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之旅之魂游三国_第二十七章 望远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望远镜 (第1/2页)

    黄承彦这位大师的到来给赵越的这个神机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有了黄承彦与赵越的亲自指点,各种器物的开发与发展明显的快上了许多,第一个被生产出来十分实用的东西就是望远镜,就连黄承彦也十分好奇的要了一副,毕竟这个时代对于光学的研究十分有限,而玻璃制品也可谓是稀奇之物,那些商人可都是按黄金的价格卖的,各个赚的盆满钵满。不过基本上的玻璃制品都是观赏性为主,实用性不强,而以玻璃制品作出如此实用的小物件,自然是十分稀罕的事情,就连鬼灵精怪的黄月英都变成了好奇小宝宝。

    “这玩意你是怎么想到的?”黄月英手里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着,一边还不忘小声的问道。

    “灵机一动”赵越神秘的一笑道。

    “你想偷窥谁?”黄月英语出惊人的道。

    “…”很多发明实际上都是灵机一动,不过这个回答也确实是最水的回答了,不由得让人无语。不过这丫头的脑回路也太让人难以招架了。

    这东西能够放大缩小,果然是十分神奇,众人似乎见识了另外一片天地,四处的看了起来,犹如小孩玩耍一般,丝毫都不觉得幼稚。

    这望远镜可不是专门研究出来用来偷窥的,赵越自然不会生产太多,重要的将领人手一个足以,至于卖,那是不可能的,这可是战略意义上的物资啊。在战场上能够更早的发现敌情,占尽先机。

    ……

    历史的齿轮如今已经转到了公元185年秋。在184年底,黄巾起义基本上已被镇压,张角三兄弟全部被处死,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只余下点点星火,已经无燎原之势。

    中平二年(185年)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灵帝税田亩以修宫室、铸铜人。于是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宦官从中为jianian,刺吏、太守复增私调,百姓怨恨。家破者不知几许,刚刚稳定一些的汉室江山,又进入了风雨飘渺,摇摇欲坠。部分北人纷纷避祸南方,而战败的黄巾兵也有部分逃来南方,毕竟南方远离中原一带,相对来说人祸较少,略微安定一些。这些南渡之人部分被赵越的暗探们引到了钟山之上。使得他的人马再次得到了扩充,兵力逐渐发展到了一千两百之众。对于上层的北人来说,南方大多还没有开化,是蛮夷之地。而下层百姓可管不了这许多,哪里有条活路,哪里就是乐园。对于这些离乡背井之人来说,有个安定的居所,管你是官兵还是贼寇。而如今的钟山就是如此一个相对安定的乐园,周边的小股山贼早已被赵越剿灭,而大股的山贼都有各自的地盘,一般较少越界作案,毕竟一旦越界,就会与其他大股势力发生冲突,往往得不偿失。

    当然势力大了,不可控的因素也就变的多了,难免有些毛手毛脚之人会越界,所以冲突也在所难免,不过在没有把握吃下对方的情况下,基本上都还相互克制着,极少会发生大规模的硬拼。

    赵越始终秉承着兵贵精而不贵多的原则,如今自己的地盘养太多的兵并不合适。暂时也不适宜与官兵直接开战,毕竟自己的实力还拿不下一个大城,而且就算拿下来后面就需要面对四方的官兵围剿,也是力有不怠。如今还是在山野之间发展为妙,积聚实力,暂时还不是出山的时候。至于跟周边的势力硬碰硬,那也是完全没有必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时候别被官兵一起围剿了。

    张山在暗部的指引下悄悄的上的山来,还带来了华佗。赵越不由得大喜,如今他的战地医疗队还没有形成规模,主要就是因为山中的众人医疗能力都还比较薄弱,根本挑选不出一个像样的领头人物。如今有个华佗这样的神医送上门,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当下亲自出迎,对于张山的兄弟华佗表现出十分的尊重。当下专门设立了一个医疗部,以华佗为主,将原本自己训练的战地医疗队交由华佗统领。华佗显然对于他的医疗队颇感兴趣,当下欣然领命。在赵越这里,华佗根本无需担心没有病人,今后有的是战争,有的是外伤病人。而这无菌的概念,缝针开胸之类的概念使得华佗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原来还可以如此cao作。

    不说华佗如何融入赵越的军中,张山与赵越两人互相触顶神交了一番后,各自的心得体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