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科美 (第1/2页)
李天麟点点头,笑眯眯道:“其实我们都该感谢王安先生,看过那些资料我才知道王安电脑的可怕。 他简直是一个人准备对抗全世界的节奏啊,大到芯片PU,中到WPS系统,小到键盘鼠标,总共三十多项专利。如果他老人家涉足个人计算机领域,无论硬件软件,根本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李天启微微一笑,“你的眼光让我佩服,尤其是提出要建立个人计算机的工业标准,这绝对是真知灼见。在计算机这个行业,领先一步,就会步步领先。 其实,王安先生也想到了这一点。 今年苹果公司的PC推出后,我们公司的小型机和文字处理机就失去了优势,市场占有率不断减少,王安先生感到了压力,也开始关注个人计算机。 只不过他坚持走自己的技术路线,正如你所说,他想一个人准备对抗全世界,不与IBM合作,甚至还尝试分化IBM和英特尔的联盟。结果,被英特尔公司拒绝。” 李天启顿了顿,脸上的表情混着复杂的神色,“我本来没想那么多,可你那天的话振聋发聩。 如果PC的类型不同,系统不同,不仅用户无法使用,厂商也会蒙受损失。所以,解决兼容问题是大势所趋。 就凭这一点,我断定王安电脑会失去PC市场,因为公司在处理器上已经输给了英特尔。如今又拒绝与两大巨头联盟,就算他研发出了个人计算机,也无法做到兼容。 天麟,钱不是一个人赚的。如果我们真想在PC领域做大做强,就要联合IBM和英特尔。我们研发cao作系统,英特尔研发中央处理器,共同为IBM的PC提供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兼容,最快速度的抢占市场,建立起个人计算机的工业标准。” 李天麟眼睛一亮,心说这不就是微软的发家史吗?他总算明白为何王安电脑会如此快的陨落了,被IBM、英特尔、微软三个巨无霸围殴,谁都顶不住啊! 不过此时的微软还在为IBM的PC提供BASIC解译器,虽然已经开始了cao作系统的研究,但距离成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没人能料到它以后的成就。 李天麟上辈子读过比尔盖茨的个人传记,知道微软是在1985年11月研发出了Windows1.0。而这款软件,都不算完整的cao作系统,只是MS-DOS系统的延伸。 1986年3月微软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净值仅为200万美元,股价0.08美元。 当然,李天麟不会傻到想去收购微软。 根据李天启给的资料,去年微软销售额七千多万美元,利润高达两千多万美元。 李天麟现在还不怎么懂股票,按照他的猜测,要么是微软股票被严重低估。要么说明市场和投资者当时并不看好微软这家公司。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得等到1986年再说。 微软虽然利润不低,但比尔盖茨和持有公司百分之四十股份的保罗并没有因此赚到太多钱。 没办法,互联网公司烧钱是出了名的,不前进就会被淘汰,许多出名的互联网公司莫名其妙的就关门大吉了。 不过就算李天麟资金充裕,他也不会有收购微软的想法。 在他看来,自己虽然不懂研发,但毕竟使用过windows98、XP、windows7、windows10系统,cao作界面和一些功能总记得。有他指明方向,技术人员会少走很多弯路,研发速度肯定会快上不少,完全没必要收购微软。 再者,比尔盖茨这个人大学都没读完,之所以能让微软壮大,并不是技术巅峰造极,而是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商人,有眼光、有能力、有手段。 从某种程度来说,真正的比尔盖茨,是个窃取别人成果后创造微软的“小人”!而windowscao作系统,实际上也是从苹果公司抄来的! 当然,人家成功了,所谓的污点会自动洗白。 就比如李天麟读过的比尔盖茨自传,将他描述成了一个电脑天才。一个好学上进、不守规矩、敢想敢为,意识超前的家伙。 然而,这样的一个人,李天麟既不敢重用,也不敢重信,把比尔盖茨拉进公司和引狼入室没有区别。弄不好他还会重cao旧业,将公司研发的系统改一改,就注册成了自己的专利。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现在就可以进行团队组建。只不过你要30%的股份,未免太少了。我不出技术,不出管理,不出人脉,这个比例有些离谱。” 李天启摆了摆手,正色道:“我早就跟你说过,亲兄弟明算账。 500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