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还要 (第1/2页)
想到这里,不知为何,李曦年鼻子一酸,眼角湿了。 自打六岁以来,她便一直跟着先生。若非发生那件事,她也是不会偷离芦亭的,可也就是因为那件事,不仅叫先生赔给那人许多钱,自己也因此…… 到现在,她已经二十一日没有见过先生了。 不知那些流言是否还传在旁人口中,也不知先生心中是否会因这流言而疏远自己。 而这些,都是要在她尚且活着的情况之下。 像曾为乞儿时抱着膝盖蜷缩在某处阴暗潮湿的残垣断壁,李曦年此刻与那时一般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淋漓不止的大雨。 唯一不同的是,她长大了。 虽不能与当初先生给她这个名字一般做到那样的寓意,但也确实不再是当初那个六岁的女孩。 雨停在寅时末。 没了这雨水激落的声音,浅寐中的李曦年缓缓睁开眼睛,伸展了伸展僵硬的身子,而后便束了发,收拾妥当下楼去了。 刘承易还没有醒。 以司时为首的五人分别守在刘承易的房门和店门前,见李曦年背着行李出来,也都不说话。 她有些尴尬,可一路上还要指望别人,自然事事都该谦卑一些。 “这位……” “何事?” 没等她说完,司时便开口打断了。 “……没事。” 她指着边上的几案:“我去那边等……” 说罢,利索坐了过去。 伙计悄悄问了句要不要吃饭,李曦年回了句:“不了,多谢。” 伙计便呵呵一笑走开了。 巳时末,几乎要到午时了。 刘承易的房门终于缓缓打开,他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站在门口,眼睛眯成一条缝,在看见李曦年的时候睁大了一些。 “早啊!” 若是此刻没有这五人在,李曦年定然要数落一句的。 可她不能。 如此看来,她是否也变得通达人情了呢? “……早。” 而后见刘承易又回了房间,似乎洗漱了洗漱,终于精神抖擞地出来了。 此刻约摸已是午时一刻。 在李曦年身边坐定,他终于问道: “这会儿几时了?” “午初。” 旁边的司时回答。 “啊?我说呢!我这是被饿醒的!” 刘承易大手一招呼,掌柜的和伙计便一起迅速上了饭菜,都是方才司时点的。 余四人呢,坐在另一桌,大概也是饥肠辘辘了吧。 李曦年在旁边司时的注视下只吃了几口,便开始边看着刘承易往嘴里扒拉,边暗暗吞下口水。 自打她被先生收留以来,还是头一次特别想多吃一些。 饭毕,李曦年拉着自己的马儿,同另四人站在门口,等着刘承易如厕之后赶路。 司时则是如形随形地跟着他。 又是许久许久…… 在李曦年想着刘承易是不是吃坏了肚子的时候,他终于露面了。 仍是同晌午起床时一般,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竟径直往房间去了。 李曦年疑惑间虽不敢问,但还是将马儿栓好,迟疑着走了过去。 司时似司空见惯般将房门关上,并不多言,只朝那四人说了一句叫人跌掉牙的话。 “郎君困了,睡醒再赶路。” 于是,这几个人便又坐了回来,硬生生等到了申时…… 再两刻,青州城门便要关了。 李曦年起起坐坐多次,越发着急。 可奈何她现等同傍人门户,自然不敢同之前对待刘承易一般随意,更没有勒令刘承易的权利。 见那几个人连为首的司时都没有一字抱怨,自己便也不该这般急迫地叫人看了不适。 于是她站在门外狠狠吸了一口气,宽慰自己道:没关系,迟一日无妨,反正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了,不差这一日。更何况,若没有刘承易,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京。 直到过了申时三刻,等着的几人知晓赶路无望,便开始卸车。 李曦年也牵着自己的马儿去后院喂了喂草,之后便坐在院外的青石上发起呆来。 天又阴了些,乌云笼罩在头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看来又要有雨了。 刘承易不知何时坐在了李曦年身边,引李曦年微微惊讶,见身后并无司时,便又一如往常般交谈起来。 正要问为他为何睡了这么久,刘承易自己倒开口了。 “我不想回去……” 听得出他语气中的感伤,却实在不知在感伤什么。 李曦年没有说话,她想问为何,却又觉得不该去问。 她总被先生这般教导:不要试图去窥视别人心底的想法和秘密,任何有关好奇心的行为都该适可而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 刘承易歪着脑袋满脸不解。 李曦年笑了。 显然,先生教导她的话在刘承易身上根本不适用。 “为何?” “无趣啊!整日对着一堆无趣的人,做着一件件无趣的事,除了吃喝玩乐,我也不知道回去还该干什么。” “……读书?” 她想了想,还是只有这两个字。 按说他这个年纪,一般不都渴望考取功名吗?他看似该是什么大户出身,有那般的条件做底,不是更该好好读书吗?可也不对,他自称有鱼符,该是在哪里已有了个职务吧。可他才十九岁。 “读书?读书有什么用?” 一个叫李曦年无法理解的问题。 “当然有用。先生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若是没有这大道,便想想那黄金屋和颜如玉。” “前面那句我听不懂,但你后面这句说的没错。” 刘承易直起身子,话中有些迷糊的味道。 “可我要是有了黄金屋,又不稀罕颜如玉,那我还读什么书?奉什么道啊?” 话语中的优越和苦涩并存,又叫李曦年十分疑惑了。 “刘承易……” 她说着,引刘承易侧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