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之旅之魂游三国_第十三章 蔡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蔡邕 (第1/2页)

    如今正值乱世,尤其是中原一带,黄巾起义声势浩大,几乎席卷了整个北方,加上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大量北人逃到南方避乱,多个游子根本就无从查起,加上赵越上辈子也熟读了不少经书,流露出一些书生气息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在汉朝,平民想读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其他的平民想要装扮成士族,基本上一下子就会露相。

    赵越如今冒充的正是弘农司马氏,自称司马光,字君实,庶出。本家弟子说不定别人听过,而庶出就是司马家族自己人都可能记不全。董飞的外号也直接借用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书童名字四九,倒也似模似样。这吴县乃是大县,城墙又高又厚,城内还有重兵把守,强攻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而且赵越的目的也不过是将顾雍拐走而已,所以一共就带了十个部下分批入城。这么点人的出入对于一座大城来说,根本就溅不起半点浪花。经过城门之时也未引起丝毫的关注,两人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这吴县颇为繁华,道路两边各类商贾叫卖着,亭台楼阁林立,一路之上走马观花,赵越这段时间还没有接触过像样的大城,这吴郡已经颇具规模,倒也让他领略了一番古时江南的风景。董飞本就是官兵出生,不过平日也难得进入大城转悠,此时也是好奇异常,只不过他还要负责防护,倒也不敢真的太过走神,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四周。

    这顾家乃是吴县的大户,顾府气势雄伟,门墙高深,等闲人等难以入内。赵越自然也没有打算径直拜访,两人直接走入了顾家对面的一个茶馆,点了一壶茶慢慢的品味着。品茶,那是上游人士的生活之道,百姓都是牛饮的。

    这茶馆人来人往,倒也是生意兴隆,门口一个硕大的茶壶,显得颇为的考究,古色古香的,应该有些历史了。

    “这位兄台,小生这厢有礼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行礼道。此人衣衫整洁,气息沉稳,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息,一看就知是个饱读诗书之辈,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一般都不会是寒门,恐怕是个世家子弟。

    “兄台无需客气,坐”赵越一抬手,表示欢迎,动作无意间流露出上位者的气息,使得书生的眼睛不由一亮。“多谢”书生倒也并不客气,坐下道“我观兄台的品茶方式与众不同,可有何讲究”。

    “茶如人生,苦中带甜,不可一饮而尽。各中滋味,各有体会,不足以一一道来。不能说哪种品茶方法更好,不过品茶虽无好坏,但这茶与沏茶之法却有优胜”,赵越故作高深的道。

    “愿闻其详”书生显然大感兴趣,侧耳恭听道。

    赵越对于这个书生也是颇具好感,如果拐不走顾雍,将他先刮走应该也有不少的用处。当下轻轻的品了一口茶道“第一,闻香气,可先热闻,后冷闻。闻时,将杯盖半掀开,接近鼻子,以辨别香气高低、强弱、持久程度、纯正还是有异味等。一般,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质量好:如香气淡薄,低沉而带有粗异气味者为次品。第二.看汤色,看茶汤的色泽,看茶汤的浓度、深浅、明暗、清浊程度,一般,茶汤色以黄绿明亮为好;若汤色浅薄、暗浊、沉淀物多,则表明茶质较差。第三.尝滋味,主要是品其茶汤入嘴后的味道。茶汤的滋味有浓淡、厚薄、甘甜、苦涩、鲜、酸等。一般茶汤滋味以口感醇厚甘甜为好,而平淡乏味或含有粗涩异味者为次品。第四.看叶底看用沸水冲泡过后的茶叶。一般叶底以细多芽,芽叶完整、柔软,肥厚、匀齐者为好;以粗老、多筋根、瘦茶、混杂、断碎茶多者为差。”赵越虽然不太懂品茶,但架不住他记性好啊,直接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背了出来。

    赵越根本不顾整个茶馆众人瞠目结舌的表情,继续道“至于这沏茶,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首先得选上好的茶叶,我比较喜欢雨前龙井”。

    “何为雨前龙井?”书生显然没有听说过,不过依旧是虔诚的问道。

    赵越一愣,这下尴尬了,吹牛皮吹大了,如今恐怕什么西湖都还没有,更别提什么龙井了。当下胡诌道“不可明说,不可明说,你可以简单的认为处于雨水之前采摘的茶叶,此茶叶只能在雨水前一日由年芳二七之处子采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