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看那情况不妙啊 (第1/2页)
刘胜水和卷毛刚走一会,姥姥领着小玲就来了。 离老远就看见王泉坐在院里窗台上发呆,不禁喊道:“泉啊,你咋出来了,快回去躺着!” “姥姥!”王泉像个孩子一般开心地迎了上去。 “大哥,你还疼吗?”小玲忽闪着大眼,仰着头问道。 “没事了,走咱进屋去。”王泉把姥姥和小玲迎进了屋。 进屋之后,姥姥又是一阵嘘寒问暖,然后变戏法一般,从篮子里变出一个桃罐头来。 这是过年的时候,二姨从城里带回来孝敬姥姥的。 可是姥姥不舍得吃,把它留了下来,等时候久了,再拿出来给孩子解馋。 姥爷过世的早,姥姥一直跟着老舅过。 二姨家住城里,她和二姨父都在煤矿上班,家里条件好。 逢年过节,都会带很多好吃的回来。有各式各样的面包,有各种各样的罐头。 每次都买三份,有给姥姥的,有给老舅家的,还有给自己家的。 小时候,王泉和meimei吃完好吃的。 姥姥的,还总是吃不完。 然后,姥姥就说怕吃不完就坏了,最后还是都便宜了王泉和meimei。 上辈子,王泉长大后才明白,二姨每次买那么多好吃的回去,给每家都分一份,就是怕东西少,姥姥光将就孩子,自己不舍得吃。 但是,二姨一走,姥姥就会把东西都放起来了,给王泉他们留着。 等孩子们吃完自己家那一份,再拿出来给孩子们解馋。 当王泉明白这些道理时,姥姥早已不在了。 可现在,姥姥就在自己眼前,这是老天开眼又给了自己一次报恩的机会。 王泉舀起一勺桃罐头,放进姥姥嘴里。 姥姥一直说着,“不吃,不吃,我怕甜!” 但是王泉能感受到姥姥很开心。 王泉把罐头分给姥姥和小玲吃。 自己也吃了块,剩下的留给meimei王英。 这可能是王泉上辈子到现在吃过的最甜的一瓶罐头。 又过了一会,爸妈、老舅和舅妈从外面回来了。 老爸进屋后没说话,把烟笸箩递给老舅。 两人都不说话,默默地卷起烟来。 老妈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舅妈看了眼桌上的罐头,脸色不大好看,最后气鼓鼓地说:“村里这是啥意思,姓罗的说的那是人话吗?他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不想多管闲事吗?” 老舅抽了口烟,叹气道:“老刘家在这石头村是大门大院,这村里一百来户,人家一院的就有二十几户。这几年刘老三在外面混的又不错,现在人家是有钱有势,罗村长也是不愿意得罪人啊!” “他不得罪人,他干村长干啥,他这种人就是不行,光想着捞好处,一遇到难事就缩头,和那乌龟一个样。”舅妈毫不客气地骂上了。 老妈好似下了决心似的,一抬头道:“反正咱和村里说了,村里不管,咱就按先前商量的,咱去乡里告老刘家去。” 这句话说完,老妈又把目光落在老爸身上,“王祥福,你拿个主意,这事咱该咋办?” 老爸吧嗒吧嗒地抽了几口烟,缓缓开口道:“去乡里告他家也行,不过这样咱可就和老刘家彻底撕破脸皮了!不知道村里其他人家会咋想,会不会觉得咱做的有点过?” “姐夫,你管别人咋想干啥,这事落到谁家头上谁也不干啊,放心吧,村里人肯定都支持咱,咱就去乡里告去。”舅妈性格强势,率先表态。 老妈情绪也是跟着激动起来,“秀梅,说得对,他老刘家多个啥,我们老江家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户,还能让他们给欺负了,下午咱就去乡里。” 老爸把手里的烟头捻灭,叹气道:“你们不知道,这里还有很多事。咱去乡里告了,以后山上采石场的活,咱可能也就干不上了。” “为啥?”老妈和舅妈同时惊问出声。 山上采石场是除了种地以外,家里唯一的收入了。 要是断了这个收入,家里的日子就更难了。 老舅接口道:“我姐夫想的远啊!采石场虽说是村里的,但是平时来活了,安排谁上山,那都是村支部的刘云生说得算。平时他和咱处的是不错,但是他毕竟姓刘啊,要真是去乡里告了刘胜利,他脸上也无光啊,刘胜利毕竟是他叔伯侄啊,你说他以后还会给咱安排活不?” “我不信了,他敢这么做,他这么做咱就找村里去。”舅妈又是一脸不服气。 “罗村长刚才咱不是找了吗,你也看见了。就算村里硬压着,给咱安排个活,你放心,那也都是出力不赚钱的差事。”老舅也是把手里的烟屁股狠狠地扔在地上。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咱就这么窝囊着吗?”老妈气鼓鼓地往那一坐。 一时间,屋里寂静,无人再说话。 气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时,姥姥忽然开口道:“祥福,要不你去找找梁书记,让他给咱家主持个公道。你爸没回关里的时候,和梁书记走得一直很近。梁书记为人也实在,是个好人啊。” 老爸闻言,叹了口气,“妈,你说的是啊,梁书记是个好人,可是他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怕别因为咱家这点事,再让他的病加重了,所以我也就没去麻烦他。” 听了老爸的话,姥姥也是不说话了。 这时,王泉也听明白了事情的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