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子监 (第3/4页)
是三皇子,但消息被封锁了起来,并未立刻收网。 时值早晨,太阳刚跃出山头,郊野上花红柳绿,时而能瞧见乘车出去踏青的大户家眷。 十里坪镇上的一间较为隐蔽的客栈里,大堂中坐着些南来北往的江湖人,老掌柜则在柜台后打着算盘。 楼上的一间房中,摆着刚买来的饭菜,五个男子在其中围坐吃着饭,桌子下还挂着几条黑蛇,来回晃动吐着蛇信。 桌上为首之人,是个年过甲子的老头,头发有些秃,面色也蜡黄苍白,常年与毒物为伍,以至于整个人看起来略显阴郁,凑近还能闻到淡淡药味。 老头名为黄儒,人送诨号‘黄尾蝎’,是蛇峰五怪的老大,善使毒针,在天牝道一带颇有几分凶名,此时正低声说着: “运石材的队伍每天午时从官道路过,送往二十里开外的碧水林。随行看似都是力夫,但里面必然藏得有高手,雪湖花等物,应该藏在马车里……” 老二年纪其实也不小了,坐在跟前端着碗,疑惑道: “给老太后修个园子,石材里藏药材作甚?” 黄儒对此其实也比较茫然。 ‘蛇峰五怪’平日里做的是毒药买卖,因为北梁江湖宵小如云,生意还挺火红。 但自从为了抢稀缺药材,杀了钧天府的门人后,这行显然就做不下去了,他们技术再好,江湖上没商贩敢把原材料卖给他,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儒需要的量很大,总不能自己进山挖,为此只能跑到湖东道来碰碰运气。 京城是四海商道的核心,什么药材都能找到,黄儒本意是去抢几个大药商,也没想过打朝廷的主意。 但在京城外的官道上蹲守的时候,他们没发现药商拉着稀缺药材路过,反倒是瞧见朝廷运送的石材不太对。 黄儒玩了一辈子毒药,手里专门养了几条蛇,用以在那些常人进不去的犄角旮旯寻找药材,结果运石材的队伍每次经过,蛇就会有反应。 黄儒搞不懂朝廷为什么要把药材带去碧水林,但知道里面藏得绝对不是寻常货,很可能就有最近从西疆弄回来的雪湖花。 黄儒琢磨了下,弄不清其中原委,便开口道: “管那么多作甚,咱们抢了就走,只要尸体处理干净,朝廷一时半会也查不到我等头上……” 在座四个同伙,对此显然有异议,老二道: “往日咱们离得远,名气又不大,朝廷才懒得管。如今要是在天子脚下犯案,给国师府、十二所捅了大篓子,朝廷可不会善罢甘休,咱们除非逃到南朝,不然活不了。” 黄儒六十多岁了,其实也知道在江湖行走,哪些东西不能碰,听见这话又犹豫起来。 五人正商量间,黄儒忽然耳根微动,转头看向隔壁。 余下之人同时停下话语,侧耳仔细倾听,却见一道男女交谈声,从隔壁不远处的房间传来: “我骗你作甚,华老太师为了给自家小姐治病,弄了不少雪湖花的花株回来……” “雪湖花的花株,也能治爹爹的气脉暗伤?” “不清楚,不过毒用好了是药,药用不好便是毒。花株的药性,肯定比花瓣大,但一脉同源,应该也能治伤……我都打听好了,华家的小姐,今天会去夕霞寺上香,为了按时吃药,东西都随身携带……” “嘘!你虎呀你,当心隔墙有耳……” …… 黄儒听见这些,目光自然一动,看向了桌上四人。
老二琢磨了下,低声道:“雪湖花的花株,可是万毒之首,据说‘囚笼瘴’便是此物所炼,鸣龙图都防不住。咱们若是能搞到几株,配成奇毒,少说能卖万把两银子……” 其余三人也是点头:“华家应该就是承天府的华家,华老太师都辞官了,现在也没啥势力。抢华家肯定比抢朝廷风险小得多……” “要不咱们……” …… 黄儒也觉得去抢富家小姐,确实比抢皇帝的东西风险小太多了,略微犹豫,轻轻点头…… ―― 时间一晃便到了中午。 花红柳绿的学舍外,几名等着接小姐少爷回家的护卫,在僻静处安静站着岗。 竹帘卷起的学舍中,三十余名男女学子,在其中腰背笔直端坐,目不转睛聆听;气质儒雅的老夫子,手里拿着戒尺,含笑站在最前方。 而去南朝留学一趟刚刚复学的华青芷,则坐着轮椅在学舍中间滑动,给同窗们讲述着此行去南方的经历: “当时南朝的女王爷进来我便来了句‘离人何时至?几度凉风吹梦断’。不曾想那女王爷,未加思索便回道‘游龙此刻来,三钱白芷祛身寒’……” “喔……” “好才气……” …… 作为读书人,学舍中的学子显然对文斗很感兴趣,就如同听见武魁打架一般,时而发出几声惊叹。 夜惊堂抱着刀靠在廊柱上,远远望着其中的场景,不知为何,心底有一种奇怪感觉。 这感觉就如同整天打架阅女无数的江湖小混混,在教室外面等着品学兼优的小女友放学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