里我没见过!”    说完蹲在湖边,掬水帮他细心清洗着身体。    “如果还有选择,我不会在孤城陪你待三个月,我也不会陪你倒骑白鹿,那样就算你死了,我最多听到你名字时悲伤一阵,不会像这样每时每刻承受煎熬。”    “你看啊,连中原普通女子明知道丈夫要戍卫边疆保家卫国,或许阴阳两隔,明明眼泪流干了也不劝阻,你让我一个皇帝怎么去拦你。”    “如果一哭二闹三上吊有用,我倒也想。”    李挽絮絮叨叨,突然笑着往他命脉做龇牙咧嘴状,继续捧水冲洗血污。    顾长安盯着她精致美艳的侧脸,泪痕犹挂在长长睫毛上。    清洗很久,浑身干干净净才没血迹,只是千疮百孔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    李挽给他换上新衣裳,白发挽起插一根玉簪。    “玉树临风吗?”顾长安对着湖水打量自己。    “臭美!”女帝白了一眼,而后凝视他好一会儿,才指了指自己嘴唇。    顾长安俯身吻在微凉的唇瓣,也吻掉了咸苦的泪水,过去很久,李挽紧紧搂着他,低声啜泣道:    “长安,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蛮夷被灭了,中原恢复安定,我们俩骑着一匹颈戴大红花的骏马,走在人山人海的化觉巷里,到处都是彩旗红妆。”    顾长安将她鬓边垂下的一缕青丝别于耳后,轻声道:    “撒手。”    “我偏不……”李挽还是死死抱住,她还是暴露了最脆弱的一面,含泪哽咽道:    “咱们在长江渡口一起过了清明节,在化觉巷度过端午七夕,现在也算相伴中秋,一年只剩四个月后的春节。”    “就四个月。”    顾长安沉默。    李挽将下巴枕在肩膀,她要在四个月内进阶圣境,宁愿付出大半生寿命的代价来拔苗助长,也要陪他在龟兹城过一个春节。    只要成圣带国运剑九州鼎,自己才不会是需要他分心的累赘。    “好了。”李挽离开依赖的怀抱,挤出一个灿烂笑脸,“你走吧。”    顾长安静静望着她,轻轻颔首,随即举城飞掠远方,直至消失在视线中。    李挽坐在湖边一言不发。    直至黑夜降临,李氏皇族的老妇人李怜终于找到呆滞如凋塑的女帝,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问出口:    “陛下,长安究竟?”    这不止是她的疑惑,更是整个中原的担忧,昨天在雁门关那一席话,更像是交代遗言。    李挽抬起头,尽管离家那封信只是只言片语,可她却异常清楚地猜到枕边人将面临何等残酷的抉择。    整个世界,唯有她知道。    “长安越杀越强……”李挽声音疲惫。    李怜点了点头,从十岁开始持剑上城头,那个少年一直杀到现在,尽管受困于未被天道恩泽的旧世界,可仍旧凭借一己之力缔造一个个奇迹。    “他快飞升了。”    老妇人童孔骤然收缩,内心受到难以言喻的震撼。    仙!    自开天辟地以来,人世间第一尊仙人!    “恭喜。”她下意识祝贺。    李挽怔怔盯着她,自嘲一笑,“也对,多傻才会拒绝长生的诱惑,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尽是逍遥自在。”    “一人得道飞升,还管什么众生疾苦,管什么洪水滔天。”    老妇人笑容逐渐僵住,眼神除不可思议以外,更多是悲凉意味。    不愿。    这就是长安的答桉。    们心自问,换做是她,无论在故土有亲情牵绊家国束缚,都会追随流光溢彩的天门。    那是永恒啊!    李挽笑言:“世间安得两全法,不愿同流,天道岂能容下异类。”    看着陛下凄美的笑容,老妇人哑声说:    “一定会到那个境界吗?”    说完自己沉默了。    长安不动,中原谁来处理深渊一排陆地神仙?    将求生寄托在陆地神仙遵从不造杀孽的道义之上,跟摇尾乞怜的梅寿庚有何区别?    毁天阵法之前,蛮夷的神明从不踏入浊世,却破例了。    开了先河,就会有第二次。    神明一旦屠杀,中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