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传旨地府 (第1/1页)
与此同时,就在这道空间涟漪出现的一瞬间。 昆仑山深处,一直潜修不出的,女仙之首西王母,骤然睁开双眼,朝着大唐帝都长安方向望去。 奈何桥旁,千万年来一直重复着一个动作的孟婆,突然停下手中动作,同样望向大唐帝都长安。 而对此一无所知的李承乾,此时正一脸微笑的看着,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阿珂三人。 “陛下,不良人当代不良帅李悠然求见。” 正在思考如何安置三人的李承乾,听到寝宫外的声音后,微微一愣,随即开口:“族叔进来吧。” 李承乾话音刚落,李悠然便诡异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一幕直接让阿珂等三人目瞪口呆。 看着三人一副见了鬼的表情,李承乾轻轻一笑: “不用大惊小怪的,我所在的世界与你们世界大相径庭,以后你们就会慢慢习惯的。” 李承乾说着,将目光转向身前的李悠然:“族叔稍等片刻。” 李悠然微微颔首。 “来人。”李承乾朝着寝宫外轻轻喊了一声。 片刻后,一名年轻宦官推开寝宫大门走了进来。 “陛下有何吩咐?” “将他们两人送去玄甲军。”李承乾说着,用手指了指身后还没回过神来的李弘、王宇两人。 随后,又指了指正用手抓着自己衣角的阿珂:“至于她,今后便是我的贴身侍女了。” “是,陛下。”年轻宦官点头应是。 “好了,你带他们三人先下去吧。” 李承乾说完,轻轻拍了拍阿珂的肩膀,示意她不用担心。 片刻后,寝宫之中就只剩下李承乾与李悠然叔侄二人。 “族叔不知找我何事啊?”李承乾开口问到。 “启禀陛下,三日前人族祖庭火云洞突然派人来,接走了太上皇与皇太后两人。” “当时陛下正在闭关,所以太上皇便没让人打扰陛下。” 李悠然开口说到。 “父皇自己同意的?”李承乾轻声问到。 李悠然轻轻点头。 李承乾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他大体能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父皇这是在给他让路。 “还有事吗?” 沉默片刻,李承乾见李悠然依旧不曾离去,开口问到。 “空间法宝,即便在洪荒之中也算是重宝,还请陛下小心为上。” 李悠然说完,身形一闪,消失在李承乾眼前。 李承乾闻言,心道一声果然,看来族叔是感应到了空间之力才确定自己出关的。 不过,他本就没有打算隐瞒什么。 就算李悠然不开口,用不了几日自己也会与他明言。 不过,现在似乎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办。 次日清晨。 大明宫之中,李承乾高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下方臣子,这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二次早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一旁年轻宦官用略带尖细的声音喊到。 “老臣有本要奏。” 年轻宦官的声音刚刚落下,卢国公程咬金便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谋害太上皇的主谋之一的魏征已经被陛下斩首,永世不得超生,不知陛下对崔判官如何处置。” 程咬金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明宫之中针落可闻,文武百官面色各异的低下头,开始暗自盘算起来。 李承乾闻言轻轻点头,不露声色的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 当日昭告天下,魏征与崔判官联合诓骗李世民,致使李世民神魂被地府阴气所伤之时,李承乾就想到了这一天。 天地量劫小事可改大事不可逆。 既然自己已经注定身在量劫之中,无法脱身而出,那何不好好谋划一番。 况且有了之前三位人皇的出手,自己注定会与西方教对上,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 若是自己以这个理由让地府交出崔判官,想来绝对没有人能够挑出任何毛病。 况且自己帮助天庭拔出一根西方教安插在地府之中的钉子,天庭即便表面上不情愿,说不定暗地里还会感激自己。 “诸位如何看?”李承乾看着下方文武官员问到。 “臣附议。”秦琼率先出列开口。 随后,整个武将集团几乎同时开口:“臣等附议!” 而以房玄龄为首的文官集团,则是稍稍慢上片刻:“臣等附议。” 见满朝文武全部同意,李承乾轻轻点头:“袁监正,传旨地府,让他们将谋害我父皇的罪魁祸首崔判官交出来,任由我们处置。” 一直闭目养神的袁天罡,听到李承乾的话后睁开双眼,对李承乾躬身行礼。 “臣遵旨。” “好了,卫国公、冀国公、邢国公、莱国公四位留下,其余人退下吧。” 李承乾大袖一挥,让众人退下。 独独留下卫国公李靖、冀国公秦琼、邢国公房玄龄、莱国公杜如晦四人。 等文武大臣退下之后,李承乾再次轻轻开口:“族叔。” 李悠然在李承乾话音落下后,骤然出现在李承乾身旁。 “见过陛下。” 李承乾轻轻点头。 随后扫视了一圈大明宫之内的五人,缓缓开口:“诸位都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刚刚之事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臣以为事情怕是不会容易,如今洪荒这么多势力都在盯着崔判官。” “此时的崔判官就是西方教的脸面,绝对不可能轻易交给我们处置的。” 房玄龄见李承乾望向自己,沉思片刻,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杜如晦在房玄龄开口之后,第二个开口补充到: “如今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位出面保下崔判官。” “那位虽然被地皇神农前辈强行用神农鼎抽离了万年功德,但是如今战力依然是大罗金仙之中最顶尖的一批。” 杜如晦说完,李承乾将目光转向李靖。 “若是陛下舍得千万武者大军,李靖可以试上一试。” 李承乾不答,再次将目光转向秦琼。 “玄甲军可战大罗。” 秦琼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却很有力。 最后李悠然不等李承乾目光望来直接开口道: “不良人算我在内的十位武道极境大宗师武者齐出的话,就算对上那位我们也有把握换命。” 李承乾闻言终于露出了一丝畅快的笑意,这就是大唐帝国的底蕴。 若是再算上钦天监监正袁天罡,如今大唐可以拿得出手的大罗战力足足有四位之多。 这也是他敢传旨地府的底气所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