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故事2 (第2/2页)
秀才站杵在这儿干嘛!赶紧给老子滚开!” 秀才指向麻袋,只问了一句。 “这..里面的是那位烙印女子吗?” “是又如何?!” “放下..” 另一个小厮笑骂道。 “敢情儿你是来为你相好送行的呀!来晚了!” 两个小厮把麻袋重重地扔在地上。 “嘿!我说兄弟,这小子来得刚刚好,省去我们的麻烦。” 一个小厮抹去额头汗珠,有点儿高兴道。 “对头,你,说你呢,把钱给我们!” “什么钱?” 年轻秀才声音低沉道。 “这女人本就是官妓,在军营里跑了出来,让镇子上的大老板给留了口饭吃,可惜对于那事儿宁死不从,大老板一生气就给她脸上招呼了一记,呵呵~果然这脸上毁了容,就老实多了,这才死心塌地干起皮rou生意。” “说谁不是呢?要知道这女的容貌被毁,哪里还有男的愿意找他,大老板见他赚不了钱,昨儿就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把她这吃白食的赶出去,谁知道这小妮子也是倔,偷了大老板的一桌饭菜,自己跳井了。” “既然你是她相好,就把他白吃白喝钱,给我们大老板结一下。” “多少钱?” “不多,5两银子。” 说完,两个小厮相视一笑。 年轻秀才蹲下身子轻轻地摸了摸脑袋,颤抖地问道。 “一个生命就只值5两银子?” 两位小厮面面相觑,不知道是喊高了还是喊低了。 一个小厮扯着嗓子说道。 “她怎么能算人?她就是一件烂了的商品,5两银子很公道了。” 年轻秀才心中已经有了少许怒气,他憋着胸中那股无名之火反问道。 “这是谁定的规矩?” “这是朝廷定的规矩!一个逃走的官妓,她就已经不算是人了,是个人都能随意打骂她,我们哥俩儿忙活半天,把她葬入这河中,她下辈子投胎都应该感谢我们。” “朝廷?!” 秀才握着手中的《治世警言》更紧了一些。 年轻秀才把全身上下所有的钱都给扔在地上。 见钱眼开的两个小厮,立马争先恐后地捡起地捡起来,相互争抢地跑了。 边跑嘴里还咋咋呼呼道。 “这人肯定是失心疯了,给这么多。” “管他娘的,有钱不赚王八蛋。” 待二人走远了,秀才颤抖的双手打开麻袋。 映入眼帘的是一脸血rou模糊的样子,唯一让人还能看清楚的是脸上的那道烙印。 秀才揉了揉眼睛,今天终于看清了这个烙印是那么像桃花。 为什么,可以不问缘由就乱棍打死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还是朝廷定的规矩!? 此刻年轻秀才迷茫了。 世间如此丑陋痛苦,还有这样的道理吗? 难道那一晚上的就是她的泪水,她早已知道自己的结局,在和自己做着告别吗? 年轻的秀才一动不动地坐在地上抱着她,整整7天没有任何动作,仿佛像一座石雕一般。 规矩是人定的,假如是朝廷是如此漠视生命,拿自己考取功名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还有成为这位不知名女子的帮凶吗? 本来在秀才眼中读书本是为了追寻圣贤之路,圣贤之路本就是一条不同于他人所走的道路。 假如人人圣贤,哪里还会有谋杀、嫉妒、争端以及落入红尘之女子... 做人应当如何自处? 就在秀才继续迷茫之时,一位身穿斗篷的人站在他身后,手中拿着一个茶杯。 “你的身上有好些暴虐之气,味道之浓,我还从来没见过。” 秀才没有答话。 这人也不见外,把茶杯递到秀才面前说道。 “喝茶吗?刚泡的竹叶青。” 一股浓郁的茶香从身旁传来。 秀才这才有了反应,伸出手来把茶杯端递到嘴边,一饮而尽。 斗篷人微笑道。 “三界之中,一个人从来都是渺小的,可在某些时刻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站在那里,头望去想去的方向,对着所有人都说出,你们凡人最喜欢说的那几个字--去他妈的!” “既然软弱,何不变强,既然想报仇,何不举起自己的拳头。” 秀才仿佛听到了魔鬼的低语,魔怔地抬起地抬起头来望向斗篷人。 “身怀如此暴虐之气而不自知,甚是可惜,你这等人才可是我魔界需要的,我帮你一把吧。” 说着,斗篷人的一只手搭在了秀才肩膀上。 四周树叶乱飞,河边波涛汹涌。 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到了秀才体内,秀才体内灵气不断膨胀。 压得他连连大叫。 突然他抱着女人的尸体跳了起来,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团光球。 望着那远方的那两层楼,他把手中光球扔了出去。 天地之间,突然冒出一股强劲的光球向青楼所在的地方冲来。 嘣! 青楼炸裂开来,火光漫天。 气开地震,声动天发! 撼山撼城,万马奔腾! 整个楼子一片火海,尽是男女的哭喊声。 最后没有一个人逃出来。 这场火足足烧了三个时辰才自行熄灭。 当人们赶到已经烧为焦炭的楼子时,除了一片焦土外,还有一本写着《治世警言》的书完好无损地放在那里。 从那以后,秀才忘却了自己本来的名字与梦想,加入了魔界,成为一名魔将。 在近百年征战中,为魔界立下汗毛功劳,一直到魔界被蜀山封印。 “唉~” 竹叶青往事回忆完,重重地吐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紫衣少年问道。 “你觉得一个人类投了魔族是对还是错?” 紫衣少年埋头想了想,十分诚恳地答道。 “人确是有趣的得很,当到了困境时,有失了本心,离乡时的理想已经荡然无存,自认风雨欲来之时,有想着独善其身,心向曹营,身向汉。” 竹叶青脸上冷了下来问道。 “你不觉得这是形势所迫吗?” “是也不是,不过我倒认为,这人啊,万万不可失了志气,忘了本心。” “这个故事似乎在说,天下万般兵刃,唯有过往伤人最深,看上去很是无奈,但在我眼中,只有二字。” “哪两个字?” “矫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